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异噁唑衍生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活性一直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例如异噁唑衍生物具有杀虫、杀菌等生物活性.以3-芳基4-异噁唑甲酸乙酯为原料,经还原、溴化、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芳基-4-芳胺甲基异噁唑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HRMS鉴定.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蚜虫和粘虫具有较好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2.
以3-芳基-5-溴甲基异噁唑(1)为原料,与相应的酚或胺类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报道的3-芳基-5-芳氧甲基异噁唑衍生物和3-芳基-5-芳胺甲基(或苄胺甲基)异噁唑衍生物.化合物结构均经过1H NMR,IR,MS,HRMS和元素分析鉴定.通过合成的3-芳基-5-芳氧甲基异噁唑(3)对Aphis crassivora的致死率来评价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其中3-(2-氰基苯基)-5-(2-氯苯氧甲基)异噁唑(3p)表现出了较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发展了一种廉价金属盐FeCl_2催化氧气氧化下,高效、环保且简洁合成多取异噁唑衍生物的新方法.通过对金属盐来源和碱等反应条件的优化,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此反应条件下合成了19个新型多取代3,5-二芳基异噁唑衍生物,并成功培养了一个单晶,产率在80%~90%之间.经过~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及X单晶衍射确证了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杜光剑  陈东亮  卢锐炯  王晓军  鄢明 《有机化学》2009,29(10):1575-1581
以6-氯-3-吡啶甲醛为原料, 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吗啉吡啶基)-5-取代异噁唑类化合物, 并用IR, 1H NMR, 13C NMR和MS进行了结构确证. 这些化合物均以异噁唑为母核, 具有近似的平面结构, 在异噁唑环的3-位引入吗啉吡啶基, 而在5-位引入酯基、取代氨基、三唑环和噁唑烷酮环. 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 发现与噁唑烷酮类上市药物利奈唑胺相比, 目标化合物均显示出更低的抗菌活性, 最低抑制浓度(MIC)大于32 mg/L, 这些试验结果表明异噁唑母核的5-位缺乏sp3杂化结构, 可能会导致抗菌活性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N-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肟氯化物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制得3-对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甲酰肼(3);3依次经缩合和环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2-芳基3-乙酰基-5-(3-对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Δ4-1,3,4-噁二唑啉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EI)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6.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 芳香醛与3-甲基异噁唑-5-酮经室温研磨和固相加热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了系列3-甲 基-4-芳亚烃基异噁唑-5-酮. 产物的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3,5-二取代异噁唑-4-甲酰肼为基本原料制备关键中间体1-(3-对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4-芳基氨基硫脲(3a~3c);3在不同条件下经关环反应制得含有3,5-二取代异噁唑的2-芳氨基噻二唑(4a~4c),2-芳氨基噁二唑(5a~5c)和3-[3′-(4"-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4-芳基-1,2,4-三唑-5-硫酮(6a~6c);6与碘甲(乙)烷反应合成了4-芳基-5-[3′-(4″-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3-甲(乙)硫基-1,2,4-三唑(7a~8c),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其中4,5,7和8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
在硫酸钠的存在下,以环境友好的水为溶剂,将苯甲醛、2-萘酚和5-甲基-3-氨基异噁唑通过"一锅法"制备得到了收率为92%的1-[(5-甲基异噁唑-3-氨基)-(苯基)]甲基-2-萘酚,并经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了优化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9.
滕信焕  姜林  周少方  张泽远 《合成化学》2012,20(1):73-75,97
以取代异噁唑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加成与环化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2-取代苯胺基-5-(取代异噁唑-4-基)-1,3,4-噁二唑(5a~5e),产率54.0%~86.7%,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杀菌活性试验表明,5a,5c和5d对番茄灰霉病菌有很高的抑制作用,其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  相似文献   

10.
以3,5-二取代异噁唑-4-甲酰肼为基本原料制备关键中间体1-(3-对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4-芳基氨基硫脲(3a~3c);3在不同条件下经关环反应制得含有3,5-二取代异噁唑的2-芳氨基噻二唑(4a~4c),2-芳氨基噁二唑(5a~5c)和3-[3’-(4″-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4-芳基-1,2,4-三唑-5-硫酮(6a~6c);6与碘甲(乙)烷反应合成了4-芳基-5-[3’-(4″-甲氧基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3-甲(乙)硫基-1,2,4-三唑(7a~8c),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其中4,5,7和8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以溴化氢为催化剂,冰醋酸为溶剂,邻三甲氧基苯类化合物(1a~1f)为原料,于室温经选择性去甲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丁香酸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确证。以丁香酸(2a)的合成为例,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1 1 mmol, 33%HBr 0.35 mL,冰醋酸0.5 mL,于室温反应24 h)下,2收率58%~85%。2a的放大合成收率为75%。  相似文献   

