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次报道了褶牡蛎雌、雄生殖细胞的发生、生殖腺发育分期和发育周期等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褶牡蛎雌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分为卵原细胞期、无卵黄期、卵黄形成早期、卵黄形成后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粮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期。褶牡蛎生殖腺发育分为休止期(从第一年11月至翌年2月中旬)、增殖期(2月中旬至4月中旬)、生长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成熟期(5月中旬至10月上旬)和排放期(5月下旬至10月下旬)五期。褶牡蛎为一年一个生殖周期(一足龄褶牡蛎的生殖腺已经成熟),生殖细胞分批成熟、分批排放,估计象山港整个褶牡蛎群体从5月下旬至10月,每月排放一次,大约总共可排放5-6次。褶牡蛎在生殖期间雌雄个体的比例(性比)接近1:1,也发现极少数个体是雌雄同体。  相似文献   

2.
硬骨鱼类卵子发生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硬骨鱼类的发育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形式,其卵子发生的过程相似,目前人为地将卵原细胞到卵母细胞分为6个连续时相。卵原细胞期的卵巢体积小,卵原细胞均一,单层滤期卵巢体积增大,初级卵母细胞为主,卵黄和滤泡细胞出现,细胞代谢加强,卵黄泡期卵巢亦增大,卵膜开始形成,卵黄沉积,出现卵黄粒和脂肪滴,卵黄充满期卵巢继续增大,卵母细胞个体急剧增大,卵黄球和皮质泡形成,个别出现油滴,卵膜增厚,成熟期卵巢和卵子达到最大,各种不同鱼类的卵膜形态不一,衰退期卵巢退回到单层滤泡期,多次产卵类型退回到卵黄充满期,继续保持产卵能力。卵子发生的过程受MIH,GtH等多种激素的调控。对硬骨鱼类卵子发生的研究,将为人工增养殖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泥鳅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s,即PGCs)的发生、迁移和性腺分化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泥鳅PGCs最初出现在原肠晚期预定中胚层内,体节中胚层与侧板中胚层分离后而位于侧板中胚层.随着胚胎进一步发育,PGCs沿着脏壁中胚层从消化道腹侧迁移到背面,进入系膜两侧的背壁上皮形成的生殖嵴,与生殖嵴共同组成未分化的生殖腺,此时的原始生殖细胞为性原细胞.PGCs在迁移过程中数量基本不变.另外,未分化生殖腺的不对称分布可能是雌雄分化的最早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3~4月间日本白鲫性腺发育的基本情况,着重对各级生殖细胞形态及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日本白鲫卵巢为Ⅳ期卵巢,精巢为Ⅴ期精巢。在同龄鱼中,性腺的成熟度与体重和体长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5.
食蚊鱼的性腺发育及性周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研究了食蚊鱼的性腺发育,并观察了它的性周期.结果表明:食蚊鱼属卵胎生鱼类,其精、卵结构不同于卵生鱼类,表现在精子头部细长,尾部中段有发达的线粒体鞘,卵子的卵膜极薄,其内含有丰富的脂滴和卵黄等特征.食蚊鱼每年5~10月为繁殖盛期,繁殖周期为20~30d.  相似文献   

6.
对乌鳢卵巢的成熟时间,卵黄发生过程中液泡、油球、卵黄的形成时间及位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卵黄发生过程中具3种内含物:液泡、油球和卵黄粒.液泡最先从质膜边缘细胞质产生;在初积脂肪时相,油球从核周围开始形成;卵母胞发育到初积卵黄时相时,卵黄粒开始出现在核周围的油球之间.乌鳢产卵期为5~7月份,最小性成熟鱼全长约为35cm,体重约为400g.  相似文献   

