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溴荧光素与DNA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荧光光谱和磷光光谱法研究了四溴荧光素(TBF)与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盐效应和乙醇在DNA存在和不存在条件下对TBF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pH在DNA存在和不存在条件下对体系磷光强度的影响。由荧光猝灭实验,得到无DNA存在下的荧光猝灭常数为719.74 L·mol-1,有DNA存在下的荧光猝灭常数为880.22 L·mol-1。并通过荧光猝灭实验和磷光偏振实验得出了TBF和DNA的可能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冯泳兰  周雀 《光谱实验室》2009,26(5):1260-1263
研究了荧光素(Fluorescein)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i surfactan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n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laurylsulfonate)、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 sulphate)的荧光性质,探讨了实验条件对荧光素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荧光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pH 7.3-7.7 Na2HPO4-KH2PO4缓冲溶液中,体系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后荧光强度增强,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荧光强度减弱。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向锗与茜素氨羧络合剂罗丹明6G形成的Ge(AWLC3(R6G)5甲苯浮选物,加入0.1mol/L的NaOH的溶液,使R6GY颜色相同的四溴荧光互,形成等色染料离子对R6G^+;TBF^-再被甲苯浮选。将浮先物溶于丙酮,于530处进行光度测定,由于10个染料分子同时吸光,使本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ε=5.8×10^5L.moil^-1,cm^-1,锗含量在0.0040-0.1mg/L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4.
向离子缔合物GaCl4BRB(BRB是丁基罗丹明B)的甲苯萃取液中,加入pH=8.7的NaOH-KH2PO4缓冲溶液,离子缔合物解析后BRB进入水相。向其中加入与BRB颜色相近的四溴荧光素(TBF),形成的BRB2TBF再被甲苯萃取,萃取液中加入正丁醇(甲苯:正丁醇=11)。因萃取液中BRB2TBF[1]的双荧光剂协同作用,提高了测定镓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四溴荧光素(TBF)、罗丹明6G(R6G)等色染料离子对浮选光度法测定锗、铂和铁的方法。首先将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MeLn(R6G)m](L:配位体,m、n为整数)有机溶剂浮选物,用碱解析并反萃于水相。而后加入与罗丹明6G等色的四溴荧光素溶液继续浮选,将形成的等色染料离子对R6GTBF浮选物溶解于丙酮。于530nm处测定吸光度值。由于2m个染料同时吸收同一波长的光,而提高了方法灵敏度。测定Ge、Pt和Fe的摩尔吸光系数均在105Lmol-1cm-1以上  相似文献   

6.
向离子缔合物GaCl4BRB(BRB是丁基罗丹明B)的甲苯萃取液中,加入PH=8.7的NaOH-KH2PO4缓冲溶液,离子缔合物解析后BRB进入水相。向其中加入与BRB颜色相近的四溴荧光素,形成的BRB2.TBF再被甲苯萃取,萃取液中加入正丁醇。因萃取液中BRB2.BF的双荧光剂协同作用,提高了测定镓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本对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各自的吸光性质以及它们的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吸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四溴荧光素与丁基罗丹明B在pH7时的缔合比为1:2。其Ksp=2.16×10^-18。缔合物的萃取率为83.2%。为进一步研究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各自的吸光性质以及它们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吸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四溴荧光素与丁基罗丹明B在pH7时的缔合比为1∶2,其Ksp=2.16×10-18.缔合物的萃取率为84.2%.为进一步研究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四溴荧光素(TBF)、四氯四溴荧光素(TTF)两种卤代荧光素与DNA作用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BF和TTF的最大λex/λem为518/540 nm和540/560 nm,DNA的存在会使TBF和TTF的荧光强度发生变化;荧光猝灭实验和偏振实验表明:TBF与DNA的作用方式可能是沟槽键合和嵌插作用,而TTF 嵌插在了DNA碱基对之间;盐效应实验表明:溶液离子强度的大小会影响TBF和TTF与DNA的作用;荧光法测得TBF和TTF与DNA的结合常数为1×106和2×106 L·mol-1,结合位点数为0.62和0.16。  相似文献   

10.
对四溴荧光素(TBF)、四氯四溴荧光素(TTF)两种卤代荧光素滤纸基质室温磷光光谱(PSRTP)特性及其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BF和TTF的PS-RTP的最大λex/λem为526/652nm和557/699nm;酸度实验表明:两种物质在碱性范围内有强发射.小牛胸腺(DNA)的存在会使TBF和TTF的PS-RTP强度发生变化;偏振实验表明:TBF、TTF与DNA的作用方式有嵌插作用;TBF和TTF的磷光寿命分别为136.4ms和131.0ms属长寿命磷光.  相似文献   

