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在第十五届国际低温物理会议上超导电性方面的论文有170篇,其中邀请报告12篇。  相似文献   

3.
超导电性制冷唯象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超导热力学唯象为基础,讨论了有退磁效应和远退磁效应的两种I类超导体样品在外场从0增加到临界场HC(T)过程中所产生的制冷效应,我们发现:对于有退磁效应的样品,其制冷效应发生在中间态区;而从Meissner态到中间态和从中间态到正常态的相变过程是二级相为,所以无制冷效应,这可能是超导体制冷实验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负性与超导电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合金类和氧化物类以及其它化合物超导体的电负性的平均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如合金类超导体的电负性平均效应值χ介于1.5至1.9之间;氧化物超导体中各正价元素电负性的平均效应的η值介于1.3至1.6之间;负价元素(氧)的总体平均效应ξ值介于1.75至2.00之间,而这两的平均值χ介于1.5至1.8之间,当η和ξ都处于极限值(1.3或1.6和1.75或2.00)附近时,Tc较低  相似文献   

5.
在谈论酗酒时,酒常常与物理学有关。但现在酒似乎对某些超导体有直接作用。日本筑波的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Keita Deguchi 与他的同事表明,热的酒精饮料对硫化碲铁(Iron Tellurium Sulphide)材料能引发超导电性。
啤酒,传统的日本的低度和高度米酒,威士忌酒和白葡萄酒都有效应,但用红葡萄酒加热24 小时,获得最好的效果。有关的机制尚不得而知。也许,酒对材料提供了氧原子,但纯的乙醇与水的混合以及普通饮料则不起作用。把材料曝露在空气中几个月,也有效应。这与酒精饮料处理材料十分不同。由于今年是超导电性发现100 周年纪念,所以,值得用香槟酒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La的超导实验数据分析表明,La的超导机制仍是BCS电声作用机制.La的T_c较高的决定性因素是平均电声矩阵元〈I~2〉高,而能带结构中的d,f杂化效应是导致La的〈I~2〉高的关键.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探索制备La的超导合金或化合物是值得重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Onnes发现纯的水银样品在4.2K附近电阻突然消失,接着又发现其他一些金属也有这样的现象,这一发现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超导物理领域.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名义组分为Sr_xY_(1-x)CuO_3(0.050相似文献   

9.
采用两带Richardson模型,用随机矩阵理论方法研究了具有高斯能级分布的金属小颗粒的超导电性,计算了系统的熵、比热跃变和超导临界磁场.结果表明,带间相互作用有利于系统的超导电性,带间相互作用越强,超导临界温度越高,超导临界尺寸越小.大的基态自旋S不利于系统的超导电性,基态自旋S越大,超导临界温度越低,超导临界尺寸越大.对于S≠0的自旋基态,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只存在超导衰减现象,而对于S=0的自旋基态,则先出现超导增强现象,随后出现超导衰减现象.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带Richardson模型,用随机矩阵理论方法研究了具有高斯能级分布的金属小颗粒的超导电性.结果表明,带间相互作用有利于金属小颗粒的超导电性.对于每一个自旋S基态,都存在着对应的超导临界尺寸lc,当金属小颗粒的线度小于lc时,超导电性消失;S越大,lc越大;对于S≠0的自旋基态,只有超导衰减现象,对于S=0的自旋基态,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先出现超导增强现象,随后出现超导衰减现象,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11.
陈宁 《物理与工程》2009,19(5):16-19
大量实验事实及量子力学理论已证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会表现出一系列量子化特征.因此,过去人们通常认为量子效应是微观粒子所独有的.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超导体的一些奇特现象,论述了超导电性的量子特征;阐明在一定条件下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也具有量子化效应,宏观可测量也可以是量子化的,这种宏观量子效应仍可用量子力学理论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使用皮尔逊(Pearson)统计量 H^2,证明 H^2相似文献   

