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如果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_1、x_2,那么x_1+x_2=-b/a,x_1x_2=c/a.这个关系通常称为韦达定理(Victa's theorem)学习时,我们要准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把握其本质特征,理顺两根x_1、x_2与系数a、b、c之间的相互关联.而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  相似文献   

2.
<正>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常遇到求方程有特殊根的条件问题,但是课本没有详细的进行归纳总结.作者认为应该根据根的判别式及根和系数关系(韦达定理),来概括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见特殊根的条件及证明如下:以下设所给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2+bx+c=0(a≠0),若有根的话设它的两个根分别为x_1和x_2.下面给出几个结论及证明.  相似文献   

3.
构造法是一种实用的解题技巧 .解决一些问题时 ,应用它常常会迎刃而解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举例说明构造法在初中代数解题中的应用 .一、用于求代数式的值例 1 已知 2m2 -5m +1 =0 ,2n -5n +1 =0 ,且m≠n ,求 mn +nm 的值 .分析 :若解出m ,n的值 ,再把它们代入 mn +nm ,显然计算很麻烦 ;但注意到已知的两个等式形式相同 ,并且具有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 ,这启示我们要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韦达定理求原代数式的值 .解 :由题设知m ,n是方程 2x2 -5x +1 =0的两根 ,由韦达定理 ,得m +n =52 ,mn =12 .∴ mn +nm =m2 +n2mn =(m +n)…  相似文献   

4.
<正>有些数学问题表面上与一元二次方程无关,但通过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就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中丰富的知识与方法来求解.一、利用根的定义构造一元二次方程例1设a2+1=3a,b2+1=3a,b2+1=3b,且a≠b,则代数式1/a2+1=3b,且a≠b,则代数式1/a2+1/b2+1/b2的值为().  相似文献   

5.
<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于韦达定理(Victa.stheorem)掌握的准确程度与应用的熟练程度.韦达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_1,x_2,那么x_1+x_2=-b/a,x_1x_2=c/a.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这一基础知识,安徽的陈义明老师从"顺向"进行了认识:(1)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的商的相反数,  相似文献   

6.
<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常常也称为韦达定理,它是16世纪法国杰出的数学家韦达发现的.韦达定理如果ax2+bx+c=0(a≠0)的两个根是x_1、x_2,那么x_1+x_2=-b/a;x_1·x_2=c/a.在数学竞赛中,利用韦达定理解题屡见不鲜.一、直接利用韦达定理解题  相似文献   

7.
<正>题目已知ax2+bx+c=0(a≠0)有实数根x_1与x_2,设p=x_12+bx+c=0(a≠0)有实数根x_1与x_2,设p=x_1(1997)+x_2(1997)+x_2(1997),q=x_1(1997),q=x_1(1996)+x_2(1996)+x_2(1996),r=x_1(1996),r=x_1(1995)+x_2(1995)+x_2(1995).求ap+bq+cr之值.原解答(见参考文献[1]第183页例5)"由因导果",摘抄如下:由x_1,x_2是方程ax(1995).求ap+bq+cr之值.原解答(见参考文献[1]第183页例5)"由因导果",摘抄如下:由x_1,x_2是方程ax2+bx+c=0之二实根,所以ax_12+bx+c=0之二实根,所以ax_12+bx_1+c=0①ax_22+bx_1+c=0①ax_22+bx_2+c=0②  相似文献   

8.
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是数学解题技巧之一,运用这一方法解题常能化繁为简,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结合近几年竞赛题加以说明,供参考。一、利用方程根的定义构造当题目中条件具备ax~2 bx_1 c=0和ax_2~2 bx_2 c=0(a≠0,x_1≠x_2)或变形成两方程的形式时,可利用方程根的定义,构造以x_1、x_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几个定理设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a_1x~2+b_1x+c_1=0 (a_1≠0) (Ⅰ)和a_2x~2+b_2x+c_2=0 (a_2≠0) (Ⅱ) 定理1 方程(Ⅱ)有一个根是方程(Ⅰ)的一个根的k倍的充要条件是。 (?) 证明必要性:设x_1、x_2是方程(Ⅰ)的两个根,若方程(Ⅱ)有一个根是方程(Ⅰ)的一个根的k倍,则有 (a_2k~2x_1~2+b_2kx_1+c_2)·(a_2k~2x_2~2+b_2kx_2+c_2)=0此式左边展开后,经整理可得 a_2~2k~4(x_1x_2)~2+a_2b_2k~3x_1x_2(x_1+x_2)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数学竞赛中,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通常都是在已知条件下求值,但在分析与运用已知条件上却各有不同,求解方法随之各异.例(201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已知x=(5(1/2)-3)/2,则代数式x(x+1)(x+2)(x+3)的值为().(A)0(B)1(C)-1(D)2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条件下求某些代数式的最大值、最小值,如果将其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根与系数关系及根的判别式联系起来,将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十分巧妙的解题思路.例1已知实数a、b、c满足a+b+c=2,abc=4.(1)求a、b、c中最大者的最小值;(2)求|a|+|b|+|c|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称式子b2-4ac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不仅能判定几何图形中符合某条件的"点"的个数,而且还能求与图形有关的代数式的最值.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是解题的依据 ,但有些同学学习了定理、公式和法则之后 ,却忽视了定义在解题中的作用 ,结果走了许多弯路 .其实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 ,你能不忘定义 ,从定义入手 ,去分析问题 ,有时会比其他方法更奏效 .从下面的例题中你会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在解题中的作用有所体会 .一结合求根公式求代数式的值例 1 已知α是方程x2 -6x -1997=0的一个正根 ,则代数式 8+ 19976+ 19976+ 19976+ 1997α的值等于 .(1997年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 )分析 此题一开始就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代入计算 ,显然不胜其繁 .…  相似文献   

