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聚物降解的化学过程将使分子引起如下几类的反应:(1) 断鏈作用;(2) 交联作用;(3) 改变高分子鏈的化学結构;(4) 改变侧基;(5) 以上这些反应的結合。对一給定的物质而言,改变环境条件随时会改变这些反应的相对程度。在絕大部分的降解过程中,自由基是一个活泼的中间产物。反应結果将使高聚物由于交联、环化或再度聚合而变硬,或由于断鏈和解聚而变軟或变粘。这些相伴的交联和断鏈作用的相对  相似文献   

2.
程晓辉  阎虎生  倪爱国  何炳林 《化学学报》1993,51(10):1005-1009
通过反相悬浮共聚合成了含酯基的聚丙烯酰胺树脂, 再经乙二胺取代和两步缩合反应引入二苯甲胺功能基团。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各步反应的影响。测定了该载体与几种保护氨基酸的缩合率并合成了模型肽。缩合率和模型肽的纯度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点击反应相结合制备环状聚合物. 根据ATRP原理, 用含端炔的有机卤化物作为引发剂时, 产物的一端为炔基, 另一端则为卤素原子, 而卤素原子本身可作为叠氮化物的原料, 从而可利用点击反应使聚合物成环.  相似文献   

4.
以邻甲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过氧化、酯化、肟化及溴代反应,最后与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肟缩合制备了杀菌剂肟菌酯.每步的反应产物均通过1 H NMR确认,总收率为17%.本工艺路线采用廉价的起始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反应条件温和且易于控制,各步收率较高,有进一步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聚苯乙烯基偶氮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聚苯乙烯的硝化、还原、重氮化和偶合反应路线 (NRDC) ,使每步反应都得到很高的产率 ,并利用大分子重氮盐 (MDS)分别与苯胺、N 烃基苯胺和酚等三类化合物偶合 ,得到相应的聚苯乙烯基偶氮聚合物 .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证明了产物的高偶联率 .通过对大分子重氮盐热稳定性的研究 ,发现偶合反应之后需要一步加热反应以消除残余重氮基团 .还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性质 ,氨 (胺 )基偶氮产物的水溶液表现出了明显的pH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在鏈式反应理論中已确定不移的卅实之一是反应鏈在器壁的中断(断裂,終止),正是这点决定了分支鏈式反应及退化分支链式反应的低阻現象,这也决定了鏈式反应速度在低压时与容器表面的大小与性质的关系。从这皯事实出发作出结论:如果鏈可能在表面上断裂,則热力学上不可避免地有共逆过程,亦卽在表面上有游离基与链的产生。所述概念不仅解释着表面上鏈的引发和断裂,并  相似文献   

7.
以双酚化合物及对卤苯酚为起始原料,经用苄基保护、乌尔曼成醚、选择性硝化和还原脱保护4步反应,合成了具有双酚芳香醚结构的4个新型聚苯并噁唑单体:双(3-氨基-4-羟基苯基)双酚醚类化合物的盐酸盐。 确定了乌尔曼成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证明硝化反应只发生在对卤苯酚苄保护基的邻位,改进了还原脱保护反应的成盐及后处理条件,提高了产物的质量和收率,4步反应总收率可达54.0%。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了每步产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阿斯巴甜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为原料制备甜味剂阿斯巴甜的合成工艺。首先对合成的各步反应进行了研究,然后考察了前三步反应每步之间连接的可能性,最后实现了中和之前各步反应的一锅化。一锅化的总收率达到63.6%左右,并且α-异构体与β-异构体的比率达到95.4:4.6。  相似文献   

9.
以8-氮杂螺[4.5]癸烷-7,9-二酮为原料,通过酰胺还原、N-Boc保护、甲酰化、醛基四步反应还原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7-(羟甲基)-8-氮杂螺[4.5]癸烷-8-羧酸叔丁酯,总收率29.8%.反应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 H NMR和ESI-MS确证,同时对每步反应条件进行讨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含氮螺环化合...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接肽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赫  梁逊 《高分子学报》1990,(6):740-746
本文应用环氧乙烷在羟乙基树脂上的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凝胶和大孔型聚乙二醇-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简称PEG树脂)。对不同类型载体的接肽反应动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PEG树脂载体上的反应速度是在氯甲基化树脂上的三倍,与在溶液中进行的接肽反应速率相当。此外,还对载体性能与树脂交联度、骨架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戴行义  张晶  马敬骥 《有机化学》1989,9(4):361-363
由于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化学稳定性好, 因而在有机合成中已广泛地被用作独特优越的高分子载体。本文研究了其作为金属催化剂的载体, 对有机卤化物与烯烃或炔烃的反应进行催化, 催化效率较好, 而且反应后只需一步过滤就可把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从而使反应产物更易纯化, 滤出的催化剂干燥后可以直接投入再次使用。  相似文献   