13.
云中客 《物理》2003,32(2):86-86
日本东京大学的 Shimizu 教授与他的同事在实验室中完成了对锂金属的超导电性研究,锂的超导转变温度是 20K,转变压强为 48 GPa,他们的成果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即越轻的元素将具有越高的转变温度.从这个原理外推,Shimizu 教授猜测,氢元素的超导电转变温度有可能达到室温,但却需要极高的转变压强,其数值将达到 400 GPa的水平.锂金属的超导电性@云中客  相似文献   

14.
赵忠贤  陈赓华 《物理》1987,16(7):391-396
在本刊第15卷第1期,章立源[1]对重费米子系统及其超导电性已经作了介绍.在该文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谈及有关的一些实验和不寻常的性质,也简述目前在解释这些实验现象时提出的一些理论,作为补充.一、一些实验结果1.正常态的性质让我们来看一看实验中观察到的重电子材料在低温下的一些与一般金属迥然不同的性质.先看电阻率ρ.在300K往下,通常金属的电阻率从1到10μΩ·cm开始,随温度降低很快.而在重电?...  相似文献   

15.
朱宰万  姜文植 《物理学报》1981,30(2):271-276
本文利用晶体的平均电子半径rs、离子质量M和声速vj等较少参量表示Z价金属的有效声子谱α2F(ω)、电声子耦合常数λ和谱面积λ/2〈ω〉,并用Dynes的Tc公式,求得了金属氢、铅和铌的超导临界温度。计算表明,在零压下金属氢的λ=2.55,Tc=162K。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在LaCu氧化物中掺入适量的Ba或Sr后,样品具有超导电性,这已为大家所熟知.现已发现,不掺其他元素的LaCu氧化物也能成为超导体,并且临界温度高达40K.一些研究还表明,这种化合物可能转变到反铁磁相,其低温相是反铁磁相还是扭导相与La和氧的浓度有很大关系.人们普遍认为仔细研究纯的LaCu氧化物,对搞清新的氧化物超导电性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LaCu氧化物也能超导 1987年2月,法国研究人员已经得到了La2CuO_(4-y)超导的证据[1].电阻率的测量表明,在40K附近有一很尖锐的转变.在转变温度以上电阻的行为是半导体性的,即随温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7.
对超导体的尺寸效应的最初兴趣,来自于发现了某些超导体(Al,sn,In等),当它们沉积在冷底板(4.2—20K)上时,超导转变温度T_c有明显增加。相对于大块晶状超导体,有的提高达3—5倍。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衍射确定,这些冷凝薄膜由小颗粒组成,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成为非晶态。经过了近卅年的研究,颗粒超导体T_c变化的机制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目前有最坚实的实验和理论基础,仍属电-声子相互作用机制。颗粒超导体研究中,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哪类超导体制成颗粒材料后,T_c能够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公丕锋  李宏  章志敏  周正  戴建明 《低温与超导》2007,35(2):136-138,142
最近发现的金属间化合物MgB2是具有很高转变温度的超导体,提出的一种各向异性s-波超导体模型,它能够很好地描述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热力学性质和光学响应性质。也确定了准粒子态密度的形状、上临界磁场和超流密度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交流磁化率在超导电性物理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如何用交流磁化率确认超导电性,测定各种超导电参量(临界温度,临界磁场等),研究涡旋物质的强度(临界电流密度,不可逆场等),涡旋动力学(磁弛豫,钉扎能等).  相似文献   

20.
戴闻 《物理》2004,33(7):518-518
金刚石以它的光泽和超强的硬度屹立于材料世界之林.它本身是绝缘体,但它的导热能力优于铜,并且能承受极高的强电场.为使金刚石能够在电子学领域获得应用(例如,作为微电子芯片衬度、电子发射电极、光探测器和晶体管等) ,需要引入电荷载流子.硼原子的半径较小,它比碳原子少一个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