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NaHSO4*H2O催化苯甲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苯甲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NaHSO4*H2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苯甲酸/甲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n(苯甲酸)∶n(甲醇)∶n(NaHSO4*H2O)=1∶2∶0.29,回流8h]下,苯甲酸甲酯产率达85.3%.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下,在水溶液中以KOH催化苯酚与六氟丙酮三水合物(HFA·3H2O)的缩合反应,制备了2-(4-羟-基苯基)六氟异丙醇的异构体混合物;目标产物结构经IR、1H NMR和MS确认。 结果表明,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微波辐射法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 在n(苯酚)∶n(HFA·3H2O)∶n(KOH)=3.0∶1.0∶0.3及微波功率为300 W条件下,反应时间可由常规加热法的35 h缩短至6 h,总收率由87%提高到90%,目标物产物选择性为94%。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5种Dowson型杂多酸催化剂(Pn),并用于催化H2O2氧化蒽制备蒽醌的反应.结果表明Hs[P2Mo14V4O62H2](P5)的催化活性最好.最佳的氧化反应条件为:蒽5.6 mmol,n(蒽):n(H2O2)=1:11,P530 mg,溶剂正丁醇,于70 ℃反应1 h,产率达93.2%.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铜和异烟酸(HINA)为原料,采用超声辐射法,合成了具有一维结构的Cu(INA)2·4H2O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该纳米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10 min即可获目标产物;在超声辐射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能够调控该纳米晶尺寸和形貌。以双氧水为氧化剂,考察不同纳米晶对苯乙烯的催化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 h,n(H2O2)∶n(苯乙烯)∶n(催化剂)=1800∶300∶1时,氧化产物以苯甲醛和环氧苯乙烷为主,苯乙烯的最大转化率达到85.5%,转化数(TON)为252,苯环氧乙烷的选择性为69.1%。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新型H6P2W9Mo9O62.24H2O催化剂,并用UV-Vis、FT-IR和TG-DTA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微波促进30%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几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为:n(环己酮)∶n(过氧化氢)∶n(草酸)∶n(催化剂)=100∶400∶1.25∶0.25,反应温度100℃,微波辐射功率400 W,反应时间3.5 h,己二酸产品的收率达87.33%,纯度可达99.7%。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后含催化剂的溶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催化产率降低,重复使用5次收率降低为45.89%。  相似文献   

6.
钛钨改性HMS的合成及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贺  贾丽华  郭祥峰 《应用化学》2009,26(2):168-172
通过改变硅钛摩尔比和硅钨摩尔比合成了Ti-HMS和Ti/W-HMS型分子筛,并进行了NH3-TPD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当n(Si)∶ n(Ti)=30∶ 1、n(Si)∶ n(W)=400∶ 1时,分子筛的酸量最大. 利用上述不同HMS为催化剂,ω(H2O2)=30%的H2O2水溶液为氧化剂,在无有机溶剂及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 结果表明,Ti/W-HMS可选择性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催化剂的酸量和酸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利用Ti(30)/W(400)-HMS为催化剂,当n(醇)∶ n(H2O2)=1∶ 2、ω(催化剂)=4%、反应时间为5 h时,苯甲醇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为72.6%、96.9%. 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苯甲醇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为63.2%、89.1%.  相似文献   

