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23个羟基蒽醌衍生物的质子核磁共振研究, 观察了不同取代类型羟基的化学位移范围;讨论了酚羟基乙酰化对芳环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 为羟基取代位置的确定及芳环质子谱线归属提供了某种判据.此外, 还用HMO 法探讨了各类取代羟基的氢键强度及羰基迫位仅有一个羟基的内氢键强度与给予原子电荷密度的关系.本文报道一系列新型冠醚N,N'-双取代-1,7-二氧杂-12-冠-4(1~6), N,N' -双取代-1, 7-二氮杂-15冠-5(7~10) 及N,N'-双取代-1,10-二氮杂-18-冠-6(11~14)的质谱. 借助联动扫描和去焦技术对它们的开裂机理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取代邻位羟基苯乙酮(Ⅰa-Ⅰe)与2-苯基-1,2,3-连三唑-4-甲酸缩合制得酚酯(Ⅱa-Ⅱe),Ⅱa-Ⅱe经重排得1,3-二酮化合物(Ⅲa-Ⅲe),Ⅲa-Ⅲe在本酸性催化条件下环化为2-位连杂环色酮(Ⅳa-Ⅳe),Ⅲa-Ⅲe分别与脲和硫脲缩合得到嘧啶酮Ⅴa-Ⅴe和Ⅵa-Ⅵe.  相似文献   

3.
采用3-(4-三氟甲基苯亚甲基)吲哚啉-2-酮和2-(4-三氟甲基苯亚甲基)-1H-茚-1,3(2H)-二酮分别与鉮盐在二氯甲烷中,碳酸钾或氟化钾存在下反应,可高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地得到以反式构型为主的含三氟甲基的3'-螺环丙基取代的氧化吲哚和2'-螺环丙基取代的茚二酮衍生物.产物相对构型经X射线单晶衍射或1H-1H NOESY谱确定.还从反应机理的角度对产物构型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喻宗沅  BARISCH  R.A 《有机化学》1992,12(2):146-150
作者研究了1,1-(邻亚苯基氧)-双-(2,3-环氧丙基)醚与邻苯二酚, 4-叔丁基邻苯二酚和邻萘二酚在叔丁醇回流温度下, 以氢氧化锂作为碱和模板试剂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三种二芳环并-14-冠-4-二醇, 用柱层析法分离了它们的三对异构体, 并经IR,^1H NMR, MS的元素分析鉴定。该法为合成对称的或不对称的二芳环并-14-冠-4-二醇或某些羟基冠醚提供了简单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邹友思  林静 《有机化学》1996,16(4):349-356
研究了1-和2-苯基萘, 1, 1'-和2, 2'-联萘, 2, 2-二羟基-, 2, 2'-二甲氧基和-2, 2'-甲基磺酰氧基-1, 1'-联萘等七种萘衍生物和三氧化硫的磺化反应。1-苯基萘和1, 1'-联萘的磺化先发生在4位上, 第二取代位置为6和7位。2-苯基萘和2, 2'-联萘均首先得到8位磺酸取代物, 进一步磺化得到8, 4'-和8, 8'-二磺酸取代物。2, 2'-二甲氧基-1, 1'-联萘以13:87的比例得到3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2, 2'-二甲磺酰氧基-1, 1'-联萘以58:42的比例得到5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2, 2'-二羟基-1, 1'-联萘的等摩尔磺化得到比例为35:65的5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 和大于6摩尔的SO~3反应则以62:38的比例得到5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  相似文献   

6.
