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力学与实践》1980,2(1):74-74
力学在科学史上是最早发展的学科之一.在近代科学诞生以前,中国人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在力学方面作出了辉煌的成就.从近代科学诞生时期起,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了.由伽利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是通过来华的传教士带进中国的.经典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本文就此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
《力学进展》2007,37(1):5-6
经典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现在,力学正在突破经典力学的范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伽利略是意大利杰出的科学家,经典力学的奠基人,被誉为``近代科学之 父',其对经典力学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并创立了理性与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对伽 利略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成就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武际可 《力学与实践》2012,34(4):99-100,88
 在我国现代科学家群体中,有众多的科学家是值得敬重的. 不过要是有人向我提问:你最敬重的科学家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周培源先生. 其原因,不仅是我上大学的力学专业是周培源先生所创办,周培源给我们上过基础课理论力学,也不仅是我工作后,许多年是在力学系度过的,经常能够聆听他的教诲,更是近若干年来我逐渐对力学史产生兴趣后,在浏览了许多科学名人传略后,在熟悉了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之后,经过比较和思考得到的结论. 只有跳出一个系,而从近代整个中国的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才能体味出他在我国近代科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多年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古老的力学中产生一门崭新的分支学科——计算力学,它是以力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数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计算力学很快渗透到各门力学中去,凭借电子计算机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经典力学解决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中力学问题的能力,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力学的发展时期虽短,但它的成就和贡献却是辉煌的,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多刚限系统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般力学新分支。其研究对象为多个刚体相互联系构成的复杂机械系统。已经建立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旨在使经典力学与近代计算科学结合,以程式化地处理工程技术中的各种动力学问题。本文综述这门学科分支的研究现状及对今后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代科学家群体中,有众多的科学家是值得敬重的.不过要是有人向我提问:你最敬重的科学家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周培源先生.其原因,不仅是我上大学的力学专业是周培源先生所创办,周培源给我们上过基础课理论力学,也不仅是我工作后,许多年是在力学系度过的,经常能够聆听他的教诲,更是近若干年来我逐渐对力学史产生兴趣后,在浏览了许多科学名人传略后,在熟悉了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之后,经过比较和思考得到的结论.只有跳出一个系,而从近代整个中国的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才能体味出他在我国近代科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其理由可以简要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28日是周培源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周培源教授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发起于2002年8月27日召开了以近代物理、近代力学和生命科学为主题的,具有国际前瞻、高水平的科学论坛,以继承周培源教授毕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崇高精神,并引导和激励年轻一代积极投身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为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本期刊出《周培源先生简介》、陈佳洱院士的《在纪念周培源诞辰100周年科学论坛上的讲话》以及科学论坛的2篇大会邀请报告,以表示对周培源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祝贺.  相似文献   

9.
经典力学主要涵盖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及哈密顿力学等三大部分内容。现行高校教育体系下所开设的理论力学课程,承担了经典力学基础知识普及的教学重担。历经数百年发展所臻于完善的经典力学体系,对于绝大数理工科学生来说不啻为一大挑战。在教学中,融入并贯彻力学史主线的经典力学教学,可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典力学主要涵盖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及哈密顿力学等三大部分内容。现行高校教育体系下所开设的理论力学课程,承担了经典力学基础知识普及的教学重担。历经数百年发展所臻于完善的经典力学体系,对于绝大数理工科学生来说不啻为一大挑战。在教学中,融入并贯彻力学史主线的经典力学教学,可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欧拉和力学的变分原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Р.  ВВ 《力学进展》1993,23(1):86-104
<正> 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在经典力学发展中的历史功绩,在于将数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力学问题。因此,欧拉理应被认为是分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分析力学这门科学是以少数假定为基础,山这些假定出发,导出物体的平衡和运动的全部规律。目前,力学的变分原理是分析力学的基础,也就是数学上用变分关系的形式表示的基本的、原始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研究欧美理科经典力学教材内容更新系列论文的第1篇,通过10部教材的分析研究传统教学内容的形成。在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之后,经典物理学的力学部分的教材在50年代后称为经典力学。经典力学课程为现代物理学准备力学和数学的基础,在50年代和60年代形成了大致稳定的传统教学内容。力学理论包括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尔顿力学,力学问题包括中心力场中质点运动、非惯性系中质点运动、刚体空间运动、离散和连续系统振动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28日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周培源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联合举办以近代物理、近代力学和生命科学为主题的“纪念周培源诞辰一百周年科学论坛”于8月27日在北京大学英杰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具有国际前瞻、高水平的科学论坛,以继承周培源教授毕生精力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崇高精神,并引导和激励年轻一代积极投身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为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会议得到周培源教授生前相关单位九三学社中央、中国科协、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北京  相似文献   

14.
    
李家春  崔尔杰  樊菁 《力学进展》2009,39(4):385-386
2009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总参工程兵三所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举办纪念郭永怀先生百年诞辰暨学术报告会.郭永怀先生是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参与了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力学学科规划,支持和规划近代力学大型实验装置的战略布局,并身体力行地倡导了高速空气动力学、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培养青年力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现有理论力学课程英文名称普遍译成"Theoretical Mechanics".作者从课程发展的历史主线以及欧美惯用表述出发,提出对此译文的质疑,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力学在整个经典力学体系中的地位.针对我国现有理论力学教学现状,比较中美高校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呼吁在高校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中增加分析力学的比重.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力学发展史主线的描绘,帮助学生树立力学学科的历史发展观,以进一步适应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要求给工科课程思政带来较大挑战.本文以同济大学的工科人才培养为背景,探讨了具有同济标志工科特色的理论力学课程思政内容建设.课程教学中以时间尺度上经典力学的发展脉络为纵线,融合力学支撑的科学和工程前沿研究以及同济大学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等维度元素,实现理论力学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 《力学与实践》1992,14(6):61-61
<正> 经典力学指的是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力学.本文介绍它们的公理体系(牛顿三定律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公设)存在的不足和克服的方法,并且着重于牛顿力学.1.一个历史悬案牛顿是第一个使力学公理化的科学家.他的三个运动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公理系统.但这个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有理论力学课程英文名称普遍译成"TheoreticalMechanics".作者从课程发展的历史主线以及欧美惯用表述出发,提出对此译文的质疑,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力学在整个经典力学体系中的地位.针对我国现有理论力学教学现状,比较中美高校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呼吁在高校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中增加分析力学的比重.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力学发展史主线的描绘,帮助学生树立力学学科的历史发展观,以进一步适应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概述理论力学课程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学术职业生涯及其与课程相关的力学贡献.包括古代力学(1600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达.芬奇和斯梯芬,经典力学奠基阶段(17世纪)的伽利略、惠更斯、莱布尼兹和牛顿,阶段力学发展阶段(18世纪)的雅科布.伯努利、约翰.伯努利和丹尼尔.伯努利、伐里农、欧拉、达朗贝尔、库伦和拉格朗日,以及经典力学成熟阶段(19世纪)的潘索、科里奥利、哈密尔顿和傅科.  相似文献   

20.
运动生物力学的力学模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与人体运动有关的力学问题。其中将人体抽象成多刚体系统研究其整体动力学规律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在经典刚体动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力学分支。这门学科最早可追溯到1894年对自由下落猫转体运动的研究。近年来为了适应体育科学、宇航技术以及仿生技术的要求而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按经典力学观点建立人体力学模型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