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商业化的相关产品和借鉴他人的作品总不如自己制作的课件实用.1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理解 教学课件应该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常规教学中.教学课件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的演示功能,将那些用常规“说不清、画不明”的问题具体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直观、高效地接收教学信息.教学课件应该以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段观察,达到教学目的就行.时间该长则长、能短则短,不要刻意用音像效果作渲染,更不要作为板书的替代品填充课堂.  相似文献   

2.
CAI手段的主体是CAI课件,课件的选择与运用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就物理学课件运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作些粗浅探讨。 1 课件的使用和选择原则 突破教学难点是运用课件的根本目的,因此,使用课件应以能突破教学难点为原则。只有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受力分析、电场、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制作课件的趣味性、实时性、交互性和可重用性都不断增强,这无疑都是对传统物理教学极为重要的补充和开拓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各个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高质量的CAI课件充分地挖掘了CAI的优势核心,满足了新形势下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也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的许多方式.  相似文献   

4.
1 课件开发的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革和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课堂教学效率问题越来越重视.就物理教学,尤其是大学物理教学而言,一个比较突出问题是教学内容抽象,单凭教师的语言表述和板书(通常以公式和概念为主),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应当关注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使之具体、鲜明.这里所谈的助教课件,正是发挥了计算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上的优势,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图表传递教学信息,使之更加接近客观事物本身,从而加速了学生对物理现象或规律的理解和感知.本文以"双缝干涉"为例,讨论了助教课件设计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课件已被广泛应用到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确实产生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但也发现,当前中学物理课件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甚至遭到一些教师和学生的批评与抵制.所以,为了有效地利用好教学课件,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在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顺应现代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Instruction)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何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物理实验教学?这几年我们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通过研制CAI课件也使我们愈加感到这一新颖的教学手段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多媒体进入了教育教学领域.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自制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观摩课、课件展示和评比等活动也产生了.各种教学比赛、赛课活动中,教师们各显其能,制作的课件各有特色.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走入如下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8.
物理助教型课件使用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生 《物理通报》2001,(11):26-27
在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而这些课件又主要以助教型课件为主.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课件,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课件若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如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弱化、分析判断能力的弱化、实验技能的弱化等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艳 《物理通报》2004,(9):28-30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技术的多媒体课件正在成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过去的几年里,多媒体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多媒体开发工具以及利用这些工具开发出来的优秀多媒体课件.从过去单机版的多媒体课件发展到基于小型局域网的网络多媒体课件,直至目前基于Internet的网络多媒体课件,网络化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但是随着网络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深入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中运用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录相和 ECAI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情况 ,讨论如何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在物理实验课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