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克分子”的讲解,一般是这样的顺序,先说明“克分子是用克做单位来表示的物质的一定的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分子量”然后再证明“各种物质一克分子里含同数的分子”,这个讲解顺序,是很多同志采用着的,教科书上也是这样。我却采取了另外的讲解顺序,或者叫相反的路线,我首先向学生说明的是:所谓“克分子”,就是“6.023×10~(23)个分子”,一个克分子的水就是6.023×10~(23)个水分子,一克分子可以说是6.023×10~(23)个分子的简称,然后指出:一克分子某物质的重量,正好等于该物质分子量的克数。我认为,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我采取的讲解路线更优越些,主要理由有二:1.教员讲课,必须把主要的本质的教给学生,一克分子的任何物质,重量各不相同,然而,它们都含有  相似文献   

2.
Ⅱ、关于克原子、克分子的教学(一)为什么难教?(1)因为这两个概念较为复杂、教学时牵涉到原子量、分子量氧单位、克单位、原子数、分子数等方面。定义较为周折,如果骤然提出“克原子是以克做单位来表示元素一定的量在数目上等于它的原子量”,学生会莫明其妙。当教师继续往下讲,把问题引到原子数、分子数上去,学生思维往往跟不上。在以前讲到原子量和分子量时,教师曾认为“克单位”太大,应该采用“氧单位”;但在讲到克原子和克分子时,教师却又认为“氧单位”太小,应该用“克单位”。这样来回翻觔斗,岂不把学生闹糊涂了。(南京大学化学系沈性文)(2)学生常有下列误会:i)把克原子和克混为一  相似文献   

3.
“化学通报”1957年1月号刊载张海若同志写的“我怎样教学生应用克分子的概念来做化学计算题”一文中,我以为其中有一个概念值得商榷,有一处错误必须更正。张海若同志认为“克分子是……重量单位”,他说“n代表物质以克分子为单位的重量”,并在0.2克分子CO_2与8.8克CO_2中间画上等号。这是不恰当的。“克分子”不是重量单位,它的物理意义是:①物质一定数目的分子,即6.02×10~(23)个分子,②它们的总重量若以克为单位来表示,则其数值恰等于其分子量。其物理量表示方法应该是M克/克分子(M表示分子量数值)。例如某物质0.2克分子重3.6克,其一克分子重: 3.6克÷0.2克分子=18克/克分子。张海若同志所举的两个例子,可作如下计算: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说明里指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下列计算方面的技能:(1)根据分子式计算物质的分子量,化合物里各种元素的重量比和重量百分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作简单计算。(3)计算溶质和溶剂的用量来制备一定量的一定百分比浓度的溶液。”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化学计算有下列缺陷。(1)算错分子量的原因是对分子式前面的系数所表示的概念模糊。虽然,大多数学生会抽象地背诵“系数是表示整个分子的个数的”,但是竟把2H_2O 的重量算成2×2 16=20。(2)不善于运用定组成定律。如:使72克氧气完全化合成水,须用多少克氢气?他们不是根据氢、氧化合成水时的重量比固定是:1:8这一简单数据入手。1:8=72:x而是列化学方程式求解2H_2 O_2(?)2H_2O4 32x 72  相似文献   

5.
本刊3月号(122页)樊桃同志用一个新方法证明“一克分子的任何物质中所含的分子数目都相同”。虽然这篇短文才有十一行,却是错误重重。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樊同志所犯的错误是原则性的,故此不能不加以纠正。 1.原文第一句说“设分子量为M之任一物质,在某体积时之重量为g,在该体积时,该物质之分子数为N,则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物质的化学性貭是其分子中电子的复杂运动及其确定分布的表現,认识电子的本性及其运动規律对于了解物质的化学結构和性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本世紀20年代起,人們对电子的本性逐步有了认识,許多实驗事实表明,分子和原子中的电子具有某些量子特性,其中,对于了解分子結构和化学鍵性貭起着极重要作用的是电子的等同性和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的对称  相似文献   

