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一門重点課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提高数学教学貭量不仅是本身一个科目的問題,并且关系着教学計划的全面完成,体現着教育方針的具体貫彻执行。要提高数学教学貭量,必先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任务是方向,它是根据国家建設的实际和教育方針的要求拟訂的。不理解或片面理解目的和任务,就会脫离国家建设实际和方針的要求,就会迷失方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生偏差,因而不能提高貭量。数學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致給学生以有关数学的基础知識并紧密結合基础知識的教学,恰当地貫彻政治思想教育。这里所指的基础知識是大綱和教材所規定了的,我們必须按規定办事,按数学的科学系統教給學生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的系統的能熟练运用的基础知識。这里所指的思想教育是中共中央教育工作指示所提出的四个观点的教育,特别是辯証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我們必須以这些观点指导我們的教学并在基础知識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貫彻。我們应十分明确:学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算术教学来培养学員的辯証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在过去是认識到的,但由于教者对于辯証唯物主义學习得不够,进行起来有困难,因而做得比較少。从今年上半年市教育局召开了中学数学教学經驗交流大会以后,进一步认識到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培养学員辯証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认識到数学是論述現实世界数量及空間形式与关系的科学(凱洛夫教育学),并在此基础上来教育学員,使他們理解数学是由于人类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并初步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来培养学員辯証唯物主义观点。我們在算术教学中培养学員辯証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抓住以下几点: 1.通过教学,使学員领会到科学的基础是物質,事物的規律存在于事物的本身。算术是由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我們就以自然数的发生来說,如果世界上沒有一个一个可以数的东西,那末就决不能产生自然数的概念,它絕对不是象宗教迷信家所說的是上帝創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过去对于讲清概念、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辯証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問題,我們是十分重视的,而且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数学教学的三結合(結合政治、結合生产、結合实际)問題,由于我們对教育方針的认識不够明确,加之某些教师在思想上存在着二怕三借口:二怕是怕犯錯誤(指联系政治怕出問題),怕麻煩(指搜集資料费力,費时)。借口之一,是思想水平低,生产知識缺乏,作不好;二是測量仪器少,自己又不懂測量,怎样教?三是只有某些科才能結合,我这一科难以进行,如說,代数不好結合政治,几何难于搜集与教学有关的联系当前建設的数字材料。因此,便得出結論:“数学课联系政治,联系生产只能尽力为之”。結果,在教学中,一般是有现成材料就作,有时順便提提,很少主动結合当前形势搜集資料,更少联系生产实际,甚至測量課也变成了机动时間,或者是沒按大綱規定和教材有机地联系起来,而是零碎进行,事后补測,損害了数学知識的系统性,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和它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够明确,如有学生問:“代数学了有啥用?”学生的知識也不能用于实际,如有一学生成績还好,当他去作一个有一个角度的支架吋,开始觉得太容易了,尚有不屑之感,結果作坏了,重作第二次。所有这些,說明在学生方面已产了一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輔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課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識和學生学习知识的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途径,对于一个教师来說,如何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把基本知識在課堂教學中保质保量地传授給学生,使他們在教师的启发和讲解中最牢固地掌握知识,这无疑是最基本的工作。因此,忽视和不认真地对待課堂教学是决不能搞好教学工作的。然而,由于各种学科特点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对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再者由于學生学习目的、學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不同等等,企图完全在課堂教学中十分完满地解决问题,这也是有客观困难的。因此,教师的責任,一方面要积极地改进課堂教學,另一方面要有計划有目的加強課外輔导,二者紧密結合,使它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二、具体作法 課外辅导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看哪个办法行之有效就采用哪个办法。本学期来我的課外輔导采用如  相似文献   

5.
我們的世界观是辯証唯物主义的,这种世界观,奠基在科学的坚固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識的过程中,必須体現辯証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現辯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的意义并不止此,它还会必然的提高数学教学貭量。 現在談談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不对之处望大家指教。一、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規律教学,培养学生的唯物观点数学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科学,学生常常因此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畏难情緒。更有的受了资产阶級思想的影响,对数学产生一种錯誤的看法,认为数学是聪明人創造出来的,而不了解实践对数学的巨大作用。因此,为了使学生对数学有正确的即辯証唯物主义的看法,在讲授数学的时候,我认为,第一,要介紹数  相似文献   

6.
(一) 去年,学校号召教师:鑽研教材內容,改革教学方法來提高教学質量。我想自己教过多年中学数学,什么教材內容还用得着再鑽研?就没有十分注意。后來,学校又号召教师:在学習政务院“关於改進和發展中学教育的指示”的基礎上,檢查教学質量,訂定改進教学计划。我檢查时,先从学生試卷和作業中看出:他們概念不明确,知識不巩固,思路不清,……。又把自己的教学和教学大綱(草案)所提思想教育的要求比較,發現自己对於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鍛鍊他們坚强的意志和性格,从未加以考慮,但,  相似文献   