11.
以吖啶橙(AO)与罗丹明6G(R6G)为例讨论了胶束介质中碱性荧光染料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吖啶橙与罗丹明6G染料分子间相互作用发生有效能量转移。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对能量转移体系研究,初步证明吖啶橙与罗丹明6G间发生能量转移引起吖啶橙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通过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得出能量转移体系的结合力主要为静电引力。同时也对转移体系的能量转移效率,结合位点数和结合距离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表面增强能量转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薛军 《光子学报》2004,33(2):195-199
通过分析2、2′菁染料水溶液、银胶体以及2、2′菁染料吸附于银胶表面时的吸收光谱得知,2、2′菁染料吸附于银胶表面时,有J聚集体出现,通过分析基频及高阶线性Raman光谱,证实了一些低波数的Raman信号是由J聚集体产生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吸附于银胶表面的2、2′菁染料以单体和J聚集体形式共存.同时,由吸收光谱还可以看出,2、2′菁染料分子及其J聚集体分子的吸收带都处于银胶吸收带的半高宽范围内,满足共振条件,当用不同激发波长(514.5 nm和488 nm)的光激发吸附于银胶表面的2、2′菁染料时,观察到了J聚集体的敏化荧光,而用此激发光激发2、2′菁染料水溶液时,就没有观察到J聚集体的敏化荧光,从而说明了银胶表面的存在,加速了单体2、2′菁染料分子与其J聚集体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  相似文献   

13.
依据Förster的能量传递理论,研究了核黄素和蒽酮衍生物之间的能量转移。研究结果表明:核黄素与蒽酮衍生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能量转移,而且二者的能量转移效率受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质量配比的影响;核黄素与蒽酮衍生物最佳质量比为1∶3;随着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增大,能量转移效率减小。  相似文献   

14.
运用瞬态荧光光谱技术在77 K低温下对PSⅡ颗粒复合物中类胡萝卜素(Car)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通过不同激发波长473 nm, 481 nm, 507 nm选择性激发PSⅡ颗粒复合物中色素分子, 得到PSⅡ颗粒二聚体中关于Car能量传递的三组时间组分:16.6 ps, 130~183 ps, 217~249 ps. 其中16.6 ps反映了LHCⅡ中的Car分子将能量通过中间体Cars、Chls分子传递到Chl639的过程; 130~183 ps为核心天线中的β-Car分子向RC的能量传递时间; 217~249 ps为LHCⅡ中Car481通过中间Chla分子向RC的传能时间.  相似文献   

15.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原理,以修饰于核酸适体上的FAM作为能量供体,以氧化石墨烯作为能量受体,构建了荧光适体传感器,分别对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多巴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胰岛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μmol/L,多巴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500μmol/L,当胰岛素和多巴胺检测浓度相同时,胰岛素检测信号远强于多巴胺.对胰岛素和多巴胺分别进行特异性实验,发现该传感器对胰岛素和多巴胺有较强的特异性.说明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核酸适体传感器不仅可实现多种物质的微量检测,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生物和医药检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首次研究了吖啶橙 罗丹明B二聚体能量转移体系作为荧光探针用于DNA的测定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用于鲱鱼精DNA和小牛胸腺DNA的测定 ,线性范围分别为 0 33~ 1 33mg·L- 1 ,0 33~ 3 33mg·L- 1 ,检测限分别为 1 6 3× 10 - 3mg·L- 1 ,1 5 2× 10 - 3mg·L- 1 。对 1 0 0mg·L- 1 鲱鱼精DNA和小牛胸腺DNA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2 4 %和 2 0 %。  相似文献   

17.
我们使用乙酰水杨酸(aspirin)作为第一配体、邻菲罗琳(phen)为第二配体,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稀土发光配合物。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证明它的分子组成的TbC27N2O12H28、分子式就为Tb(aspirin)3phen。光致发光研究表明导电高分子(PVK)和稀土配合物之间存在Foerster能量传递现象。这种能量传递的一个必要条件应该是稀土配合物的激发谱和高分子PVK的发射谱有重叠。稀土配合物掺杂高分子PVK的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稀土配合物在高分子PVK中分散比较均匀,分散尺度在20-30nm之间。同时,我们发现高分子PVK和稀土配合物混合后不能均匀分散,这可能是影响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PAR-吖啶黄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铁(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 4 (2 吡啶偶氮 ) 间苯二酚 (PAR)与吖啶黄间荧光能量转移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其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 ,并应用该体系测定痕量铁 (Ⅱ ) ,由此建立了能量转移荧光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在λex/em =46 5nm/5 0 5nm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作用下 ,pH =9 2时 ,吖啶黄与PAR 铁 (Ⅱ )络合物间能发生有效能量转移 ,使吖啶黄的荧光猝灭。铁的量在 0~ 10 μ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 0 0 6 μg·L-1。该方法用于水样、发样中痕量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