14.
一、从一个习题谈起例1 要使方程(k~2+1)x~2-2(k+1)x+1=0的两根x_1、x_2均落在区间(0,1)内,求k值的范围。解:本题若用基本方法,需先求出二根x_1x_2即x_(1,2)=(2(k+1)±(〔2(k+1)〕~2-4(k~2+1))~(1/2))/2(k~2+1)然后列出不等式组0相似文献   

15.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华东师大版 )第 2 2章《实践与探索》一节中 ,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即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 +bx+c=0 (a≠ 0 )的两根是x1,x2 ,那么有x1+x2 =-ba ,x1·x2 =ca .这实际上就是著名的“韦达定理” .运用这个定理 ,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 ,可以解决许多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关的问题 .一、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求未知系数例 1 已知方程x2 -6x +m =0的一个根是 5 ,求另一个根及m的值 .解 :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1,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5 =6.得x1=1 .又∵x1·5 =m ,∴m =5 …  相似文献   

16.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近几年的各类初中数学竞赛中 ,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试题频频出现 ,备受青睐 .常见的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竞赛题有如下几种 ,供读者参考 .一代数式的条件求值1.求对称式的值例 1 如果a、b是质数 ,且a2 -13a +m =0 ,b2 -13b+m =0 ,那么 ba+ ab的值为 (   ) .(A) 12 32 2 (B) 12 52 2 或 2 (C) 12 52 2 (D) 12 32 2 或 2(2 0 0 1年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解 当a =b时 ,ba+ ab=1+ 1=2 ;当a≠b时 ,a、b是方程x2 -13x +m =0的两根 ,所以a +b =13 .又a、b是质数 ,所以…  相似文献   

17.
<正>原题已知A(x_1,y_1),B(x_2,y_2)是一次函数y=kx+2(k<0)图像上不同的两点,则(x_1-x_2)(y_1-y_2)_______0(填">","<"或"=").解法一(用特殊值计算)一次函数上的点是任意的,不妨取点A的横坐标x_1=1,则y_1=k+2,取点B的横坐标x_2=2,则y_2=2k+2,从而可计算(x_1-x_2)(y_1-y_2)=-1(k+2-2k-2)=k<0.  相似文献   

18.
<正>题目呈现已知a>0,b>0,且a+2b=1,则■的最小值为__分析本题是一道求二元变量的代数式最值问题,问题看似简单,在求解的过程中实则问题很多.比如尝试用“1”进行代换,通过将代数式■直接乘上1,或将代数式的分子1用a+2b=1进行替代,均未能构造出基本不等式模型而不能得到最值.下面我们对这一题的解法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近年中考中所考查的题型为例,归纳整理如下,供同仁们参考.一、求待定字母的取值范围(1)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求待定字母的取值范围例1若关于x的方程(k-1)x2+2(k)(1/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獉獉取值范围.析解由题意"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獉獉根"可知: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且Δ>0,即  相似文献   

20.
<正>应用配方法将一个代数式或一个代数式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构造出一个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或差),再利用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或其它条件实现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在中考及数学竞赛中经常用到.现举例说明如下.一、求代数式的值例1已知:x-y=4,y-z=3,求x~2+y~2+z~2-xy-yz-xz的值.分析已知条件中只给出了两个方程,无法求出x、y、z三个未知数的值,但可求出x-z=7,结合求值式特征,易想到利用配方法整体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