7.
李远域 《化学教育》1984,5(3):46-47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压强、体积一定后,它的麾尔数是一定的,如果又知道这一定量气体的质量,则摩尔质量是可知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分子量。这个推算不但对于单一的气体是成立的,就是对于混合气体也是成立的,据此,测定空气平均分子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詳細研究重水分析的落滴法,主要結果有: 1.提出苯甲酸正丁酯作为落滴法分析稀重水的新介貭。用多温法可在22—33.5°間适用于分析0—10.5克分子%D_2O浓度范围。苯甲酸正异丁酯(約1:1)混合介貭在21.5—26.5°间适用于分析0—7克分子%D_2O浓度范围。在这些介貭中的工作曲綫(图10;273頁脚註)已都制訂。苯甲酸异丁酯在20.5°时适用于分析0—4克分子%D_2O浓度范围。測定的相对誤差为±0.1%。 2.对上述三种介貭和邻氟甲苯各作500滴稳定性試驗,它們到达稳定状态的前期不相同。用預飽和法可消除这一“前期”效应。 3.邻氟甲苯是一种稳定的介貭,不同于Krell等的意見而与Hytten等的观察一致。 4.曾观察不同体积的前滴所引起的管端余液体积的大小,証明用較細的管端:約1.4毫米外径,可減小余液效应,致使計量为8.00微升大小的后滴的降落时間讀数,能恆定在±0.1%以內。  相似文献   

9.
设分子量为 M之任一物质,在某体积时之重量为g,在该体积时该物质之分子数为 N,则 g=N·M (1)又设分子量为M_1之另一物质,在某体积时之重量为g_1、在该体积时该物质之分子数为N_1则 g_1=N_1·M_1 (2) 以(2)除(1)得 g/g_1=N·M/N_1·M_ 1 今在(3)中,若g,g_1分别为两物质之克分子量时,那么根据“克分子”之定义,则g=M,g_1=M_1,故(3)式可  相似文献   

10.
该书第10页物质不灭定律,原文:各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以前的总重量,必等於反应以後生成的各种新物质的总重量。”这样说法,只适合於所拿的原物质是互为当量,例如2克氢和16克氧反应生成18克水,但一般化学实验或化学工业在生产上进行化学反应时,都是特意加多某一物质以使反应向右进行,即原物质并不互为当量。例如5克氢和16克氧作用生成18克水还剩1克未作用的氢,若照原文定义,各物质在化学反应以前的总重量是氢3克、氧16克共19  相似文献   

11.
“克原子”、“克分子”是一般学生中容易弄混的概念,不单是克原子和克分子互相混淆(如有同学问一克分子里有6.023×10~(23)个分子为什么一克原子里也有6.023×10~(23)个原子?);克分子和分子、克原子和原子之间也互相混淆(如有同学回答一克分子的氧气里有多少个氧分子时说有一个氧分子;回答一个克原子氢气里有多少个氢原子时说有一个氢原子);不少的同学以为克原子就是一克的原子,克分子就是一克的分子。这样,每一章的习题中只要关涉到克分子克原子的问  相似文献   

12.
分子间的作用力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力或称短程力。这类作用力就是化学键。另一类是长程力,就是平常所指的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是决定物质的许多物理性质的原因之一。例如沸点、熔点等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可以用分子间力来解释。又如某些物质(像惰性气体)虽然以单原子存在不能生成双原子分子,但却能生成水合物。这也可以用分子间力来解释。同样,物质为什么能液化,物质间为什么能够溶解。这些问题也要归结于分子间力。这些问题是学化学和物理的人所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原子量一节,在初中教材范围内,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了解学员难点,修改教案是教好课的最重要的一环。现在,把我对这一节的讲法,提出来,供作参考:一、正确估计学员难点,确立教学重点。这一课的主要难点:①原子那样小,有没有重量?怎样表示它的重量?②为什么要以氧单位来计算?根据难点:确立教学重点:讲透氧单位,说明原子量。二、难点的解决法:  相似文献   

