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波  陈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12):1921-1925
运用BET、XRD、TPR及苯和丙酮氧化活性测定等方面研究了Cu/γ-Al2O3和Cu-Ag/γ-Al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有机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金属负载量的Cu/γ-Al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有明显差异,反映出催化剂表面存在着不同种类的铜物种,Ag的添加使催化剂的TPR峰位发生明显位移,提高了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催人活性,同时发现,热处理温度牟催伦剂中铜物种的存在形式、催化还原特性及催化  相似文献   

2.
Cr—Ag/γ—Al2O3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Ag的助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吴红丽 《应用化学》1996,13(4):89-91
  相似文献   

3.
张长斌  石晓燕  贺泓 《催化学报》2005,26(8):645-649
 在富氧条件下,以乙醇为还原剂,考察了不同金属负载量的Ag/Al2O3和Cu/Al2O3催化剂选择性还原NOx的活性. 结果表明,4%Ag/Al2O3和10%Cu/Al2O3分别为各自体系中的最佳催化剂. 4%Ag/Al2O3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但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CO. 10%Cu/Al2O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不高,但却具有很好的消除CO的活性. 将4%Ag/Al2O3和10%Cu/Al2O3以不同方式组合,其评价结果表明,4%Ag/Al2O3-10%Cu/Al2O3组合催化剂具有与单纯4%Ag/Al2O3相似的NOx脱除活性,同时能够完全消除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O,并且能大大降低尾气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Ag/Al2O3 催化含氧烃类选择性还原 (SCR) 氮氧化物 (NOx) 是有望实际应用于柴油机尾气治理的技术之一. 从 Ag/Al2O3 的基本属性、还原剂的筛选与匹配、NOx 还原低温活性改进、催化体系耐硫性的调变和 Ag/Al2O3-乙醇体系的实用化开拓等方面, 对我们近年来的工作进行了综述, 阐明了该组合体系高效 SCR 特性的微观机制. 发动机台架实验表明, 结合柴油机机内调整, 应用 Ag/Al2O3-乙醇的 SCR 体系能够满足我国重型柴油车国 Ⅳ 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在多孔陶瓷载体上制备多孔Al2O3膜的工艺条件,发现在孔直径为1.1和1.6μm的多孔陶瓷载体上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浸渍-干燥-焙烧过程,才能制备出担载均匀的多孔Al2O3膜,对溶胶和多孔陶瓷载体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后,能够减少浸渍-干燥-焙烧过程重复的次数,对Al2O3膜的孔径大小和透气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在全自动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富氧条件下Ag/Al2O3和Cu/Al2O3两种催化剂上催化丙烯还原NOx的活性. 在实验温度范围(200~650 ℃)内,Ag/Al2O3具有 优异的催化丙烯选择性还原NOx的活性,但同时有大量副产物CO形成. Cu/Al2O3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NOx的活性不高,却能有效促进CO的氧化. 在无水条件,Ag/Al2O3-Cu/Al2O3组合体系具有与Ag/Al2O3相似的脱除NOx活性,同时使CO在300 ℃以后几乎完全转化. 在10%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Ag/Al2O3-Cu/Al2O3组合催化剂脱除NOx的活性下降,但水蒸气对CO转化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Ag/γ—Al2O3催化剂的TPR和T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TPD-MS,TPR等方法研究了Ag/γ-Al2O3催化剂的氧脱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Ag/γ-Al2O3催化剂表面银物相由Ag^0和Ah^+(Ag2O)组成,其中,Ag^+所占比例随负载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介孔Al2O3负载纳米Au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C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多表面碱性位的介孔Al2O3载体,并采用均相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l2O3负载纳米Au催化剂,对制备的介孔Al2O3载体及相应催化剂采用低温N2吸附法、TEM和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表面碱性对纳米Au粒子在载体表面的沉积及相应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 以CO2-TPD法测定载体表面碱性,结果表明,介孔氧化铝的表面碱性与其合成过程中所用的模板剂有关. 以表面碱性位较丰富的介孔Al2O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表面Au粒子分布较均匀且粒径(3.1~3.2 nm)较小,在CO完全氧化反应中催化活性最高,表明载体表面的碱性位有利于稳定其表面沉积的纳米Au粒子. XPS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Au主要以Au0金属态形式存在,它在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张秀丽  贺泓  余运波 《催化学报》2007,28(2):117-123
 添加H2对Ag/Al2O3和Cu/Al2O3催化剂选择性催化C3H6还原NOx反应具有不同的影响.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Ag/Al2O3催化剂上, H2的存在促进了C3H6部分氧化产物烯醇式物种(RCH=CH-O-)和乙酸盐等的形成,烯醇式物种和硝酸盐为主要反应中间体,二者间的相互反应性能很强,能形成高浓度的反应关键中间体异氰酸酯(-NCO)表面吸附物种,因此NOx的去除活性提高; 而在Cu/Al2O3催化剂上, H2的存在并没有促进C3H6部分氧化产物的形成,而且抑制了硝酸盐的形成,进而抑制了C3H6部分氧化产物与硝酸盐反应形成表面-NCO 物种,导致NOx的去除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用Ni/Al2O3催化剂的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国林  史克英 《应用化学》1995,12(4):114-115