7.
黑索今的新型合成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刘大斌  叶志文 《应用化学》2010,27(10):1235-1237
以乙腈/三聚甲醛为原料合成1,3,5-三乙酰基-均-三嗪(TRAT),再硝解制备黑索今(RDX)。 聚合反应中,当n(CH3CN)∶n(C3H6O3)=2∶1,n(H2SO4)∶n(C3H6O3)=1∶7.5,反应温度75 ℃,反应3 h时,TRAT的产率为95.2%。 硝解反应中,当n(N2O5)∶n(TRAT)=7∶1,n(HNO3)∶n(N2O5)=6∶1,反应温度45 ℃,反应1 h时,RDX的产率为87.2%。 RDX的全程产率为83.0%。 该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废酸污染小,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和溶剂,环己烯氧化生成反-1,2-环己二醇的反应。 考察了不同咪唑型离子液体、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H2O2用量等对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7种咪唑型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中,阳离子为咪唑环上含有1或2个羧基,阴离子为[PF6]的离子液体催化效果较好。 反应温度为100 ℃,n(H2O2)∶n(Cyclohexene)=1.1∶1,反应5 h时,离子液体c(0.60 g,2.1 mmol)催化生成的反-1,2-环己二醇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5%和97%,而离子液体f(0.20 g,0.6 mmol)催化生成的反-1,2-环己二醇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84%和90%,从离子液体的用量来看,含2个羧基的离子液体f的催化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H3[PMo12O40]·nH2O/SiO2催化剂(Catω),其结构和性能经XRD,N2-BET和NH3-TPD表征。以甘油脱水制备烯丙醇为探针反应,考察了Catω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H3[PMo12O40]·nH2O负载量为1.0%(ω=1%)的催化剂(Cat1)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甘油转化率,烯丙醇选择性和时空收率分别为100%,35.9%,3.2 mmol·g-1·h-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H3[PMo12O40]·nH2O负载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固体超强酸ZrO_2/S2O_8~(2-)催化合成肉桂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固体超强酸ZrO2/S2O2-8催化下,肉桂酸与甲醇作用合成肉桂酸甲酯的工艺.考查了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性能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肉桂酸)∶n(甲醇)=1∶10,m(肉桂酸)∶m(催化剂)=3∶1,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5h,酯化率为95.7%.  相似文献   

11.
(NH4)15[La(PMo9V2O39)2].6H2O 杂多配合物对苯酚羟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深  郑瑛 《分子催化》2000,14(3):191-194
合成了(NH4)15[La(PMo9V2O39)2].6H2O杂多配合物, 并考察其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探讨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 n(PhOH)/n(H2O2)摩尔比以及反应介质的pH值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以甲醇为溶剂、 n(PhOH)/n(H2O2)=1∶2、反应体系的pH值为5左右、反应温度343 K、反应时间约4 h的条件下, 苯酚转化率可达44.30%, 对苯二酚产率达43.35%. 并采用ICP、 IR、 UV和XRD等技术, 对(NH4)15[La(PMo9V2O39)2].6H2O进行表征, 初步证实了(NH4)15[La(PMo9V2O39)2].6H2O具有Keggin结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复合型催化剂CeCl3·7H2O-NaI-SiO2催化氨基苯硫酚与高位阻α,β-不饱和酮(1a-1n)的迈克尔加成-缩合串联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高位阻α,β-不饱和酮与2-氨基苯硫酚和2-氨基-4-氯苯硫酚的迈克尔加成-缩合串联反应。其最优条件是:n(CeCl3·7H2O)∶n(NaI)∶n(SiO2)∶n(α,β-不饱和酮)=1∶2∶10∶2;溶剂为CHCl3,加热回流反应4h,反应收率较高(60%左右)。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催化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系列Hβ分子筛催化剂Cat T(T为焙烧温度)和系列负载型催化剂CatR550[R=H2SO4(a),(NH4)2S2O8(b)和(NH4)2SO4(c)]。以邻苯二甲酸酐(2)和乙苯(3)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2-乙基葸醌(1)为探针反应,考察了T和R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最佳R为c。以Cat550为催化剂对合成1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Cat550用量及r[n(2)∶n(3)]对酰化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2 40 mmol,n(2)∶n(3)=1∶25,Cat550用量2.0 g,于250℃反应5 h]下,2的转化率为30.6%,1的选择性为33.8%,1的收率为10.3%。以Catc550为催化剂,在c(c)为1.75 mol·L-1时,在相同的最佳反应条件下,2的转化率为39.0%,1的选择性为43.4%,1的收率为16.9%。  相似文献   

