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氨酸与铅     
蛋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在细胞内可转化为参与各种毒物解毒过程的谷胱甘肽。 1 985年 ,Leeming发现小鸡铅中毒时对蛋氨酸的需要量增加。次年 ,Battle ( 1 986)证明 ,硫 -腺苷 -蛋氨酸有预防人和动物铅中毒的效能。摄入适量含硫氨基酸可以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的生物利用率 ,从而使铅更易从体内排出 ,使铅所致血液失调逆转 ,特别是对ALAD活性抑制的缓解更为明显 (ParedesSR ,1 986)。研究表明 ,无论单独给予蛋氨酸或与锌同时给予 ,均可阻止铅致肝GSH水平降低和血ALAD活性下降 ,并可降低尿ALA排泄以及铅在组织中的蓄积。Flora…  相似文献   

2.
酶系统与铅     
铅可抑制体内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的许多酶,如ALAD、ALAS、血红素合成酶等。铅可取代钙离子或干扰细胞质膜上的ATP酶和腺嘌呤环化酶,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下降。铅还可干扰第二信使物质磷酸化过程,改变神经递质释放方式和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与铅     
铅中毒可引起维生素C缺乏及其代谢改变 ,因此 ,无论单独补充维生素C或与螯合剂合用均会起到双重功能 :不仅可缓解铅致维生素C缺乏及其代谢紊乱 ,又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铅的补充性螯合剂 (FoxMRS,1 975 ;RudrapalD ,1 975 ;GoyerRA ,1 979;DallyTW ,1 990 )。据报道 ,接触铅工人服用维生素C和锌可以降低血铅水平 (PapaioannouR ,1 978) ,饲料中补充维生素C和铁可预防染铅大鼠生长受抑、食欲下降、贫血和降低组织中的铅蓄积 (SuzukiT ,1 979)。同时给予维生素C或与维生素B1合用可大大增加CaNa2 EDTA、MFA或DMSA的驱铅效果 ,即可…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B与铅     
1978年 ,Tokarski和Reio发现 ,铅暴露使实验动物 (大鼠 )组织中的硫胺 (维生素B1)和核黄素 (维生素B2 )含量降低 ,并降低血和尿中烟酸浓度。随后发现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增强铅的毒性 (TandonSK ,1 984) ,而补充维生素B则可预防铅的毒性 (FloraSJS,1 984)。饲料中缺乏尼克酸可使脑中儿茶酚胺水平改变 ,铅中毒症状加重 (FloraSJS ,1 981 ) ,给予维生素B1则可预防牛、大鼠、鱼等实验动物血、肾和脑中的铅蓄积 ,降低铅致生物化学变化 ,加快组织中的铅排泄 ,并可降低铅中毒动物的死亡率 (BrattonGR ,1 981 ;FloraSJS ,1 986;GhazalyK…  相似文献   

5.
铅对血液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2个方面 ,一是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 ,二是缩短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寿命 ,这些影响 ,最终导致贫血。在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 ,铅至少在 4个环节上影响其合成。首先是铅抑制δ -氨基 -γ -酮戊酸脱氢酶 (ALAD)。ALAD是血红素合成过程中最灵敏的酶 ,它的被抑制使血浆和体液中的底物ALA (δ-氨基 -γ -酮戊酸 )过剩 ,最终造成尿中ALA排泄增加。其次是铅影响δ -氨基 -γ -酮戊酸合成酶 (ALAS) ,虽然铅对ALAS的作用是抑制还是激活尚有争议 ,但ALAS是限速酶和主要调节酶 ,血红素合成降低导致…  相似文献   

6.
铅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铅和铅的化合物都有毒 ,而且是积累性的。它积蓄在人体各组织中 ,特别是动脉管、胰、脾、肾、肺、骨骼和神经系统中 ,而其中又以骨骼积蓄量最多 ,约占体内积蓄铅的 85 %~ 90 %。铅中毒损害的器官主要是骨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损害骨髓造血系统 ,能引起贫血。因为血红素合成过程中 ,需要许多酶的催化作用 ,而铅会使这些酶的活力下降 ,从而造成血红素减少 ;同时 ,铅还能使红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酶失去作用。本来这种酶能控制细胞膜内外的钾、钠离子和水的分布 ,当铅抑制这种酶之后 ,红细胞内外的钾、钠离子和…  相似文献   