7.
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产劳动相結合的途径与形式数学教學与学生生产劳动的結合,在于使学生把数学課上获得的数学知識以及技能和技巧,成为他們学习自然与技术科目,以及学习与这一或那一工种相关的工序的巩固基础,也就是說,成为劳动的科学基础,同时还在于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經驗給予更加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識提供具体材料,并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实际的技能和技巧。学校的經驗表明,数学教学与学生生产劳动相結合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数学教学与学生生产劳动的間接結合。这就是学生的数學知識通过綜合技术科目(物理、  相似文献   

8.
普希金教授曾教導我們:“普通學校教育的任務就是給學生系統的、深刻的知識,而不是給學生零碎的、片斷的知識,”我所担任的幾個班的學生的幾何知識就是不鞏固不系統的,學生是硬性的孤立的死記定理,以致於他們對知識領會不深刻、不透徹,容易忘記,這與不能發掘教材的系統性而使學生掌握系統全面的知識是有直接關係的,因此使栽在鑽研教材的時候特別注意了教材的系統性與連貫性,僅就我個人水平提出以下兩點體會: (一)對“平行四邊形”一節的體會:這節教材是在學生已學過平行線的知識基礎上來進行的,而且學生在算術中對平行四邊形及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已有初步的知識,這些幾何圖形的本身又具有强烈的直觀因素,因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领导下,我們全組老师,貫彻党的教育方針,为提高教学貭量,进行教学改革热情很高,干劲很足,在数学教学中除认真钻研大綱和教材,在保証数学的系統性和基础知識的前提下,广泛联系生产,联系实际,以求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茲仅就算术教学中有关运算方面的問題来談談我們的点滴体会。进入初中一年級的学生,他們已經在小学學习了六年算术,从小学算术教学大綱的要求来看,他們对于整数和度量衡的知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对分数小数也获得了一些初步知識和簡单的运算技能。在中学教学大綱中提出,算术教学的目的是教  相似文献   

10.
党提出“教育必須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教育必須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教育方針以后,我曾认为:科学虽然是来源于实践并且服务于实践,但是我們的学校处在一个偏辟的山区,工厂很少大工厂更談不上,一般农业上的計算,那是小学生就可以解决的問題,耍想运用一些較高深的数学知識,就不可能。后来,党支部領导同志們反复的討論和学习了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陸定一同志的“教育必須与生产劳动相結合”以后,我才初步訣識到教育結合生产劳动决不是大城市的教育才.有份,它貫穿在全国每个角落,每个学科的教育工作中;教育結合生产劳动也不是說每堂課都要結合,而是就当地的实际情况,就教材本身的性貭进行結合。另一方面,也明确了結合生产劳动,决不是意味着削弱基础知識的传授,相反地,要把基础知識教得更深入。  相似文献   

11.
各校在貫彻党的教育方針的过程中,既減輕了学生課业負担,又提高了教学貭量,这一工作正在不断深入地进展着,目前教师給学生留下的作业題減少了,每个題更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了。对我們学生来說,就必須认真钻研思考这些題目,以逐步达到提高学习貭量的目的。現在将我的几点体会写在下面,請老师们指正。 (一)明确做作业的目的,端正对待作业的态度每逢听完一节課,教师总要給我們留几道作业題。这是为什么呢?我初步領会有三点原因:(1)通过作业題的絲习(包括教师所讲的內容),认真消化教师所讲的內容。(2)检查我們对教师所讲內容的理解程度,进而掌握这些知識和技能。(3)巩固和深化过去已学过的知識和技能,培养和提高我們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学生彻底地掌握这三章所讲过的知識,我們根据学生平时在作业中和测验中容易发生錯誤的問題和与今后学习有关的基本知識作比較系統的重点复习,目的不但使学生巩固旧知識,而且使他們对开学以来所学过的內容有比较系統的认识。我們是分做下述三方面来考虑的、一、概念部分为了避免学生对概念的死記硬背,引起他們的学习兴趣,我們針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考查他們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然后把所有的概念編成小題,通过他們自己独立完成后,将作题中的錯誤加以分析,把能联系到的概念結合起来。这样,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是比較深刻的。我們編写的小题如下。 (一)指出下列的数:哪些是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相似文献   

