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物理知识和规律的习得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练"出来的.不可否认,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高考中一样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过有多少学生能够经过如此的模式走向高考的成功?那些成功的考生,其成绩中素质的含金量有多少?答案都是"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2.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同种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为什么温度相同时不同种类的分子平均动能也相等呢?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知识,结合理想气体模型和弹性碰撞模型,从微观和统计角度,经过推导和分析认识到了温度相同的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相似文献   

3.
一堂课上的好坏,主要看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消化的程度.怎样上好一堂课呢?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王鹤新 《物理通报》2011,40(10):72-75
高考题与竞赛题之间的渊源,已有几年的历史.竞赛题在高考中的不断变相出现和高考物理改革的深化是相一致的,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近几年江苏自主命题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尤为突出.那么,这类高考题是怎样从竞赛题演变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夏艳平 《物理通报》2001,(9):27-28,46
古人以"苦"治学,"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无道理.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是否有本领让学生"乐作舟"呢?启示是有的:学生上网通霄达旦也不累,为什么?因为喜欢.  相似文献   

6.
高考试题中,总有一类提高考试区分度的综合题,如何提高学生解此类综合题的能力,是负责总复习老师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般学生解此类题都比较吃力,也害怕这类综合题,为什么呢?所谓综合题,一般物理过程都比较繁杂,学生往往不理解题目中涉及的物理过程的细节,因而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解题,而不能理性解题,得分率较低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艾静  熊建文 《物理通报》2013,(10):35-38,41
新课标和高考命题强调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学生高考答卷分析透射出一个信息,即学生在面对物理问题时的定性推理能力意识较弱.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探究,提出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物理问题的定性推理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对物理问题实质性的洞察和理解,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意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有红、有黄、有白?自然界中物质为什么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呢?这还得从电磁波谱说起。  相似文献   

9.
李家利 《物理通报》2006,(10):45-48
0引言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STS”综合题成为主流题型,尤其在“立足物理学科,反映科技进步,阐释实际生活,透视社会热点”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层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探究性、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等多样化的教学与学法已全面展开.“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新课标理念中反映出教学方式及学习方法要多样化,传授知识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开放性.目前在教学上和高考选拔上都是以试题中问题的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谢春  涂源安 《物理通报》2007,(6):48-51,58
2007年广东高考是施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命题要“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笔者认为物理试题体现了上述要求.命题突出了改革的特点,从命题思想、试题设计、内容取材、题序布局,到落实《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考查要求等,都能巧妙地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11.
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们实行的新课改,对学生认识物理的要求有所提高,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更高了.这一点在中考体现非常明显,甚至可以从某一方面说,实验能力的强弱反映了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此,在现行教学中,我们更多时候侧重于学生实验,而对于演示实验有所忽略.那么,这种实验教学形式是否合适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上海二期课改教材全面使用的第一次高考,上海物理高考试卷终于结束了为期4年的一卷两分叉的过渡期.从2008年开始,上海高考单复选分开,从原来8道混选题改为5道单选和4道多选,选择题占分比例不变.今年题型分布保持和去年相同,共24小题满分150分.整张试卷注重考核学生学习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对物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在重点知识突出的同时兼顾到知识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3.
朱夙 《物理通报》2005,(5):46-47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就是要选拔既有创新思维,又有实战能力的新型人才.因而高考命题也越来越体现出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重视考查思想方法的运用、理性思维的发展,坚持考查学生分析实际情景、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深入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独立的阅读、理解、运用新信息的能力.命题中出现的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题往往是新信息含量比较多,要加以介绍,一些数据镶在其中,因而造成题文较长(学生说就怕文字多的题),  相似文献   

14.
肖唯荣 《物理通报》2017,36(9):43-45
物理高考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传统的“ 讲-练”结合的二轮复习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帮助学生构 建知识体系时的效率较低, 究其原因是学生在习题训练时缺乏必要的探究, 不能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 本文以“ 小 车 木板”模型为背景设计了一堂高三实验复习的理论探究课, 来探索高三实验复习的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深入地解析和点评了近年来高考物理中平抛运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部分试题,用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崔福来  林婷 《物理通报》2022,(8):134-136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24题涉及了力作用时间极短情形下的讨论,当力的作用时间极短时,是否可以当作瞬间给物体一个加速度来处理呢?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冲量定理对两种思想下的物理情境进行解读.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初中进入高一级学校,物理跨了一个高台阶,常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是学生经常向老师谈的体会.为什么会产生这一情况呢?原因是他们的习惯思维在作怪,使他们在看问题时总有盲点,怎样才能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为所“框”、不为所“漏”.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科罗拉多物理学习态度问卷调查,发现新高考改革对浙江省学生的物理学习态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考、选考两组学生在各个维度的物理学习态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的开展对改善这种差异性有一定的效果,并提高了学考学生的物理成绩,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军 《物理通报》2011,40(7):61-63
新课程强调了实验探究过程,要求学生能进行必要的创新设计;高考中实验的新理念是要能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每一知识点的教学首先要有良好的教学引入,而引入的方法各有不同,它对我们每堂课的首先提高学生兴趣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我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运用不同的引入法进行新课教学,现就自己在教学中对几种引入法运用中产生奇特的效果与同行们分享: 1、神秘暗箱引入法 所谓神秘暗箱是指内部结构不清楚的装置,通过老师演示操着达到学生意想不到的现象及效果,使学生对本知识感兴趣的方法. 《物体稳度》引入:用一只不倒翁玩具,我们把它放在水平台上,用力将其绊倒,然后放开用力的手,不倒翁蛋被绊倒后不但没有一直倒下,反而会得意地来回摇动.原来不倒翁蛋的底端填充有一重物.为什么这样的结构就会产生这种奇特的现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与物体稳度有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