在空气气氛和非极性溶剂(甲苯)中1-(4'-甲氧基苯基)-1-三甲基硅氧基乙烯与[60]富勒烯反应得到了非预计的环丙基骈[60]富勒烯衍生物(5).在无氧和极性非质子性溶剂(THF)中进行上述反应,得到了1,2-取代[60]富勒烯亲核加成产物(3)。对反应的机理作了合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ANTA的结构、性质及其互变异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硝基-5-氨基-1,2,4-三唑(ANTA)的三种异构体,1H-ANTA(Ⅰ),2-ANTA(Ⅱ)和4H-ANTA(Ⅲ)在,bainitio-HF/3-21G和DFT-B3LYP/3-21G势能面计算的基础上,进行6-311G^**几何参数全优化,MP2总能量和SCRF溶剂(四氢呋喃)效应计算。以振动分析和统计热力学为基础,作标题物热力学性质以及Ⅰ和Ⅱ之间的互变异构反应计算,求得分子几何,电子结构和300~1000K范围的焓、熵和热容以及Ⅰ和Ⅱ互变异构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发现在三种异构体中在通常温度下以Ⅱ在气相下最稳定,Ⅰ在溶液中最稳定。低温下难以发生异构化反应,温度可提高Ⅰ与Ⅱ之间的互变速率,在800K时两种异构体在气相中等量共存;大于800K时Ⅰ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螺双二氢茚二酚(SPINOL)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经溴代反应制得6,6'-二溴-螺双二氢茚二酚(1);1与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三氟甲磺酸(TBSOTf)经醚化反应得6,6'-二溴-7-羟基-7'-叔丁基二甲硅氧基-1,1'-螺二氢茚(2);SPINOL经羟基保护后与碘甲烷经双甲基化反应制得6,6'-二甲基-7,7'-双(1-甲氧甲氧基)-1,1'-螺二氢茚(4);4经脱保护后再与TBSOTf经醚化反应合成了6,6'-二甲基-7-羟基-7'-叔丁基二甲硅氧基-1,1'-螺二氢茚(6)。2和6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分别与溴乙酸、3-溴丙酸及氯代乙酰氯反应,制备了4个双羧酸冠醚及2个双氯代乙酸酯冠醚衍生物。此外,通过1,1′-(邻苯)-双-(2,3-环氧丙基)醚与2,2′-联苯二酚反应,合成了联苯型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分离了顺、反异构体,并使之与溴乙酸反应,制备了相应的双羧酸冠醚衍生物。10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Mannich反应在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8-位上引入具有pH响应性能的4-甲基哌嗪的供电子哌嗪基团, 得到水溶性香豆素衍生物, 7-羟基-4-甲基-8-(4'-甲基哌嗪-1'-基)-亚甲基香豆素(HMPC), 利用哌嗪环上的叔胺给电子体系对酸碱的敏感特性调节HMPC的光二聚反应特征. 详细考察该香豆素衍生物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紫外光二聚性能, 紫外光谱分析显示, 通过调节HMPC水溶液的酸碱性可有效改变其紫外特征吸收; 在波长大于310 nm的紫外光照射下, 衍生物上的香豆素单元可进行光二聚, 并且紫外点光源光二聚反应实验表明, 其在中性水溶液中的反应速度最快, 其次为碱性条件中的反应, 最慢的则是酸性条件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缩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Ⅱ)与相应的酮或醛反应,生成3-二取代甲撑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Ⅲ).化合物与N-单取代哌嗪反应,制得不同取代基的标题化合物缩胺硫脲(Ⅰ),产率27~85.产物的结构用IR,NMR和元素分析证实,用磺酰罗丹明β蛋白染色法(SRB法)和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检验了它们对鼠白血病(P-388)和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狗枣猕猴桃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狗枣猕猴桃叶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1D NMR, 2D NMR和MS等波谱分析, 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山柰甲黄素-3-O-芸香糖苷(Ⅰ)、 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Ⅲ)、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Ⅳ)、山柰酚-3-O-芸香糖苷(Ⅴ)、山柰甲黄素-3-O-β-D-葡萄糖苷(Ⅵ)和山柰甲黄素-7-O-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Ⅶ). 其中化合物Ⅰ, Ⅱ和Ⅲ为新化合物, Ⅳ, 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活性较好的抗肿瘤化合物,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5个未见报道的异吲哚酮衍生物(I1~I5, II1~II5和III1~III5),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ESI)表征。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II4, IC50=15.49μM)、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II4, IC50=15.54μM)、人胰腺癌细胞PNAC-1(II4, IC50=37.07μM)和人骨髓瘤细胞U266(II5, IC50=75.27μM)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相志  刘广  杨屹  沈丽春  章士伟 《化学学报》2001,59(10):1633-1638