13.
談几何証題     
在中学几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基本知識,使之获得熟练的技能技巧和解决实际問題能力以及不断地发展思維与邏輯推理能力,适当地配备一定数量和一定貭量的习題,完全是有必要的。学生常常反映对証明題不知道应該怎样着手去思考,虽然他們也觉得初步理解了几何中有关定义、定理等基本知識,但是怎样才能运用这些知識去发現解題的途径,总认为有时茫然,思路不广,把握不大。据平常了解,原因在于我們留給学生的习題,从要求方面的内容居多,而对于在处理一个証題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麼要重視課堂提問? 解放以後,由於学習苏联的先進教育理論和教学經驗,我初步批判了过去注入式或「唱戲式」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共北京市委「關於提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質量的决定」公佈以後,我進一步認識到一个教師必須包教包会,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合乎規格的人材。首先,我們教給学生的知識,必須叫他們得到鞏固,但是鞏固的知識,不是單靠作業和複習所能作到的,因为学生在作業中常發生死套公式或按照例題仿做的情形,在複習時,也常有死記硬背的現象,这样就僅僅是形式的,記住这些知識。而不是真实的和自觉的掌握它,那就更談不到知識的实踐作用了。一个教師不是簡單的傳授給学生死的知識,而是要通过他們的思考,对知識加以理解和記憶,並能  相似文献   

15.
数學中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則、定理和公式,是解題和推理的根据,也是整个数学的基本內容,对于这些基本知識,应使学生有清晰的认識,透彻的理解,牢固的记。为了确实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須认真的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內在联系,掌握知識的規律。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系統地前后連貫地完整地把真正的科学知識传授給学生,使学生知識不断的累积扩大与加深;才能发展学生的认識能力和創造才能,进一步掌握知識的发展規律性并把学过的知識运用于实际中。所以我认为这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这里阐述笔者根据現行三角課本并遵循教学大綱(修訂草案)重点研究各部分教材內在联系的体会。一、关于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貭三角課本的前三章絕大部分是研究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貭的,这些概念和性质,是学习三角的重要部分,如果能通过函数图象进行耕授,学生不但能获得新知識,且又能复习和巩固旧知識,使知识系統化,易理解,易于掌握,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教育存在的缺点主要是:脫离政治、脱离斗产。因此,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成为目前平面几何教学中特別重要的問題。现在我不打算闡述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要性,只談談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思維能力,使学生清晰地透彻地理解概念和規律,而且要使学生具有熟练地运算的技能和技巧,能灵活的应用于解决实际問題,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須加强基本知識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訓练,这是提高教学貭量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它們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內容,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所謂加强基本知識教学,我們的領会,主要的就是要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和規律,也就是要理解和掌握定义、法則、公式、定理、定律、性貭、解題步驟、証明方法等等。为此,教师就必須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細致备課的基础上,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千方百計地教好每节課,把每个內容讲深讲透。但仅仅“老师讲,学生听”,不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任凭老师教得所謂怎样“深透”,学生仍然不可能把知識消化巩固。因此,要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學中,要使学生巩固灵活地掌握基础知識并培养他們計算和演算的技能技巧以及加强邏輯思維能力等等,都必須让他們解答一定数量又具有較高质量的习題;并且通过独立解答习題可以培养他們应用所学知識进行創造性劳动的习惯。为了提高练习的效果,教师必須重視习題的选择和配备。在单元备課时,把单元里的习題全部研究一遍,这是教师应尽的責任,然后根据习題的类型、深广度和所联系到的旧知識来考虑某些題可作例題,某些題可作单元的課外作业,哪些題則沒有必要布置給学生。教师在平时应多参考其它数学課本和习題集里有关的习題,以便从中可以选择一些作为例題或作为习題布置給全班或部分学生。当实际教学时,可再根据实际情况,結合学生在概念和运算上所存在的問題,再編拟一些习題。  相似文献   

19.
分析與綜合是認識的基本方法。“…思維,——恩格斯說——不僅在於把同類的因素,綜合减為統一體,而且更在於以同樣的程度把意識的對象分解成它們的因素,沒有分析,不會有綜合。”在我們的訓練方法與實践中,分析與綜合不應被看作是各個隔離的,而是彼此成為辯証的統一體。事實上,不但在解複雜習題中,而且就是在解簡單的一次運算的習题中,學生往往同時採用分析與綜合,如果學生從習題的已知部分過渡到題中的問题,或是從習題中的問題開始,組織了解題計劃,並選擇了由問題所供給的解題所必需的資料(已知數)——在兩種情形中,他既要利用分析,又要利用綜合。  相似文献   

20.
記得去年曾聽到同志們談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都認為“不好講”或“同學不容易接受”,今年又聽到和去年相同的論調,因此,就決定把它當作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以便引起同志們的研究、討論,更好地改進我們的教學。當我們講授初中算術第二分冊§150時,同學們或多或少地曾提出一些問題來,如“這不是和乘法一樣嗎,”“太麻煩,我們用乘法作行不行?”“……?”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從提問當中我們可發覺同學們是進步了;因為他們已經懂得如何應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知道應用簡便的方法比麻煩的方法好,這對於數學這門課程來說是難能而可貴的。是不是說就等於答應同學們的要求了呢?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