14.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10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在国际单位制中增加第七个基本单位,就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这个单位的概念,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等提出的[见“化学上的基本常数”,载于PureAppl. Chem.,9(3),453—459(1964)]。它是由克分子演变而来。早在1900年之前,W.F.Oswald 提出将质量以克计、等于分子量或原子量的物质的量,称为“mol”。后来,这个原文被改为mole,而mol原字则成了摩尔这个单位的国际代号。长期以来,人们曾把它看作化学中特殊的质量单位(重量单位)。然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1克分子任何物质中都含有数目相同的分子,而相应的质量并不相等,似又不能作为质量单位。因此,在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原子量”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比較难以理解。因为一般的重量單位,像斤、兩、吨、克等,都是具体的实际重量,而原子量的單位,“氧單位”学生往往感到糢糊抽象,难以理解。在“化学通报”1955年9月号,琴仿同志所写“初中化学‘化学反应、原子、元素符号及分子式’的教学”一文中,所談到的,原子量的教学,文中一方面講物質有重量,物質由分子組成,所以分子必有重量,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必然都有重量,原子的重量虽然微小,但是用科学方法、可以测定。但在另一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石油馏分及芳烃浓缩物结构分析的一个新方法.利用烃分子折射率及分子等张比容的可加性原理,推导出的结构分析公式,可以计算油品的环数和分枝数.从本法计算所得结果与 Waterman 等的直接法结果比较,说明本法所得结果比一般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精确,应用范围亦广,所求得的分枝数目与同一个油经加氢后用 Boelhouwer等对饱和油的分枝数分析法所得者也相符合,但用本法可省去加氢的步骤.当不需要分析分枝度时,可以用简化的方法由比折射率,分子量,碳氢分析的数据计算总环数及芳烃环数.此外作者环探讨了用同样的步骤推导对含有烯烃的油品结构分析公式的可能性,得到了可以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分析化学》1981年第2期上刊登了刘东学同志的“用EDTA络合滴定法公式的质疑”一文,我们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同作者商榷。文章从开头到“所以1克分子的EDTA与1克分子的金属离子M~(n+)相当,”都无可非议,总的一句话,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一般是以等克分子数进行的。问题在于接下去的“因此它们的克当量也就等于其克分子量。也就是M=N。”我们看不出“因此”之后的结论M=N是怎样得出来的。因为,只有当EDTA与一价  相似文献   

18.
1.空气中过量的氧,加速“燃烧”的表演按图1装置仪器:1—梨形灌注器,用来把空气经过三通管4,玻管2及3,漏斗5和6打入的。漏斗用金属网盖着,网上放着同样大小和重量的木炭块。在管3中加入5克左右的高锰酸钾,管2则倒入大约相同数量的沙子。实验进行如下:点燃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和沙子,在网格上燃着木炭块,同时开始用梨形灌注器打入空气。这时可以明显看出,用含有过量氧气的空气燃烧比仅仅用空气燃烧要快3—5倍。实验明白的告诉学生,增高氧的浓度能使化学反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一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一章教学中,“克原子、克分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同时又比较抽象。如果我们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就很难接受。即便当时能听懂,以后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发生问题。例如过去有的学生把“1克原子氧”当成是1克重的氧原子:认为32克氧和2克氢中含有不同数目的分子。这就说明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在这一次讲授时,经过对教材进一步的分析,以及教学的实践,体会到在“克原子、克分子”的教学中,必须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使学生树立清楚明确的“克原子”(克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人們早就注意到,具有共軛体系的分子常常表現出一系列不同于其他化合物的特性。对于这些分子的結构及其性质的研究,在理論上和实用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知道,分子的性质依赖于它的化学結构;从电子观点来說,分子的化学結构是与它的电子密度分布情况相适应的。在共軛体系中,由于存在着特殊的原子间的相互影响,使分子中电子密度的分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变化的情况由共軛体系的化学結构所决定。在共軛体系中所发生的电子密度分布的改变,与一般的誘导效应有着本貭上的区別,通常称为共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