7.
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有关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关系的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通过Medline、CBMDisc及同行收集 1 7篇文献 ,剔除重复报道或不合格文献后共有 9个独立研究纳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 ,对低水平接触人群 (血铅 <1 0 μg/dL) ,效应尺度d的均值为 0 1 3 8(P =0 0 46) ;对高水平接触人群 (血铅 >2 0 μg/dL) ,效应尺度d的均值为 0 484(P =0 0 0 0 )。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没有差异 ,ALAD1- 2 / 2 - 2 和ALAD1- 1分别占总人群的 89 3 %和 1 0 7%。结论为ALAD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血铅水平 ,但还需完善设计进一步研究。铅接触水平可能会改变ALAD基因多态性对血铅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硒与铅     
硒和铅是一对拮抗元素。高秋华发现,喂铅小鼠血和组织中硒浓度显著降低而铅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喂硒可使小鼠血、肾、脾中的蓄积铅和MDA显著降低(P<0.01)。阮迪云对发育过程中的大鼠所做的研究也证明,硒可使染铅大鼠肝、脑、血浆和眼球中的铅含量降低到铅处理组的三分之一左右,使肝、脑、血浆的MDA浓度分别下降37%、31%和27%,并可保护铅引起的视觉损伤。高泽宣的研究表明,大鼠醋酸铅[5mg/(kg·d)]染  相似文献   

9.
给克山病病区粮喂养6周的大鼠补充富硒小麦或富硒玉米,观察了大鼠血硒和血C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补充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均可有效地升高大鼠血浆硒、红细胞硒和红细胞GSP-Px活性,且两种形式硒的作用效果相同;停止补硒后,补充富硒小麦组大鼠的红细胞和红细胞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补充富硒玉米组大鼠。表明给大鼠补充富硒小麦较补充富硒玉米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结合多探针底物法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5个细胞色素P450酶探针底物的方法,同时考察正常大鼠和2型糖尿病大鼠CYP亚型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人参皂苷Rg_3对CYP亚型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2型糖尿病大鼠肝微粒体酶中P3A4和P2E1活性被诱导,P2D6,P1A2和P2C9活性被抑制。人参皂苷Rg_3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P3A4和P1A2活性,抑制P2E1和P2C9活性,对P2D6活性无明显影响。人参皂苷Rg_3能够使糖尿病大鼠CYP2E1和CYP1A2亚型酶活性趋于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其在CYP450酶中的代谢产物为人参皂苷Rh2。方法适用于评价P450酶诱导或抑制的酶活性测定,在临床上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总脂肪与铅     
虽然饮食脂肪作为影响铅吸收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已引起许多人的兴趣 ,但这方面的资料仅限于动物实验研究。Barltrop ( 1 975 )观察到 ,铅的吸收与饮食脂肪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当大鼠饲料中的玉米油含量从 5 %增加40 %时 ,可使大鼠几种组织中的铅含量增加 7~ 1 4倍。Quarlerman ( 1 977)也发现 ,铅吸收的程度随脂肪种类而变 ,当卵磷脂与胆汁盐和少量胆碱混合时 ,增加了铅的吸收 ,但少量卵磷脂的重要性仍有疑问。Ku ( 1 978)在对幼年大鼠和成年大鼠进行的 1 0周研究中发现 ,摄取醋酸铅或铅与磷脂的络合物 ,大鼠肾、肝、脑和股骨中的铅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12.
高硒情况下维生素E对幼龄大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Se或高维生系E下,幼龄大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以及高Se下,维生素E对其体内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将三月龄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饲料组、高Se高维生素E饲料组、高Se饲料组和高维生素E饲料组。饲至十周末,处死大鼠,按试剂盒要求分别取其血液、心、肝、肾制成标本测SOD、CAT活性及MDA、GSH含量。结果表明,高Se或高维生素E下饲养下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SOD活性明显下降;维生素E能明显抑制高Se大鼠血液中SOD活性的下降。结论:单独高Se或高维生素E会降低幼龄大鼠的抗氧化活性,而维生素E能明显提高高Se下幼龄大鼠体内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与铅     
在驱铅治疗中 ,常用螯合药物有DMSA (二巯基丁二酸 )、DMPS (二巯基丙醇磺酸盐 )、DPA (二甲基半胱氨酸 )、MFA [α -巯基 -P ( 2 -呋喃基 )丙烯酸 ]、CaNa2 EDTA (依地酸二钠钙 )等。这些巯基螯合物虽有良好的驱铅效果 ,但它们均不易穿透细胞膜驱除细胞内的铅 ,而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在利用螯合剂进行驱铅治疗的同时 ,给予某些营养素则有加强药效和减轻副作用的双重功能 ,后者单独使用也有一定的驱铅效果。因此 ,有人提出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B1、叶酸 (维生素B10 )和氰钴胺 (维生素B12 )治疗和预防铅中毒的建议。动物实验研究表…  相似文献   

