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约束条件下的运动直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志新 《数学通报》2006,45(5):47-50
约束条件下的运动直线问题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又较为流行的数学问题,它与一些特定函数的最值(或值域)、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含参方程有解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都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习惯用纯代数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过程和步骤显得较为烦琐复杂.笔者最近对这类问题做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试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里,把“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这一知识点纳入必修内容,它是学习简单线性规划知识的基础,但有时用它去求与以已知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相交的直线方程中的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会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方良秋 《数学通讯》2007,(11):13-14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一次线性不等式组,目标函数为一次线性函数,其内容覆盖了方程、不等式、集合运算、图象、坐标平移等基础知识,是一种很实用有效的数学方法,但因为其内容和方法简单,步骤程序化,所以近年高考题总是将其局限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只是偶尔出现应用题,可以说命题正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但是从线性规划问题的重要性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资源,如何拓宽命题思路,改变程序化.使题目变得多姿多彩将是线性规划问题命题的方向.下面是几类常见的新题型.  相似文献   

4.
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是一种常见题型,它是直线方程与代数知识有机综合,体现了用数解形的数学思想,下面介绍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代数方法,供参考.1.利用均值不等式.对于符合“一正、二定、三相等”条件的最值问题,常可用均值不等式来求解,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将直线方程问题进  相似文献   

5.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考试内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相似文献   

6.
2重点、难点、热点分析 1)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及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7.
[考试内窖和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巳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8.
孔繁潜 《数学通讯》2003,(22):30-32
1 重难点分析本单元要求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是直线一侧的平面区域 ,能够具体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能用图解法求最优解及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能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最优问题 ,培养提高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的能力 .本单元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和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难点之一是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表示的是直线的哪一侧区域 ,解决此难…  相似文献   

9.
曾安雄 《数学通讯》2005,(22):10-10
教科书中介绍了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在两类问题中的应用,即一是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完成最多任务;二是给定任务,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下面介绍其“另类”应用,即在不等式、三角、代数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多种解法"(贵刊2016年12月上第551期(高中)第43页)一文的深入思考,发现其解题的思维本质是函数、方程、不等式思想:"不等式问题可以转化为与其相关的函数问题,即用函数思想解答;函数思想是构造函数从而利用函数的性质解题;函  相似文献   

11.
周勇 《中学生数学》2011,(19):18-19
简单的线形规划融代数中的不等式与几何中的直线有关问题于一体,是数形结合的典范,能很好地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利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有关问题中,若能挖掘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建立相应的几何模型,则能使问题轻松获解.利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有关问题常见的几何模型常常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2.
周勇 《中学生数学》2011,(10):18-19
简单的线形规划融代数中的不等式与几何中的直线有关问题于一体,是数形结合的典范,能很好地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利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有关问题中,若能挖掘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建立相应的几何模型,则能使问题轻松获解.利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有关问题常见的几何模型常常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增加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点在直线外  相似文献   

14.
1.数形结合法这类方法主要作用于函数类及几何类题目.它包括数向形的转化、形向数的转化两方面.在面对一个函数时,我们可以作一个不必精确但需反映出某些性质的草图,借助直观图形来更好地把握一些代数关系,使抽象的代数直观化.这一方法对研究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对解、证不等式,对讨论方程根的个数等都极有作用.而对于解析几何中的某些相交、相切问题,有时光靠图形已不能客观的反映事实,这时借助代数进行运算,会得到意料不到的效果.例1f(x)是定义在区间[-c,c]上的奇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令g(x)=af(x)+b.则下列关于函数的…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延续和深化,它对集合知识起到重要的巩固和运用的作用,也与后继的函数、三角函数、线性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紧密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建立在一元二次不等式正确求解的基础上.可见,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高中数学中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数学教材的"解析几何"无疑都是十分重要、且有着里程碑意义的章节.它以坐标系为桥梁将数与形完美结合,带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精彩的数学天地.在这里,"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抽象的方程、不等式成为更加直观的图形.从直线到圆再到圆锥曲线的很多问题都在培养数学变换能力,即"将一种数学结构变换为另一种数学结构、  相似文献   

17.
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不等式部分的基本内容,它将数与形有机结合,是一种重要的优化模型,在生产实际中有广泛应用.线性规划问题在不等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虽没有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重要,但也是高考常考知识点.在试题中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现将线性规划问题考试的题型进行归类分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函数的图象是函数的一种直观表达形式,很多试题的命题背景和解题思路都来源于函数的图象.本文以一道导数压轴题为“母题”,在函数的图象上进行变换,命制导数的常考题型,解释导数压轴题的命制以及解答方法,主要涉及到恒成立问题、端点效应、极值点偏题问题、数列不等式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答与问题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红兵 《数学通讯》2004,(6M):37-40
1.1考查形式与内容常以选择、填空题考查直线与圆的基本概念,如:倾斜角与斜率,夹角和距离,平行和垂直;简单的线性规划;圆的位置关系(如圆心、半径等);关于直线对称的问题;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与不等式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参数思想、对称思想。  相似文献   

20.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由于它开创了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因此,它给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直线是最常见、最基本的简单几何图形之一,它的方程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使用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时,要注意它们各自的限制条件,如:点斜式的使用条件是直线必须存在斜率;截距式的使用条件是两截距都存在且不为零;两点式的使用条件为直线不与坐标轴垂直;等等.在使用直线的方程时,通常我们都应该根据直线满足的几何条件,选择合适的方程形式.但是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这时,通常的做法是分类讨论,即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