14.
以白炭黑为硅源,氢氧化四乙基铵为模板剂,氟化钠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全硅β沸石(Si/Al>1 200),探讨了起始反应混合物组成对全硅β沸石晶化的影响,利用XRD、IR、TG/DTA和SEM等测试技术对产品的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按下列化学组成配制初始反应混合物:n(SiO2)∶n((TEA)2O)∶n(H2O)∶n(NaF)=60∶(17~18)∶(480~660)∶(5~40),将所得胶状物质转入聚四氟乙烯衬里的20 mL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40℃晶化12 d,可合成出全硅β沸石。在以H2O2作氧化剂的苯酚羟基化反应中,所合成的全硅β沸石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m(Catalyst)∶m(Phenol)=1∶20,m(Phenol)/m(H2O)=0.6和n(Phenol)/n(H2O2)=2时,苯酚的转化率为34.6%,H2O2的有效利用率达61.2%,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为69.8%,对苯二酚的选择性为27.0%。  相似文献   

15.
安良成 《分子催化》2016,30(1):10-19
在高浓度体系(n(H2O)∶n(Si O2)4)下,以粗孔硅胶和偏铝酸钠为原料,TPABr为模板剂,水热晶化法制备了小晶粒B改性ZSM-5分子筛,单釜产率达50%以上.采用XRD、FT-IR、SEM、NH3-TPD、XRF、N2物理吸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在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小晶粒B改性ZSM-5分子筛粒度分布均匀,粒径约500 nm.在MTP反应中,B改性的样品比未改性样品含有更多的弱酸位,表现出更好的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其中n(Al2O3)∶n(B2O3)=1∶1的样品效果最好,甲醇转化率在95%以上运行476h,丙烯平均选择性46.32%.  相似文献   

16.
NaHSO4·H2O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Na HSO4 · H2 O催化苯甲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 ,合成了苯甲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 ,Na HSO4 · H2 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苯甲酸 /甲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 [n(苯甲酸 )∶n(甲醇 )∶n( Na HSO4 ·H2 O) =1∶ 2∶ 0 .2 9,回流8h]下 ,苯甲酸甲酯产率达 85.3 %。  相似文献   

17.
Keggin型钨锗酸联咪唑盐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柳  卢明达  张澜萃  张柏  孙航  朱再明 《应用化学》2014,31(11):1310-1316
设计合成了Keggin型钨锗酸联咪唑盐(H4biim)[H2GeW12O40]·18H2O(1b,H2biim=2,2′-联咪唑), 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反应。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热重-差热(TG-DTA)、粉末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1b进行了表征。 较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在n(环己酮)∶n(乙二醇)=1∶1.4,n(1b,以W计)∶n(环己酮)=1∶260,反应2 h的优化反应条件下,目标化合物产率达90%,催化剂可循环使用,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选择性皂化、酸化、氯化、环合和酰胺化反应合成了2-[5-(3-羟基苯甲酰氨基)-1,3,4-噻二唑]基乙酸乙酯(1),总收率37.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LC-MS(ESI)确证。采用正交实验法[L_9(3~4)]优化了酰胺化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优反应条件{n[2-(5-氨基-[1,3,4]-噻二唑)基乙酸乙酯]∶n(三乙胺)∶n(间羟基苯甲酰氯)=1∶2∶3,于20℃反应8 h}下,1收率75.5%。  相似文献   

19.
wo3催化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WO3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用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了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n(环己酮)∶n(H2O2)∶n(WO3)=100∶500∶2,反应温度为120℃,反应6 h,己二酸分离收率可达80.3%,纯度为99.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己二酸收率仍可达70.2%。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杂化钨(钼)过氧配合物催化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菲啰啉(Phen)作N,N配体制备了双核同多钨(钼)杂化过氧配合物H2M2O3(O2)4.2Phen(M:W、Mo),为己二酸的绿色合成提供了一类双功能催化剂。通过元素分析、重量法、化学滴定法、TG/DSC、IR和UV-Vis测试技术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不使用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考察了它们催化30%的H2O2氧化环己烯、环己醇和环己酮合成己二酸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钨过氧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较好,钼过氧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差;以H2W2O3(O2)4.2Phen.H2O作催化剂,反应条件为n(底物)∶n(催化剂)∶n(H2O2)=100∶1.2∶440,反应温度为90℃,反应12 h,从环己烯、环己醇和环己酮到己二酸的收率分别为89.9%、53.5%和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