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周芬等编译,1955年3月第二版)第141页:“在高温时,铁能和水起反应而置换出氢: (高温) 2Fe+3H_2O?Fe_2O_3+3H_2↑”同书第152页:“铁烧红后立即放入水内,就有氧化铁生成,它成薄层蒙在铁的表面上: (在高温下) 2Fe+3H_2O?Fe_2O_3+3H_2↑”在高温时,铁和水作用置换出氢是没有问题的,有“氧化铁”生成,未知何所根据?不知是否根据苏联列夫钦科(В.В.Левченко)等所著十年制中学8—10年级所用的化学教科书原本,因手头没有这书,无法查对。查前东北高中化学教本第二册第142页:“在高温下,铁与水作用而放出氢: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第二册第182页当过量氨水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这样一个反应式: AgNO_3+3NH_3·H_2O→Ag(NH_3)_2OH+NH_4NO_3+2H_2O 笔者认为不妥。因为络合物的内界离子跟  相似文献   

3.
不久以前我做了“在H_2SO_4作用下KMnO_4对乙醇、甲醛的氧化作用实验”,我取二只20毫升试管,分别装95%乙醇和40%福美林各3毫升,然后用长滴管吸取浓H_2SO_4小心插入盛乙醇的试管底部,慢慢注入3毫升浓H_2SO_4,小心提出滴管,不使H_2SO_4和C_2H_5OH相混。以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乙种本上册第六章第132页和144页上两处出现反应式:2NO+O_2=2NO_2,3NO_2+H_2O=2HNO_3+NO,并讲述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颜色,硝酸的生成.但教材对这一十分重要的内容没有安排演示实验.我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补做了演示实验,效果很  相似文献   

5.
第20页:第7行:“纯水无色,但水层很厚就显出天蓝色,玻璃也是这样的……玻璃的稜边是绿色或淡青色。”我们以为水的天蓝色和玻璃的淡青色是不完全相同的。水深的颜色是光的折射,而玻璃的颜色可能有铁离子的颜色。第三章氧和氢:第29页:实验制氧。最好同时用两个干试管,各装等量氯酸钾少许,一管中再加微量二氧化锰并混和之,另一管只有KClO_3。两管同时加热,则更容易观  相似文献   

6.
段昌平 《化学教育》2006,27(6):59-60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第26页[实验3—2]有这样一段实验描述:“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再加入约5mL稀硫酸,观察发生的现象,证明所产生的气体是H2。待反应完成后(铁粉略过量),将上层清液分别装入2支试管中(图3—4),在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溴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几滴浓硝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相似文献   

7.
按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第71页实验[4—2]的方法做铝与碱溶液反应的实验,不易在试管口点燃反应产生的H2,主要原因是所用浓NaOH溶液是常温下的,温度低,反应速率小。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在大试管中加2~3g Na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第二册第12页,铜与稀、浓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硝酸后再用无色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这期间时间间隙短,气体易外泄而引起污染教室空气,且实验完成后处理袋内的气体过程中仍会造成污染,为此,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仪器:A、B为相同型号的具支试管和普通试管,C为2 0mL塑料注射器,内装10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D为2 0mL玻璃注射器,内装10mL空气。操作及实验现象:向具支试管中加入1mL~2mL浓硝酸,当红棕色二氧化氮升至将近支管口2cm处时向上将铜丝刚好提离浓硝酸液面,此时,铜…  相似文献   

9.
程存科 《化学教育》1983,4(3):40-40
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240页实验7—6及第268页学生实验十四“酚醛树脂的制取》,在实验之后,试管的清洗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往往洗不干净。我找到一种清洗这种试管的方法,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交叉分子束技术和激光诱导萤光方法,研究了F+i-C_3H_7I→IF+i-C_3H_7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获得了产物IF相对初生振动分布和相对细致反应速率常数。初生态布居接近于模型Ⅲ下的统计理论期待值,这不仅表明反应经过长寿命“配合物”,而且也说明自由基i-C_3H_7的内态是激发的。另外,确定了反应的产物IF内部能量分配和总反应截面σ,σ=(3.6±0.5)×10~(-16)cm~2.  相似文献   

11.
我们将红磷转变成白磷做这一实验,做法如下: 1.取一支中型试管,放入约0.5克红磷,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见40页右下图)。 2.将一块滤纸(或棉纸),描成管状,插入试管中,用胶塞将试管塞紧。  相似文献   

