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杯芳烃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杯芳烃的分子识别作用提高色谱分离选择性是超分子化学在分离科学中的成功应用.本文从杯芳烃分离材料的制备、分离机理和应用等,综述了近年来杯芳烃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杯[4]芳烃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杯芳烃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研究激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在液相色谱中,固载化的杯芳烃被用作固定相,对金属离子和氨基酸酯的盐酸盐进行了分离[1].在气相色谱中,钟振林等[2]评价了主链含杯芳烃的聚硅氧烷作为毛细管固定相的性能.杯芳烃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仅见1篇应用杯「6]芳烃的报道[3].本文首次报道杯卜[4]芳烃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鉴于毛细管电泳一般在水介质中进行,本文合成了水溶性的磺化杯卜[4]芳烃,并将其作为毛细管电泳添加剂来分离硝基苯酚异构体,获得满意的结果.1仪器和试剂Spectra-Phoresis1000型毛细管电泳…  相似文献   

3.
张光瑞  张文芬  郭云  张素宁  张书胜 《色谱》2020,38(4):392-398
杯芳烃是一类由苯酚单元通过亚甲基桥连的超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主客体识别性能,是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第三代超分子化合物的主要代表。其被广泛应用于离子通道、有机催化反应、跨膜转运、纯化、色谱分离等方面。基于杯芳烃易于修饰的特点,选取不同性质的化合物进行衍生化,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识别能力和高选择性的杯芳烃衍生物,进而应用于不同色谱分离模式,可实现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该文从杯芳烃、杯芳烃衍生物和杯杂芳烃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杯芳烃在液相色谱固定相方面的研究应用及进展,并对杯芳烃在色谱分离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杯芳烃是由多个苯酚在2,6位与亚甲基相连形成的大环化合物,具有分子识别功能,是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第三代主体分子,它在现代分离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同时测定环境土壤和水基质中的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和阴离子对于选择合适的硝基芳烃类化合物降解方法和实现地表水水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两个六通阀和一根富集柱将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连接,搭建了色谱联用体系。系统操作可分为4个阶段:(A)样品加载到定量环;(B)分离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和阴离子;(C)阴离子在AG20柱中富集;(D)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分别测定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和阴离子。通过将液相色谱柱直接连接电导率检测器,确定阴离子流出液相色谱柱的时间,优化六通阀的切换时间,保证方法的准确性。在最优条件下,阴离子的检出限为0.005~0.020 mg/L,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43~0.150 mg/L。3组不同加标浓度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8.20%~105.38%,相对标准偏差为2.0%~11.5%。该方法被用于检测5份地表水样品和5份土壤样品,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均未检出,3种阴离子在地表水样品中的检出量为0.41~55.3 mg/L,在土壤样品中的检出量为0.56~30.2 mg/kg。经过方法学验证和实际样品检测,证明该色谱联用体系检测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  相似文献   

6.
新型主体分子——杯芳烃类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主体分子——杯芳烃类化合物的发展历史、性质、应用及这一领域的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含杯芳烃的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  施宪法  胡晓均  刘宇 《化学进展》2002,14(3):217-224
作为第三代超分子大环化合物的代表,杯芳烃具有特殊的分子识别能力和独特的结构易修性,将杯芳烃掺杂或键合于高分子材料中,可得到各种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本文综述了含杯芳烃的高人子材料在化学传感器,色谱及传输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黄蒽醌衍生物在杯[8]芳烃键合固定相上色谱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药用掌叶大黄中5种蒽醌衍生物在对-叔丁基杯[8]芳烃硅胶键合固定相上的高效液相色谱行为,并与ODS固定相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类化合物与杯[8]芳烃固定相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除疏水作用外,分离过程中还存在与ODS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杯芳烃键合相与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包容络合作用改变了杯芳烃固定相对它们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王梅祥 《化学进展》2018,30(5):463-475
本文介绍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研究起源,总结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设计与合成、构象和大环空腔结构特征,展示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性质,概述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在功能材料的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大环超分子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液晶冠醚、碳纳米管、水溶性杯芳烃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新进展。介绍了液晶冠醚在离子传输、分子识别、色谱分析、LB膜等各方面的应用;讨论了碳纳米管在扫描显微镜探针针尖、气体传感器、化学修饰电极和化学分离与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及水溶性杯芳烃在光度法、电化学、色谱分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