12.
氯化乙基汞、溴化苯汞、乙酸苯汞都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有机汞杀菌剂。从有机汞化合物的組成来說是属于R·Hg·X类型,R代表烃鏈或芳环,X代表負性基团如Cl,Br,CN,I或Ac筹。分析方法通常以汞含量为基础,包括有硫氰酸盐滴定、硫化汞法、燃烧法、有机試剂沉淀法、极譜法和EDTA絡量法。这些方法都必須經历两个主要的步驟,即首先把有机原子团部分分解,使成为可溶性的汞盐,然后才按上述各方法測定其汞含量。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中建立了一种新的微量分析化学技术名叫“树脂点滴試驗”或者叫“离子交換树脂点滴試驗”。它概括了费格(Feigl)所著的“点滴試驗”一书当中的一般内容。应用这項新技术,建立起来了許多有意义而又灵敏的检定无机离子的試法,并且还可能推广到另外的离子及物质。这些树脂点滴試驗主要是根据由几粒带浅色的离子交換树脂从反应介质中吸附了带特殊顏色的离子产生很深的颜色。在顆粒表面上所发生的界面沉淀也可作为一些試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D-甘露醇与丙酮缩合反应合成二异亚丙基缩合物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产率可达65%。并通过NaIO4氧化断链,NaBH4还原得到(+)-甘油醇缩丙酮。分析了每步反应产物各组分的情况,发现副产物对目标产物的合成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酶催化法合成CCK-8的一个四肽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催化法合成了缩胆囊素(CCK-8)的1个四肽片段(Phac-Met-Gly-Trp-Met-OEt).该四肽片段是依次通过Phac-Met-OEt与Gly-OMe·HCl,Trp-OMe和Met-OEt偶合得到的,这3步偶合反应分别用α-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α-糜蛋白酶作为催化剂,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反应中间体和产物均经质谱(FAB-MS)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6.
吴健伟  于昕  匡弘  付刚 《色谱》1998,16(4):324-32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了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的合成反应,对中间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并观察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了反应条件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反应的关键在于开环反应的第一步,通过控制第一步反应的温度及时间,可以得到环氧值为0.70~0.90环氧当量/100g的树脂产品。  相似文献   

17.
用高錳酸銀热分解产物复盖在試样上进行灼烧和用同一試剂作固定填充剂并采用較高的氧气流速能使有机物在三分钟內氧化完全。为闡明燃烧过程,故比較本法、Krbl法和套管热分解法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热导曲线。此外,尚討論燃烧温度、氧气流速和复盖的氧化剂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合成促生长激素释放肽,对四氢噻唑-2-硫酮(TTT)活泼酰胺法在固相肽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TT活泼酰胺同载体上的氨基组分的缩合反应速度很大,每步缩合反应的产率很高(>99.3%),最终产品的纯度也很令人满意。此外,还报道了合成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Friedel-Crafts酰基化法制备聚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合成聚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新方法: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在交联聚苯乙烯上引入乙酰基,然后经溴化、胺化反应制备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方法避免了使用氯甲醚等致癌物质,并消除了二次交联等副反应。讨论了溶剂,催化剂,试剂和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各步反应的影响。测定了产物的基本性能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为单体4倍量的水加入20%W/V的Na_2SO_4中,然后加入单体。其配此为:甲基丙烯酸,50%W/W; 甲基丙烯酸甲酯,50%W/W; 二乙烯苯,为上两个单体的5%W/W。在攪拌之下加热至60℃,并通入氮气(該氮气通过焦性沒食子酸脫氧)30分钟,然后用冷水降溫至25℃再加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单体的5%W/W; 二甲基苯胺,为单体的0.25%W/V。开始攪拌70轉/分钟左右,30分钟开始成粒,成粒后保持1小时,提高溫度至60℃保溫4小时,即得成品。按常溫处理即可使用。該树脂对鏈霉素的交換性能与甲乙丙型-10号树脂相同。如全用甲基丙烯酸时,所得树脂对鏈霉素的交換性能与Amberlite IRC-50相同。所得树脂視密度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