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本文中我们推广了Misra ̄[1]的结果,利用Lepowsky和Wilson引进的Z-代数来研究标准模的结构,对仿射李代数A我们能够确定某些水平为2的标准模的真空空间的一组基,本文的结果同Misra ̄[5]的结果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量子群的基变换与范畴同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柏元淮 《数学学报》1994,37(4):467-474
令M是Z[v]的由v-1和奇素数p生成的理想,U是A=Z[v]M上相伴于对称Cartan矩阵的量子群, A-Γ是环同态, Uг=UAΓ[Uг]是Uг的量子坐标代数,本文建立了量子坐标代数的基变换:即在相关约束条件下有Г-Hopf同构 A[U]AГ≌Г[Uг].我们证明了有限秩 A自由 1型可积 U模范畴和有限秩 A自由 A[U]余模范畴是同构的.特别,当 Г是域时,局部有限 1型 Uг模范畴和Г[Uг]余模范畴是同构的.最后,我们还证明了在[1]中定义的诱导函子和B.Parshall与王建磐博士在[2]中研究的诱导函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素特征域上无扭仿型李代数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有单位元的可换环上研究仿型李代数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应用生成元和定义关系的方法[1];另一种是应用Chevalley生成元的张量扩张的方法[2].本文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i)#第一种方法应用到罗朗多项式环上,由素特征p≠2,3的域上典型单李代数出发进行一维中心扩张得到无扭仿型李代数的实现,定理2.6.(ii)证明了以上两种方法定义的李代数在素特征p≠2,3的域上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4.
岳清奇  贾雨亭 《数学进展》1993,22(6):508-510
设g为特征为0的二次闭域上的Virasoro代数。本文决定了H^1(g,M(4,1)),H^2(g,M(4,2))及H^2(g,ML)的结构,其中M(4,1),M(4,2)为两类基本Harish-Chandra模,ML为无常数项单变量Laurent多项式。  相似文献   

5.
特征p=2的Cartan型李代数S(n,m)的导子代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正 《数学杂志》1995,15(3):327-332
文献[1]-[8]讨论了基域特征p>0的有限维Cartan型代数的导子代数,至今,仅剩下P=2时的非限制的Cantan型李代数S(n,m)的导子代数的结构问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了完备Lie超代数和Lie超代数的全形这两个概念,讨论了完备Lie超代数的一些等价条件和结构定理。所得结果是Jacobso[1]和NengDaoji[2]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环上的典型的线性李代数的理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R是有1的交换环,本文证明了:当n〉2时,sln(R)的理想都是标准的。当2∈R^*,n〉3时,spn(R)与son(R)的理想也都是标准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二宽度CSL代数的Jacobson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有龙  高晓光 《数学学报》2001,44(6):1107-111
Hopenwasser A[1]猜想CSL代数上满足 Ringrose条件的算子集正是它的Jacobson根,Davidson K.R.[2]证明了对于二宽度 CSL代数,上述猜想是完全正确的.本文不仅清楚地刻画了二宽度CSL代数Jacobson根的结构,而且为研究CSL代数的根提供了一种途径.设是由可分Hilbert空间上的套M和N生成的二宽度 CSL,且 W= M∩N;本文得到二宽度 CSL代数的 Jacobson根与套W的根Rw,强根三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同时也给出了真包含Rw的充分必要条件是M≠N且M≠N⊥.  相似文献   

9.
一个代数不等式与几类三角函数的最值马统一(白银市甘肃省煤炭工业技校730919)本文给出与文[1]定理对偶的一个代数不等式,并由此便可求得另四类三角函数的最值.定理设ai,bi∈R+,且ai>bi(i=1,2,…,n),则有(an1-bn1)(an2...  相似文献   

10.
在[8]中,作者讨论余循环交叉积和扭积之间的关系(见定理 5.3).设 A#XH为余循环交叉积,r∈Hom(H,A),是卷积可逆的,且r(1)=1.在][6]中,S.Majid对任意地余循环X定义了余同调变换 xr·在本文中,首先证明了[8]中的定理 5.3以及它的对偶在一般情况下成立. S. Majid在[5]中给出了余循环交叉积和余循环交叉余积形成双代数的充要条件,这种结构称为Bicrossproduct积.这里讨论了余循环余同调变换如何具体地保持这种双代数结构.  相似文献   