工业用Ni/Al_2O_3催化剂的再生徐国林,史克英,商永臣,范业梅,徐恒泳(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哈尔滨150080)关键词矾土负载镍,催化剂,合成气,再生镍负载型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上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本文提出了这类催化剂再生过程中活性物种的疏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磷酸铝负载的银-铈催化剂(Ag-Ce/AlPO4)在水中对大肠杆菌(E.coli)的催化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催化杀菌效果随初始菌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但当初始菌液浓度为5×105CFU/ml时,120 min内即可使E.coli100%灭活,可以满足饮用水消毒要求.固定初始菌液浓度后,在室温25~40℃时,催化杀菌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适当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发现弱碱性条件下催化杀菌活性较高,而强酸性条件下几乎完全没有杀菌活性.结合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测试结果,证明弱碱性条件更有利于强氧化性的.OH产生,进一步验证了.OH的生成是催化剂具有高杀菌活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活性测试和氮气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高倍透射电镜、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O2脉冲吸附等研究了铈添加对Ag/Al2O3催化剂低温氨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铈的添加可以明显促进Ag/Al2O3催化剂的低温氨氧化活性,且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不大.添加铈不仅可以促进Ag/Al2O3催化剂表面吸附和活化O2的能力,而且可促进催化剂表面对氨的解离吸附和活化.这是铈促进Ag/Al2O3催化剂低温氨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对Pd/γ-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丁彤  秦永宁  马智 《催化学报》2002,23(3):227-230
 利用分步等体积浸渍的方法,从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角度,制备\r\n了系列氢化催化剂.同时,利用TPR,XRD和TEM等技术,考察了第4周期\r\n过渡金属对Pd/γ-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系元素和\r\n锌助剂有利于钯在载体上的分散,提高了Pd的催化活性,使氢化效率提\r\n高5%~16%,抗失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稀燃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NTP)协同丙烯在Ag/Al2O3催化剂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x反应,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对NTP协同前后反应气中NO和C3H6的吸附以及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丙烯的活化是Ag/Al2O3上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步骤. NTP活化反应气体后, Ag/Al2O3表面-NCO、R-NO2和有机酸根等物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其催化还原NOx的低温(<350 ℃)活性也显著提高. 在NTP协同前后,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可能存在两条反应路径,较低温度下主要是-NCO 生成N2, 而较高温度下则是-CN向N2转化.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Cu/Ce(x)/Al2O3(x为Ce与Al的摩尔比)系列氧化催化剂,并考察了(Ag/Al2O3 Cu/Ce(x)/Al2O3)组合体系催化乙醇还原NOx以及氧化去除反应副产物(CO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在200~350℃温度区间,组合催化剂具有与Ag/Al2O3相似的NOx去除效率.随着Ce/Al比增加,氧化催化剂去除CO的活性逐渐提高.Cu/Ce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氧化活性,但其对NOx的去除有较大影响.综合考虑NOx转化率以及CO和HC的去除效果,(Ag/Al2O3 Cu/Ce(0·15)/Al2O3)是最佳的催化剂组合体系.通过对此系列氧化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XRD、H2-TPR以及XPS等表征结果的分析,发现Cu和Ce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催化剂氧化CO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The bactericidal process of Ag/Al2O3 to Escherichia coli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the bactericidal mechanism. In SEM images, the configuration of E. coli cells contacting with the catalyst surface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contacting with AgNO3 solu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Ag+ eluted from the catalyst did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actericidal process. The bactericidal experiments strongly confirmed the contribution of multifor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as the scavengers for O2*- and H2O2, respectively) to bactericidal effect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Furthermore,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g/Al2O3 by ultraviolet and formaldehyde influenced the bactericidal effect obviously, which not only confirmed the bactericidal mechanism of catalytic oxidation but also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Ag and Al2O3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