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传感器图像自动配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多传感器图像自动配准技术是军事领域里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必要前提。根据配准的步骤综述了现有的多传感器图像自动配准技术,以可见光和红外图像配准为例,提出采用小波变换、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实现全天候多波段远距离实时图像监控,设计了具有微光、红外和可见光融合的光学前端,对多源图像进行实时配准研究。在平行光轴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不同视场图像的成像视差,计算仿射变换需要的参数,采用双线性内插算法弥补红外在成像方面与可见光图像的差别,将红外图像的变换制作成查找表存储在图像处理器DM642中,系统通过硬件查找表可以快速实现不同图像的配准变换,实现同步视频的实时配准与融合。实验表明:该设计能够准确地实现多源图像的实时配准,系统经过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和伪彩变换处理后的时间约为24.3 ms,系统探测距离大于3 km。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特性量测的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图像融合过程中,融合规则及融合算子的选择对于融合的质量至关重要,也是图像融合中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融合规则——基于区域特性量测的融合规则,即在对某一分解层图像进行融合处理时,为了确定融合后的像素不仅要考虑参加融合图像中对应的各像素,而且要考虑参加融合像素的局部领域。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满足视频监控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Mjpg-streamer的嵌入式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S3C6410作为核心处理器,使用CMOS摄像头OV9650作为视频采集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经过H.264压缩后的视频数据;重点阐述了在开源视频服务器软件Mjpg-streamer的框架结构下实现视频采集和H.264硬编码过程;最后以Android手机作为视频接收显示终端对系统进行测试,传输视频清晰、流畅,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单机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探测距离和精度有限,得到的红外图像在杂乱背景和强噪声环境中弱小目标难以检测的问题,采用双机IRST对同时刻同目标区域探测后的图像进行配准融合,融合过程中采用高频基于区域、低频基于像素的多规则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边缘信息表征的目标检测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多规则融合算法使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提高了30%~50%,该目标检测方法可有效剔除虚假目标及滤除杂波干扰,从融合滤波前的7个减少到3个,虚警率降低,有助于弱小目标更为精确的检测识别。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寻求应用于复杂地物条件下异源景象匹配的算法,使其满足尺度和旋转不变性,受视觉成像系统的启发,利用初始简图可以表征图像大部分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段对的异源图像匹配算法。首先,提取并筛选图像中能够表征图像信息的线段;然后,利用线段自身信息及线段的相对位置关系构建线段对特征;接着,通过线段对之间的相似性对图像进行粗匹配;最后,利用线段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精匹配。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对具有旋转、缩放和平移变换的异源图像的匹配正确率达到了75%以上,运算时间是传统匹配算法的1/5左右,基本满足了异源景象匹配应用对算法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多传感器融合跟踪系统作为防空武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作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下一代防空武器系统的发展和需求,从现有的较为成熟的融合理论与技术出发,构造一个集红外、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为一体的高性能融合跟踪系统模型,剖析其相关结构,并结合当前数据融合算法研究来分析融合系统中数据关联算法的选取、改进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的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对选择合理的融合算法以及研究新的融合算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的热点。理想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可以给出与人主观感受相一致的量化指标。对目前已提出的多种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算法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基本的客观评价指标;将基于边缘保持度、基于结构相似度、基于信息论以及基于对比度的4类客观评价算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着重分析和比较了各类算法的思路及特点;总结融合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算法的研究趋势,指出无参考图像与彩色融合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图像融合系统远距离实时传输,提出一种基于TI公司TMS320DM642和TMS320DM365处理器平台的高速网络传输图像融合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基于TMS320DM642融合模块和基于TMS320DM365网络传输模块,解决了图像融合模块和网络传输模块间的数据通信问题;在融合模块中实现图像配准和图像实时融合,融合图像数据在网络传输模块中进行H-264算法压缩并根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协议实现RTP封包处理,传输码率约为460 kb/s;利用线程间管道通信技术,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RTP/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总体图像延迟为300 ms左右。 相似文献
17.
彩色图像边缘检测及其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运用噪声和微弱边缘的识别以及动态双域值的选取,使得检测出来的边缘定位精度高,抑制噪声性能好。利用基于区域特征的信息融合策略,比较待融合图像的边缘点的值和区域能量特征值,选择特征突出者对应的原始图像区域组成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良好地保留两幅图像的细节信息,得到高质量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18.
彩色空间变换法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讨论了RGB空间与HIS空间的特点及彩色空间变换的基本原理,并以卫星遥感获得的多光谱图像为例,成功的将彩色空间变换应用于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的融合中,使融合后的图像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并对HIS空间中H,S分量的灵活应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的空域相关的多聚焦图像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像素级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针对正交小波变换缺乏平移不变性而产生视觉失真的缺陷,采用Atrous算法将原图像分解在不同频率域上。Atrous算法先将滤波器h0(n),h1(n)各点间插入适当的零值后再与低频信号做卷积,故又称为"多孔算法"。将具有抑制噪声性能的空阈相关法作为高频子图像的融合规则,选取相关性强边缘特征显著的点作为最终融合子图像的像素点。实验表明,由此融合的图像能完好的保留边缘纹理信息。融合后的图像在客观评价和主管视觉效果上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