合成出四个分化诱导剂,N,N,N',N'-四乙酰已二胺(Ⅰ),1,6-二烟酰已二胺(Ⅱ),1,6-二(3,5-二氧哌嗪)已烷(Ⅲ)和1,6-二[3,3'-(5,5-二甲乙内酰脲)]已烷(Ⅳ),对合成方法和路线进行了优化,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和红外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Ⅲ对人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诱导活性,利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Ⅳ的晶体结构,并与化合物Ⅰ,Ⅱ,Ⅲ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候选化合物, 以去氢骆驼蓬碱为原料, 对β-咔啉环的2-,7-和9-位3个结构位点进行了结构改造, 合成了11个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 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Bel-7402, 786-0, BGC-823, A375, 769-P和MCF7)活性, 结果表明化合物4a, 4b, 8a和8b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2-吡咯甲酰肼与2,4-二羟基苯甲醛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2H11N3O3(Ⅰ)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吡咯甲酰腙C13H15N3O4(Ⅱ),并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1H NMR、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晶体Ⅰ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Z=4,晶胞参数为a=1.2586(4) nm,b=0.8050(3) nm,c=1.1914(4) nm;晶体Ⅱ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Z=4,晶胞参数为a=0.4756(2) nm,b=1.2491(6) nm,c=2.2145(11) nm。 热重结果显示,化合物Ⅰ和Ⅱ最大热分解峰分别出现在267.59和284.79 ℃,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6.6和122.9 kJ/mol,表明化合物Ⅰ和Ⅱ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利用粘度实验和微量热实验研究了化合物Ⅰ和Ⅱ与CT-DNA的相互作用,均显示两种化合物均与CT-DNA发生了插入作用,且相互作用过程放热,焓变值分别为ΔH(Ⅰ)=4.67 kJ/mol和ΔH(Ⅱ)=4.40 kJ/mol。  相似文献   

17.
Gossypol was obtained as an yellow platelike crystal with m.p. 210-214 . In CDCl3 there were three tautomers of gossypol: Ⅰ aldehyde, Ⅱ lactol, Ⅲ ketal, in equilibrium .Their total 1H NMR spectra were assigned by means of 1D and 2D NMR techniques including 1H-1H cosy ,DEPT, HMQC (1H Detected 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herence) and HMBC (1H Detected Heteronuclear Multiple Bond Connectivity) experiments.This paper first reported that we took use of the 2D NMR techniques to assign all of 1H NMR chemical shifts of each tautomer , through the assignments of each peaks we investigated the tautomerism of gossypol . We concluded that when gossypol ( Ⅰ ) was put into CDCl3 , it would tautomerized three tautomers, they stable existed and attained tautomeric equilibrium in a molar ratio of 6:2:1 according to peaks intensity ratios in CDCl3. The result listed in table 1.Table 1. The 1H spectroscopy chemical shifts (ppm) for gossypol (Ⅰ), (Ⅱ) and (Ⅲ)All spectra were recorded at room tempreture in CDCl3 using TMS as an internal standard reported in δ units,hydroxyl protons were identified by D2O exchange.  相似文献   

18.
郭亚宁 《化学研究》2013,(6):575-579
以芳香醛和酮为原料,合成了3类姜黄素类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衍生物:1,5-二噻吩基-1,4-戊二烯-3-酮(Ⅰ)、1,5-二苯基-1,4-戊二烯-3-酮类(Ⅱ)和1,5-二呋喃基-1,4-戊二烯-3-酮(Ⅲ);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 H NMR及13 C NMR)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初步探讨了其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8%的NaOH溶液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050℃时,反应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苯基硫脲与脂肪醛(酮)及三氯化磷进行的类Mannich反应,除生成预期产物3-苯基-4-氯-4-氧代-1,3,4-二氮磷杂环戊-2-硫酮(Ⅰ)外,还生成了少量3-苯基-4-氯-4-硫代-1,3,4-二氮磷杂环戊-2-硫酮(Ⅱ).当Ⅰ与Lawesson试剂在甲苯中反应时,可顺利地转化为Ⅱ.生物测定结果表明,Ⅱ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晶体结构测定表明,Ⅱ的五元磷杂环为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间氯苯胺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原料, 经缩合、 高温环合、 水解、 氯代和亲核取代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6个3位为(4'-吗啉)-羰基或乙氧羰基的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Ⅰ1~Ⅰ10, Ⅱ1~Ⅱ6).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 以MTT法, 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高表达的人癌细胞(HeLa, HepG2, BGC-823)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 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HeLa, HepG2和BGC-823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中化合物Ⅱ4~Ⅱ6 对 HepG2 细胞抑制作用较强, 化合物Ⅱ1和Ⅱ5对BGC-823细胞抑制作用较强. 初步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