11.
关于超自反算子代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怀信 《数学杂志》1993,13(4):534-540
本文讨论了超自反算子代数的等价条件及超自反性在张量积、直和、同构、约化中的不变性,改进加深了孙善利^[2]的结果,并证明了两类Von Neumann代数的超自反性。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LetMbeann-dimensionalconformallyflatmanifoldwithconstantscalarcurvatureρ(n≥3).WhentheRiccicurvatureSofMisofboundedbelowandySy2<ρ2/(n-1),Gold-bergprovedthatMisofconstantcurvature[1].WhenMisacompactmanifoldwithpositiveRiccicurvature,WuB…  相似文献   

13.
OnthePellequationsx2-8y2=1, y2-Dz2=1(1)whereD>0isasquare-freeinteger.CaoZhenfu[1]showedthatifD=∏si=1Pi≡1(mod4)orD=2∏Pi,1≤s≤4,thentheequation(1)hasnolypositiveintegersolutionz=6(D=2·17).ChengJianhua[2]showedthatisD=∏si=1Pi 1≤s≤2,thentheequation(1)haso…  相似文献   

14.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考虑了具有理系数的代数微分方程(f')n=R(z,f)亚 纯解的个数估计问题,并举例说明所得结果是精确的.其次,我们运用 Nevanlinna值 分布论,讨论了具亚纯系数的典型代数微分方程(f')3=a0(f- τ1)2(f- τ2)2(f- τ3)2 的可分解亚纯解.文中的结果推广或改进了高仕安[1],Gundersen G.和LaineI[2]以 及何育赞, LaineI.[3-5]等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关于代数微分方程(f')~n=R(z,f)的亚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文俊  李叶舟 《数学学报》2001,44(2):277-286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考虑了具有理系数的代数微分方程(f')n=R(z,f)亚 纯解的个数估计问题,并举例说明所得结果是精确的.其次,我们运用 Nevanlinna值 分布论,讨论了具亚纯系数的典型代数微分方程(f')3=a0(f- τ1)2(f- τ2)2(f- τ3)2 的可分解亚纯解.文中的结果推广或改进了高仕安[1],Gundersen G.和LaineI[2]以 及何育赞, LaineI.[3-5]等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定关联BCI—代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1]和[2]的继续,引入了正定关联BCI-代数的概念,并证明了:正定关联GBCK-代数类和P-半单BCI-代数类是正定关联BCI-代数类的真子类。  相似文献   

17.
在[1][2][3]基础上,我们在德摩根代数上建立了拟一致和拟邻近两个新概念,并着重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民丽  李炳仁 《数学学报》1998,41(2):0225-0228
本文指出,交换的(复)W 代数的大部分结果对于实情形仍然成立,自然有周期为2同胚的差别.此外,不同于复情形,可分实Hilbert空间中不包含任何极小投影的交换实VN代数同构于L∞([0,1]),L∞r([0,1])或L∞([0,1])L∞r([0,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作者[1]-[6]的继续,我们得到下述结果:定理4.设I是BCK-代数X的一个理想,a是X的一个元素,则包含I和a的最小理想是对某个非负整数}.定理14.设X是一个Lukasiewicz代数,I是X的一个质理想.如果A是X的一个真理想且,则A也是质的.定理15.Lukasiewicz代数X的零理想{0}是质的当且仅当<X;≤>是一个全序集.  相似文献   

20.
{X,Xi,i≥1}是i.i.d.r.v′.s.在矩母函数存在的条件下,由古典的Erdos-Rényi大数律有limn→∞max0≤k≤n∑k+[clogn]i=k+1Xi[clogn]=α(c),α(c)为某常数.自正则下MiklósCsorgo&ShaoQiman(1994)在仅要求一阶矩的条件下就得到了:limn→∞max0≤k≤n∑k+[clogn]i=k+1Xi∑k+[clogn]i=k+1(X2i+1)=β(c),β(c)为某常数.众所周知,自正则下人们往往在较弱条件下取得相应结果是因为:分母中的X能有效抵销分子中X较大而引起整个分式极限行为的波动.因此,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式max0≤k≤n∑k+[clogn]i=k+1Xi∑k+[clogn]i=k+1X2i1-β[clogn]β→r(c)成为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将依赖于β的大小.本文给出,当0<β≤12时,只要E(X)≥0,上式就有有限极限.当12<β<1时,则必须在矩母函数存在下,上式才有有限极限.并都求出了其极限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