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前不久在全国部分大学附中教学协作体年会上的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B版必修2“1.1.5三视图”.随着课改的深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问内提高教学的优效性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年会的主题定为“优效课堂教学研究:限时讲授探索”,希望用尽可能少的讲授时间达到尽可能高的教学优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学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又要了解其他的发展方向。我希望学工程的人花一点时间在纯数学上去,我想打破门户之见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我们要谈中国数学的未来发展,就要先看一下我们的过去。我们中国人习惯于讲自己很了不起,事实上,中国古代数学主要贡献在计算及其实用化,我们算圆周率算得位数很高,但是对数学理论没有系统化的研究,基本上抗拒几何学的逻辑结构和发展抽象代数。在我看来,它们在中国从来没有生过根。我们对传统的科学有不合理的热爱,结果不能接受新的观念,也不能对应用数学做出贡献。虽然我们对应用数学有疯狂的热…  相似文献   

3.
怎样把中国建为数学大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先从我个人说起:我1929年入天津南开大学,1930年数学系毕业。那时我的老师姜立夫先生是极少数有博士学位的人,现在听说在台湾的数学博士在二百人以上,全世界的中国数学博士当超过了千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使中国的数学发展,使在二十一世纪的数学史上,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区域,自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汪一凡 《珠算》2008,(2):126-129
在现代中国会计人的心目中.潘序伦先生(1893——1985,江苏宜兴人)绝对是大师级,其名气之大.无以伦比。  相似文献   

5.
陈省身 《数学进展》1991,20(2):129-134
一、引言 先从我个人说起:我192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1930年数学系毕业。那时我的老师姜立夫先生是极少数有博士学位的人。现在听说在台湾的数学博士在二百人以上,全世界的中国数学博士当超过千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使中国的数学发展,使在廿一世纪的数学史上,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区域,自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要以“激励学习”为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燕 《数学通报》1999,(2):9-10
1数学课程必须向学生展示数学的价值和可接近性数学是打开机会大门的钥匙.它不仅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语言,还以直接和基本的方式为各行各业作出贡献.它能帮助人们了解各种模式,理解数据,仔细地分析论证.它为许多领域的专业生涯提供了坚实的起飞平台.1.1教师要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指出:“数学问题的机械化,就要求在运算或证明过程中,每前进一步之后,都有一个确定的,必须选择的下一步,这样沿着一条有规律的、刻板的道路,一直达到结论.”“我国古代数学的精髓是一种机械化的思想和机械化的方法,正好符合现时代的要求和状况.因此,我觉得对中国古代数学要特别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秦岭 《珠算》2008,(2):57-59
2008年2月1日,中国南方仍处在雪灾中.输电线路损害严重。 “我一定要努力改变这种情况.让中国能实现无线输电!”北京龙创信恒科技公司总裁谭龙在接受《新理财》专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议,可惜未能全部参加.今天我听了若干报告,与到会的同志们交换了意见.联系到多次参加杰出青年评审会的印像,我认为我们的青年一代成长起来了,己经能够在世界前沿问题上拼搏并取得优异成果.可以充分有信心地说,中国数学大有希望.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都是大有希望的.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届时我们能够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数学是有实力的,不是邀请大家来热闹一阵,我搭台,你唱戏,而是大家都上台唱戏.我想一定是这样一种局面,因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对我们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会有多少个45分钟报告,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自2004年12月开馆以来,为这座享有“博物馆城”雅称的南通市增添了新的光彩;向海内外珠算界人士、参观者和游客展示了珠算发祥国博大精深的珠算文化底蕴;展现了珠算这一民族瑰宝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这里“国宝之精华.尽收其有;炎黄之智慧,再现其间”,已成为南通市濠河博物馆群最新最靓的看点,更成为弘扬和发展珠算文化,进行海内外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的平台。开馆以业,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11.
对于“九”这个奇数字是很特殊的一个数,从古至今经济核算中有九的数目,对于全球社会上担任有关和数码字打交道的人,如会计统计审计核算售货员等职业人员,每天都在核算都得用九而离不开九.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史,历史朝代相沿由九字而起成语与故事(典故)可谓是不少.举不胜举.诸如;从冬至起每九天一九至到九九八十一天转暖,这是节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珠算源于古罗马”的谬说曾在世界流行——这是欧美考证学者的断言,日本一些学者、珠算界权威人士也写文章论证、推断中国算盘从罗马传入。对此.珠算泰斗华印椿老先生以自己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科学的论断,发表了《论中国算盘的独创性》,说汉代时“安息人欺骗甘英,使大秦(罗马)与汉隔绝,又限制与大秦贸易在海上进行,使汉商人不能与大秦交往,以达到垄断丝绸贸易、牟取暴利的目的。”“罗马的沟算盘怎幺会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呢?”“中国算盘由算珠上一下四,有槽无柱,逐步改为上二下五,有柱贯珠,它的结构是独创,而不是来自西方,同罗马沟算盘毫无联系。”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一个专心地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一道题,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保留的好题,要从各个角度充分展示其背景、内蕴、身价.本人在高三进行数学复习时,选择了课本上一道不...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险费用估算的一个简化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中,医疗制度改革是重要的改革之一,它由过去的单位、企业向职工提供医疗服务,逐步规范为国家、集体(企业、单位)及个人共同负责的医疗保险制度.该制度的优越性在于从过去的单位的单一负责转为个人及社会负责.但此项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我国珠算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大量精于计算的人才,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国珠算协会决定在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考核中要进行珠算等级鉴定的测试,对达到规定的标准等级的,由中国珠算协会颁发珠算技术证书。因此,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珠算等级鉴定(包括学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次性地顺利通过。有的考了好几次仍未通过,有的人通过了,也只是普通四、五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人,人是分层次的.教人要先知人,知人才能因材施教.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在不断变化,故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83年第五、六两期连载了“提高工业生产率的实用方法”一文。其中介绍的调优操作(EVOP)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该法的主要优点是,在不需专门试验费用的条件下,不冒风险地在生产中逐步改进生产工艺条件,从而提高生产率.为了满足读者进一步了解这种方法的需要,本期刊登了此文.本文用一个双因素调优操作的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运用调优操作的全过程.对于想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同志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九、中国珠协若干重要会议 中国珠协开创之初,尽管人、财、物极端困难,但在财政部、中国科协的部分财力支持下,每年也要开十次左右会议。这里不可能也无必要评加叙述。但是,有关重大转折问题的会议,追述一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谈相似形——中学数学笔谈之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一次和几位中学生在一起,我问起“π是什么?”有一人回答说π≈3.1416,显然答非所问;另一位回答说“是圆周率”.我又问“什么叫圆周率?”答道:“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我又问:“一个圆大,一个圆小,你怎么知道其周长与直径的比是相等的呢?”他们答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珠算很快就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中国珠算的前景如何?这是一切爱好珠算事业的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目前社会上对中国珠算的前景,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乐观”.二是“失望”.所谓“乐观”是指珠算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会消亡;所谓“失望”是指电算普及后,取代珠算.前者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后者只看事物的表面,究竟如何来评价中国珠算前景呢”笔者谈点以下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