12.
二、演示方法方法一用常见的制气方法制取NH_3和HCl产生白烟:各取豆粒大已研细的NH_4Cl和Ca(OH)_2粉末,在纸片上混匀后放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在小试管中加入豆粒大NaCl,在滴管中吸入浓H_2SO_4,如上图装置好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演示时,向上抽动玻璃管,带动小试管上移,加入几滴浓H_2SO_4后使小试管下移到大试管底部。给大试管加热,立即产生白烟并充满整个大试管。冷后,大试管内部各处均挂一层白霜。  相似文献   

13.
廖旭杲 《化学教育》2008,29(11):72-73
1 问题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实验化学>(2006年2月第1版)第25页课题"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中"实验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内容为:"在2支干燥的试管里各加入2 mL乙醚,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乙醇,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5 g苯酚,振荡.  相似文献   

14.
有些中学化学教师在讲解KMnO_4于酸性溶液中同H_2O_2反应时(某些专著也有类似问题),认为反应方程式是2KMnO_4+H_2O_2+3H_2SO_4→K_2SO_4+2MnSO_4+4H_2O+3O_2……(1)这是化学计量方程的最简式,完全不能代表反应的机理。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由于:虽然知道H_2O_2能自发分解,但在用KMnO_4滴定时也并未发现H_2O_2有  相似文献   

15.
自从十九世纪阿累尼乌斯提出电离理论以来,H~+离子就被当作酸的特征。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实验表明,在酸性水溶液中,单个的H~+离子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人们根据各自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质子水合物、湿质子和水合氢离子”等概念。所用的表达式除了常见的H_3O~+之外,还有用H_(H_2O)~+、H~+  相似文献   

16.
《化学通报》编辑同志:我是一个中学化学教师,由于在教学中碰到一些问题,产生了疑问,特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请予指正,并请答复。一、关于 HCl 跟 MnO_2的反应机构戴安邦等同志编著的“无机化学教程”中第332页(1964年第二版)提到:“所起反应可认为先产生四氯化锰,然后由四氯化锰再分解为氯和二氯化锰:MnO_2 4HCl=MnCl_4 2H_2O;MnCl_4=MnCl_2 Cl_2”  相似文献   

17.
在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 ,1995年版第一册第四章碱金属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几个实验 :1 长期保留金属钠光泽的实验金属钠在空气中刚切开很快就变暗 ,不容易看到其“庐山真面目”。为了让学生都看到其“真容” ,首先我在 18× 2 0 0mm的试管里加入 4mL排除空气的液体石蜡 (对石蜡预先加热数分钟 )。跟着迅速投入切去表面氧化膜的金属钠约为 2 g。对试管微热至金属钠熔成小球状。跟着插入 15× 15 0mm小试管 ,并紧压底部。这时金属钠被压成薄层在两试管内外壁之间。移开酒精灯 ,金属钠即冷却凝固成薄块。少许液体石蜡一…  相似文献   

18.
牛钟峣 《化学教育》1984,5(2):41-41
对第169页[实验5—1]的改进。自制“简易溶液导电性测试器”1.材料积层电池(9V)一个双股电线玻璃导管(长约25cm内径0.5cm)直角灯座一个小灯泡(6—8V)一个2.做法双股电线放入玻璃导管内,两端各露出约2—3cm,剥去露出部分塑料外皮,用胶布缠好,将电池、导线、灯座接点串联起来,接点焊封(见图1)。3.优点演示在试管中进行,简化了仪器,尤其是在测定熔化状态物质的导电性时,可以节约时间。二、对第177页[实验5—10]的改进。盐酸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取50×100mm的光洁铁片,用棉花沾稀HNO3擦拭其表面,铁片上立即生成一层薄铁锈。把它在酒精灯上烘干备用。  相似文献   

19.
周开雄 《化学教育》2005,26(4):53-53,55
在学习了“盐类水解”之后,许多学生认为镁能够与氯化铵溶液剧烈反应的原因是:氯化铵水解呈酸性,镁与水解产生的H+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NH3·H2O+H+,Mg+2H+Mg2++H2↑;这种观点也为许多教师所认同,在有些教学参考资料上也有类似的解释[1],但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不符合反应事实,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5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3.0mL1.0mol/LNH4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20g镁粉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形成。实验2:在盛有3.0mL1.0mol/LCH3COONH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20g镁粉,观察到有大量气泡生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和分子束技术,在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了反应Ba+o,m,p-C_6H_4Cl_2.实验得到了反应产物BaCl的LIF光谱和这些反应的相对反应截面。对LIF光谱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到了产物BaCl的振动布居。文中利用“入口”和“出口”过渡态“松”和“紧”的概念,并假设“出口”过渡态的弯曲振动转化为产物转动后,剩余能量全部转化为产物BaCl的振动能,对反应Ba+o,m,p-C_6H_4Cl_2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