12.
吴小云  尹晓刚  龚维  王野  陈卓 《合成化学》2016,(11):959-962
以蒙脱土负载碘(MMT/I2)作催化剂,醛(1a~1g)与吲哚(2)反应合成双吲哚甲烷衍生物(3a~3g),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以3a的合成为例,研究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时间、温度和物料比r[n(1)∶n(2)]对3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2 1 mmol,r=1.1∶2.0,10 mol%MMT/I2,乙腈1 m L,于25℃反应5min)下,3a~3g产率67.9%~96.2%。MMT/I2循环使用3次,3a产率78.6%。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一枝蒿酮酸的生物活性,以一枝蒿酮酸和3-取代苯基-5-氨甲基-异噁唑为原料,在偶合试剂DCC,HOBt/DMAP的作用下,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异噁唑的一枝蒿酮酸酰胺衍生物3a~3f.所合成的化合物均经过IR,1H NMR,13C NMR,ESI-MS等分析方法表征及初步体外抗A(H3N2,H1N1)型和B型流感病毒活性研究.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c同时具有抗A(H3N2)型和B型流感病毒活性,化合物3c和3e表现出比母体化合物强的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6-溴-3-(氯苯基甲基)-2-甲氧基喹啉(2)为起始原料,经过偶合对接反应合成了新型喹啉类抗结核药物TMC-207的衍生物6-溴-3-[2-(6-溴-2-甲氧基喹啉-3-基)-1,2-二苯乙基]-2-甲氧基喹啉,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确证.最佳反应条件:2 10 mmol,Et_3N 5 mL,KI 0.17 g,乙腈150 mL,于80 ℃反应6 h,收率73%.  相似文献   

15.
以甘草次酸(1)为原料,将其11位羰基还原、30位羧基酯化得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3)。再以四氢呋喃为溶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为偶合剂,选用Fmoc保护氨基酸对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的3位羟基进行酯化,得到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3位氨基酸酯衍生物(4a~4d)。化合物4a~4d在V(CHCl2)∶V(Et2NH)=1∶1溶液中脱去Fmoc保护基得到最终产物(5a~5d),产率80%~87%。化合物5a~5d用1H NMR、EI-MS进行了表征。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a~5d对在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下生长的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I2/KI为氧化剂,甲苯为乳化剂,对硝基苯胺(2)和巴豆醛(3)经环合反应合成了6-硝基喹哪啶(1)。最佳反应条件为:28.92 mmol,甲苯10 mL,混酸45.5 mL[V(AcOH)∶V(HCl)=1∶90],n(2)∶n(I2/KI)=1∶1,于100℃反应4 h,收率达93.1%。1的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2,4-二硝基苯胺为原料,依次经重氮化和磺化反应制得2,4-二硝基苯磺酰氯(3); 3与氨水反应合成了2,4-二硝基苯磺酰胺(4),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EI-MS和元素分析确证。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物料比{r[n(氨水):n(3)]}和加料次序对4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THF为溶剂,氨水75 mmol, r=1.5,于10~30 ℃反应3 h]下合成4,收率91.3%。  相似文献   

18.
氮气保护下,以4-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和2-丁炔酸酯类化合物为原料,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经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4-羟基香豆素烯醚衍生物(3a~3k),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HR-MS(ESI)表征,其构型经H-H NOESY谱确定为Z构型。考察了投料比r[n(2-丁炔酸乙酯,2a) : n(4-羟基香豆素,1a)]、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3a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r=1.2,乙腈为溶剂,DBU作催化剂,于80 ℃回流反应18 h]下,3a收率最高(70%)。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镁粉(4)促进下,以Weinreb酰胺(1a~1j,1l~1n,1p~1r)、苯乙炔(2)和正丁基溴(3)为原料,"一锅法"合成α,β-炔酮类化合物(5a~5j,5l~5n,5p~5r)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最优反应条件(THF为溶剂,3 1.1 mmol,4 1.25 mmol,混拌2 h;加入2 0.75 mmol,搅拌1 h;加入1 0.5 mmol,于室温反应)下,5a~5j,5l~5n,5p~5r产率45%~86%,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一种以CO_2和丙三醇为原料,Cs_2CO_3为碱,DMF为溶剂,bmimBF_4为增溶剂,直接合成碳酸甘油酯(GC)的新方法。在最优反应条件[丙三醇5 mmol,Cs_2CO_310 mmol,CH_2Cl_25 m L,bmimBF_41 m L,DMF 5 m L,P(CO_2)1 MPa,于100℃反应24 h]下,GC收率76%,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在最优条件下进行50倍放大实验,GC收率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