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解题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是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浓缩.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本论文就以此切入,以相似三角形中常见题目出发,从审题、解题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探究,旨在强化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郝占峰 《中学数学》2023,(22):74-75
<正>“规不正,不可为圆”阐明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规范化解题的积极意义.规范化解题不仅能提升初中生数学解题效率,还能通过规范化审题、解题步骤书写以及解题答案求算等,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辅助学生建构科学完整的数学解题模型,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逻辑思维、推理分析等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1 初中数学解题规范化教学的积极意义1.1 有助于提升学生解题效率解题规范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严谨性是它显著的特点,然而违反严谨性的“以偏概全”错误在数学解题中屡见不鲜。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注意纠正“以偏概全”错误,不仅能提高学生认真审题、全面分析、准确无误的解题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李渊 《数学之友》2022,(24):64-66
数学解题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高中导数的相关知识,将“怎样解题表”运用于高中导数解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解题前审题策略;(2)引入问题链式板书;(3)解题后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利用解题后的“再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解题后的“再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童其林(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364100)解数学题的过程,一般包括“审题”、“分析探求”、“解题行动”、“解题回顾”(即再思考)四个步骤.如果说“审题”是解题的起点,那么解题后的“再思考”便是解题的归宿,它远...  相似文献   

6.
陈伯梅 《中学数学》2023,(24):62-63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运用所学的认知解决相应的问题,换言之,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让他们学以致用.解题能力是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教师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学生解题的过程就是利用数学认知、思想、方法等来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验证认知、反思学习状况的过程.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解题、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这三部曲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过程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用好三部曲,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顺利完成任务,提升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7.
所谓“审题”,简言之审清题意,就是弄清题目内容,弄清已经知道什么.要求(求证)什么.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例题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开阔审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审题步骤和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8.
所谓审题,简而言之就是审清题意,弄清题目内容,弄清已经知道什么以及要求(求证)什么.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1纠正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不良心理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如畏惧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马虎的态度等.不少学生面对文字较长的题目,或者中间有一两个地方读不懂,就没有信心,予以放弃;有的学生丢三落四,没有看清题目的意思,就匆匆动手,导致错误.这些都是审题过程中的大敌,教师应在教学中加以教育.  相似文献   

9.
陈兵  陈晓春 《数学通报》2022,(7):44-47+60
<正>在解题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懵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除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外,还与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从数学教育的本质来看,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暴露解题的思维方式,呈现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真正理解、掌握了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陈丽庆 《数学之友》2023,(15):21-23+26
初中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对思维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转化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转化”解题思想将比较困难的问题进行简单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为了更好了解“转化”解题思想以及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转化”解题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初中生提供一条更好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解题包括审题、分析探求、解题行动、解题回顾(即再思考)四个步骤,如果说审题是解题的起点,那么解题后的再思考,便是解题的归宿,它还比前面三步更为重要.1.思考解题结果的正误,有利于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严谨性要求对概念理解完整、准确;推理论证必须严密而有条理;叙述的结论必须正确而又简炼;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的正误作进一步思考,从再思考中正确鉴别解题结果的真伪,辨清错误出在何处?产生错误的缘由是什么?如何得出正确解答?等等.例1半径为1的圆,内接△ABC的面积为41,其三边长分别为a,b,c,试判断a+b+c与1a+1b+1c的大小关…  相似文献   

12.
解题回顾与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在其著作《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题过程应包括“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解题回顾”等四个重要阶段.如果说“弄清问题”(即审题)是解题的起点,那么“解题回顾”则是解题的归宿(指解题后的结果检验)和升华(指解题后的再思考).它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创造性等优良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1 检查过程,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科学,严谨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数学思维的严谨性要求思维过程服从逻辑规则,考察问题严格准确,运算推…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由看来,三种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密切关系。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有效途径.解题过程能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审题不清是学生有效解题的第一障碍.特别在解析几何的解题过程中,因为由文字、数式、图形等数学语言堆砌的问题抽象而繁复,且层层设套,使学生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或一不小心走了弯路.笔者就抛物线教学中的一个实例,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合理变式拓展可以很好提升数学的解题效益,从而避免“题海战术”.现代思维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与深入思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结合解题合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有效地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16.
提高解题技能,发展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创新能力,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体现.把握试题图形特征,有利于形成解题思路、催生自然解法,有助于学生获取研究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奎 《数学之友》2023,(5):53-55
逆向思维是初中数学学习必备的数学思维,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解题效率,还能以逆向思维带动抽象思维、联想思维、分析思维等高阶思维的提升,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从而实现高质量、全方位的发展.本文以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研究为研究主题,分析了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和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索出了激发学生利用逆向思维解题的意识、设计逆向思维解题专题课和为学生提供逆向思维解题练习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万伟东 《中学数学》2012,(22):95-9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对学生而言,学数学最直接、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做数学题.数学解题过程是个体思维能力作用于数学活动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解题切入点不同,运用思维方法不同,体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也不同.培养数学解题能力,事实上要靠学生自己去经历的一个实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解题时容易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局限,解题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按常规思维讲解得多,用变式思维讲解得少.要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定势,注重变式思维解题能力的培养.本文举例浅谈用三角代换对学生变式思维解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易金煌 《数学之友》2022,(22):49-51
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和知识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通过教授应用题,不仅能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有效检验,同时还能使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应用题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推动学生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