14.
镁离子、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镁离子、维生素E体内外抗氧作用,探讨镁离子抗氧化作用的机制,将3月龄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7组,设正常对照组、氧化对照组、63、42、21mmol/L镁保护组,镁和维生素E保护组,维生素E保护组,饲养10d,腹腔注射0.15%CCl4致小鼠肝损伤,观察镁离子、维生素E对小鼠肝匀浆中MDA、SOD、GSH含量的影响;在肝匀浆中加入FeSO4和H2O2诱导自由基的生成,观察镁离子、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镁离子、维生素E能显著降低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对SOD、GSH无明显影响。提示镁离子、维生素E能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促进自由基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铅在人体组织中的半衰期因部位和年龄而有异。一般认为 ,血液中铅的半衰期为 2 7~ 3 6d ,软组织中铅的半衰期约 3 0~ 40d ,骨骼中铅的半衰期约 1 0 4d。但各研究者报道的结果有很大差异。Rabinowitz (1 975 )应用三体模型得到血、软组织和骨骼中铅的半衰期分别为 3 0、 40、 1 0 4d。Batshelet (1 979)将上述三体模型扩充到包括肺和胃肠道在内 ,得到血、软组织和骨骼中铅的半衰期分别为 1 5 5、 3 4 7、 2 2 6× 1 0 3 d。Smith (1 977)利用出版的数据经计算得到血、肝和骨中铅的半衰期分别为 69、 65 0、…  相似文献   

16.
采取适当措施阻止异常自由基反应,及时清除过氧化物,保护核酸、蛋白质、细胞及生物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维护正常交联、抑制异常交联;保持免疫力对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肯定是有益的。已试用并显示抗衰老作用的非微量元素抗氧化剂有: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半胱氨酸、盐酸、盐酸Z-氢硫基乙胺(MEA)、丁羟基甲苯(BHT)、甲氯喹啉、乙氧喹、苯甲酸钠、乙醇、辅酶Q、谷胱甘肽等。这些抗氧化剂与微量元素抗氧化剂配合作用,效果更佳。维生素C可增加肠道对硒的吸收,硒与维生素E有抗氧化协同作用。硒是辅酶Q的成分。Zupadnyuk拟订如下防老合剂:维生素E、A、C、B,蛋氨酸、谷氨酸、无机盐及微量元素。Theragran抗衰制剂含下列元素:铬(乙酸铬)5~10mg;锰(乙酸锰)1~5mg;铁(乙酸亚铁)12mg;碘(碘化钾)100mg;钴(维生素B12)5mg;铜(乙酸铜)2mg;锌(乙酸锌)30mg;钼10mg;氟(氟化钠)5mg。硒与维生素E配伍可采用下列剂量:硒8.0μg/d,枸橼酸钠50.0μg/d,维生素E1000μg/d。微量元素对维持免疫功能十分重要。因而,从衰老的免疫学说出发,亦应适当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锌、锰和...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铅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采用示波极谱法同时检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18例及健康儿76例发铅浓度。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发铅浓度高于健康儿,且婴儿组中度佝偻病发铅浓度高于轻度佝偻病患儿,提示发铅浓度与佝偻病有一定的关系,高铅参与了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预防铅吸入可减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史红霞  周慧  陆天虹  黄晓华 《应用化学》2009,26(11):1310-1314
为了了解稀土微肥使植物增产的化学机理,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电化学方法法研究了Eu3+与过氧化氢酶(CAT)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稀土离子易与O键合,因此,Eu3+主要与CAT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中的羰基氧配位,引起肽链构象的变化,而构象的变化又会诱导CAT中的血红素结构的变化。当Eu3+浓度低时,Eu3+与CAT发生相互作用能使血红素的非平面性增加,转而使血红素中活性中心Fe(III)的暴露程度增加,因此,使CAT的电化学活性和对H2O2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提高。但当Eu3+的浓度高时,Eu3+会使CAT中血红素的非平面性降低,使血红素中活性中心Fe(III)的暴露程度降低,因此,降低了CAT的电化学和生物电催化活性。这说明不同浓度的Eu3+对CAT的生物活性的影响不同,所以选择适当的浓度的Eu3+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纳米化对vitamin E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检测了纳米化vitamin E对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的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对4℃贮存红细胞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乳化vitamin E相比,纳米化vitamin E能显著提高vitamin E总抗氧化能力和保护4℃贮存红细胞SOD活性的能力(P<0.001);在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方面,乳化vitamin E在低质量浓度(<640μg/L)时,能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而在高质量浓度(>1 280μg/L)时,则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而纳米vitamin E表现为其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提示纳米vitamin E在生物学效应方面已发生了某种变化,对纳米化vitamin E的生物学效应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报告系采用间接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成人、小儿血癌患者及心肌炎小儿血中红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活性,以观察O_2~-水平。和正常人的相比 ,患参与之有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心肌炎患者滴注大剂量维生素丙,(简称Vc)后,则SOD活性上升至正常水平。它初步提示:间接法适用于人体O_2~-的观察;血癌和心肌炎的发生确与SOD活性或O_2~-水平有关;在剂量Vc对心肌炎的治疗作用也和SOD活性或O_2~-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