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叙述潜艇非壳体穿透光电桅杆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介绍这种光电桅杆的当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潜艇升降装置技术随着潜艇总体技术和观通设备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圆柱式升降装置和导流罩式升降装置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导流罩式升降装置中关键部件下导流罩制造中采用的分块设计方案、组合成型工艺、制造导流罩专用的复合材料与防雷达铺层,其应用突破了导流罩制造技术中的瓶颈,为我国潜用光电装备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安东 《应用光学》2006,27(2):143-143
潜艇执行水上监视任务需要能在桅杆出水几秒钟内获取完整水上图像的先进光学/光电传感器。潜艇利用光学瞄准具和光电桅杆仔细探测和分辨难以辨认的目标或那些在远距离上通过协同或非协同的方式使用杂波有限弹道的目标。Kollmorgen光电公司、Zeiss Optronik公司和Thales光电公司等专业公司正在生产潜艇光电桅杆系统。其中,Thales公司为将多光谱成像传感器引入潜艇和将潜望镜传感器数据集成到潜艇作战系统铺平了道路。美国光电系统领域的专业公司Kollmorgen公司为包括阿根廷(2艘TR1700型SANTA CRUZ级潜艇)、荷兰(4艘WALRUS级潜艇)和意大利(装备6艘SAURO级潜艇)在内的世界范围用户提供各种先进的光电桅杆系统。  相似文献   

4.
陆培国  郭渝琳 《应用光学》2003,24(B08):7-9,14
从系统工程出发。叙述光电跟踪仪在开发阶段采用VPD(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技术实现光电跟踪仪全数字化屏幕样机的方法和过程。介绍光电跟踪仪的组成、原理及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
完善系统集成环境提高光电总体技术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系统工程方法论述光电总体技术的特征、内容及方法。阐述了光电总体技术研究环境。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国外先进地基空间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从地基光电系统观测空间目标的角度描述了星火光学靶场35 m口径望远镜系统及367 m口径高级光电(AEOS)望远镜系统,给出了这两种望远镜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所开展的工作。通过对这两套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先进单元技术的研究,对构造“用于卫星成像的地基光电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目前提出的“对卫星成像的大口径地基光电观测设备”的总体研制方案,提出了建造应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的18 m地平式望远镜的观点,提出该系统应设计为一个功能可扩展的光学平台。  相似文献   

7.
光电探测器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肇棣 《物理》1994,23(4):220-226
介绍了光电与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噪声问题,对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和光电倍增管PMT进行了比较,并以四象限探测器为例说明了光电探测器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发展概况,从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重点讨论了生物分子光子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明基于分子光学标记的光学成像技术是重要的实时在体监测手段,最后简要讨论了医学光学成像技术在组织功能成像和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原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潜艇潜望镜的发展,重点论述90年代现代光电潜望镜和光电桅杆的技术特点及其典型产品。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光电技术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无人平台的广泛应用,光电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日益突出.与陆军、空军以及其他军兵种的光电系统相比,海军舰船光电系统有其突出的特点.结合近六十年来舰船光电系统的发展,介绍了舰船光电系统的概念与分类,简述了舰船光电系统的主要传感器、系统研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光电技术在轻武器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宇 《应用光学》2006,27(4):289-292
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反恐作战需求不断增长情况下,光电技术在轻武器中的应用现状。简述了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引发的新军事变革下各国军队作战理念的变化带来的武器装备的发展。根据轻武器发展领域中光电技术的基本作用,即通过配备光学系统、光电瞄准具等来提高传统轻武器射击精度,总结了新的军事需求下,轻武器与光电技术的密切关系。着重描述了具有拐弯结构设计的步枪、手臂安装设计的未来小武器、集成光电瞄准具的遥控轻武器站、由感知装置控制的灵巧弹药、新概念发射方式的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等的设计特点。指出光电技术在目标获取、发射控制、弹道修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光电编码器是以高精度计量光栅为检测元件的高精度数字化测角设备,在当代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为深入研究光电编码器故障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电编码器分类、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光电编码器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现状,对具有代表性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了各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光电编码器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揭示了其诊断方法向自动化、便携化、动态检测、多技术融合和故障预测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系统工程方法和价值准则在光电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培智  陆培国  白波 《应用光学》2012,33(3):452-460
 以系统工程方法论述光电产品技术设计的特征、内容及方法,阐明基于价值准则的优化设计分析决策法,叙述在光电系统开发设计阶段采用VPD(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技术实现光电产品全数字化拟实平台的方法和过程。在开发某光电跟踪测量产品中立足于系统工程方法结合VPD技术,使设计师利用模型与仿真技术可获得产品的概念形成、设计、制造到实现全过程的三维可视和可交互的产品集成开发环境。通过将VPD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以数字化主模型为依托,开发出“屏幕样机”,进而对其展开动力学模型辨识等仿真试验,实现了从过去的经验设计方式跨越到预测设计方式,完成了虚拟制造驱动设计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多光路共窗口的现代光电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静  刘敬海 《光学技术》2001,27(4):350-351
现代光电跟踪系统是集捕获、跟踪、瞄准于一体的大型光电设备 ,是当今光电技术在军事上的重要应用之一。对现代光电系统进行了一般综述 ,重点介绍了一种由可见光、红外、激光三种光路共窗口的光电跟踪仪 ,较详细的阐述了该系统的光机结构及工作原理。这种多光路共窗口的光电跟踪仪设计原理在试验中经过了验证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证明了三光合一共窗口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轻武器光电瞄准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宇  邝自力 《应用光学》2006,27(3):171-176
轻武器瞄准具可提高武器的打击精度和杀伤力,世界各国军队竞相装备。概述了机械瞄准具、光学瞄准具、光电瞄准具和综合瞄准具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机械和传统光学瞄准具、微光夜视瞄准具、新型光电瞄准具、热成像瞄准具和综合光电瞄准具的现状,给出了各类典型光电瞄准具和昼夜简易火控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参数,指出目前及今后机械瞄准具和光学瞄准具仍然是轻武器装备不可缺少的配置,不同类型光电瞄准具是装备的重点,综合光电瞄准具是轻武器瞄准具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PIN光电二极管探测器响应特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PIN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设计了探测器的测试系统,说明了测试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利用该系统对PIN管光探测器电路的电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IN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的响应特性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超快光电测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趔快光电测量技术的新进展,其中包括扭快光电材料的特性、高速光电器件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若干主要的用快光电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8.
谭宇 《应用光学》1996,17(2):5-7
简要介绍光电仪器性能参数的测量,阐述光电仪器性能参数测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由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计量学院等单位发起,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科协和民政部批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即将成市。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下属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它的学术范围包括:光学与光电技术及仪器;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及仪器;电气控制技术与系统等。  相似文献   

20.
舰载光电系统高精度跟踪控制技术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培国  寿少峻 《应用光学》2006,27(6):476-484
在舰船摇摆条件下提高光电跟踪系统对目标动态跟踪精度,其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是隔离扰动和减小高速跟踪时的动态滞后误差。对几种陀螺反馈惯性空间稳定技术进行了详细叙述和对比,得到了采用高测量带宽的陀螺反馈回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隔离度,并推导出系统隔离度的计算公式。同时,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跟踪技术的原理以及在陀螺反馈惯性稳定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辅助跟踪的综合控制技术在舰载光电设备上的应用。以数据说明了这种综合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