7.
在274尾兴国红鲤材料上,于1976—1983年进行了卵巢发育的研究,记述了卵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内发育的时序。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2周龄,为多次产卵类型。探讨了性成熟后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描述了原始生殖细胞和各种时相卵母细胞的形态特征及不同发育时期卵巢的组织学成分。根据其细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人工养殖银鲳(Pampus argenteus)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相关磷酸酶的变化规律, 采用组织切片的方法系统描述了各期卵巢的形态特征及其组织学结构变化, 并分析了其卵巢、肝脏和肌肉中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 结果表明 (1)银鲳卵巢在Ⅱ期末出现嗜碱性的卵黄核, 第3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颗粒沉积现象; 至第4时相卵黄颗粒明显增多, 脂滴出现, 直至充满整个卵母细胞, 核开始偏位; 第5时相卵子内卵黄颗粒已融合成块状. (2)随性腺发育, 卵巢、肝脏和肌肉中ACP和AKP活性均表现出显著变化(P<0.05); ACP和AKP酶活性表现为 卵巢>肌肉>肝脏, 在卵巢中ACP活性变化幅度为18.742~73.381U; AKP为41.272~ 63.370U. (3)肌肉中的ACP和AKP以及肝脏中的AKP活性从Ⅰ期至Ⅵ期均呈现下降趋势, 而卵巢中的ACP与AKP酶活性则先升后降. 研究认为3种组织中ACP和AKP活性变化与银鲳卵巢发育中卵黄积累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以289尾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雄体为材料,研究了精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内的发育。雄鱼3月龄,精巢发育为第Ⅰ期,4月龄发育为第Ⅱ期,4~6月龄发育为第Ⅲ期,8~10月龄发育为第Ⅳ期,11~12月龄发育为第Ⅴ期,性成熟期为1周龄。性成熟后精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表明;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光镜技术研究了中国绿螂精巢的组织结构及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显示,中国绿螂的精巢由外壁及其内的无数生殖小管构成.外壁含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以及较厚的肌肉层.生殖小管的外层为生殖上皮,并由生殖上皮不断向腔内增殖产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伴随着染色质的浓缩,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逐渐变小.中国绿螂的精子呈细长锥体状,形似辣椒,长约8~10 μm.  相似文献   

11.
南疆沙蜥精巢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特有种南疆沙蜥26条个体精巢的显微结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南疆沙蜥精巢的显微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与其它蜥蜴的结构基本相同,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都有跟其它蜥蜴同样的特点,同时我们在研究中获得如下新的资料:(1)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在大小,形状和数量方面都不同于其它蜥蜴的同一个发育阶段的细胞;2)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生殖细胞出现了某些  相似文献   

12.
作者前面的工作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卵黄溶致液晶的形成有两个过程,即自源过程和异源过程,自源过程发生在卵母细胞内,是卵黄球非结晶区自发消化的过程,异源过程是颗粒细胞吞噬卵黄球,胞内消化卵黄球的过程。虽然,自源过程是一个初始的不完全过程,但它在整个卵黄溶致液晶的形成中起“开启”作用。本文讨论了卵黄溶致液晶形成的相变问题,同时提出了“生物学相变”和“酶致相变”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微黄镰玉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微黄镰玉螺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卵黄合成早期的卵母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管状或泡状膜性囊泡,卵黄前体物质逐渐增多并开始向囊泡内聚集。在卵黄合成中期,细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活动很活跃,细胞质中爱渐形成和积累大量卵黄颗粒,核伸出伪足状突起,核质间交换频繁,卵黄合成后期,细胞南充满卵黄粒,细胞器不发达,但核糖体在整个卵黄合成期间很发达。电镜观察还表明微黄镰玉螺卵母细胞的卵黄颗粒形成 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是参与卵黄粒形成的主要胞器,线粒体和核糖体也参与卵黄粒的形成。此外,对滤泡细胞与卵黄蛋白来源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与癌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关系角度, 系统地分析和综述了lncRNA如何通过促进或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调节癌细胞生长, lncRNA如何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影响癌细胞迁移, 以及lncRNA在肿瘤细胞糖类和脂类代谢中如何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玉帘不同外植体培养,诱导出胚性、中间型和非胚性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由胚性愈伤组织与叶肉细胞分离出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启动了细胞分裂并形成了多细胞团.同时,还研究了影响玉帘组织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