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勇 《数学通讯》2011,(11):80-82
题 已知直线l过点P(2,1),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0为坐标原点,若l与直线y=x(x〉o)交于点Q,求当pq/1+pa/1取最大值时l的方程为.  相似文献   

2.
张俊 《数学通讯》2009,(7):36-37
苏教版必修5“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一节选用了如下例题:题1过点(1,2)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当△AOB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3.
下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道题: 过点P(2,1)作直线l,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1)△AOB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2)求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3)求|PA|·|PB|的最小值及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辅导书《绿色通道》上有这样一道题:已知直线l过点P(3,2),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PA|.|PB|的值为最小值时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5.
在一堂习题课上我(笔者之一)讲了这样一道题:已知A(a,0)(a〉0)是x轴正半轴上的定点,线段BC长为1,且B在X轴的负半轴、C在y轴的正半轴上滑动,则△ABC周长L的最大值是__.  相似文献   

6.
题目 设直线l经过双曲线x2/a2-y2/b2=l(a〉0,b〉0)的实轴顶点M,交双曲线的两条准线于A、B两点,O是双曲线的中心且OA·OB=0,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直线z的倾斜角为θ(θ∈(0,π)),试探究θ与e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叙述方便起见,茲规定椭圆的中心在原点,长、短轴分别在x,y轴上,在x轴上的半轴用a表示,在y轴上的半轴用b表示。中心与椭圆上的点的联线称为矢径,用l表示。x轴的正半轴旋转角α(按习惯规定正负)能与l重合,则称α为矢径l的矢角。夹角为π/2的两条矢径称为共余矢径,用l与l_1表之。共轭直径上的两条矢径称为共轭矢径,用l与(?)表之。Ⅰ.关于椭圓矢径的几个定理  相似文献   

8.
1.椭圆和双曲线的其它形式方程 直线与x轴交于点(a,0),则称a为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轴交于点(0,b),则称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和b,且ab≠0时,  相似文献   

9.
题目已知椭圆 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Z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3=0相切.  相似文献   

10.
试题(2010年郑州第24题)如图1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正半轴与x轴负半轴上.过点B、C作直线l.将直线l平移,平移后的直线l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1)将直线l向右平移,设平移距离CD为(tt≥0),直角梯形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不少资料上有这样一道题:“过点P(1,4)作直线交x轴正半轴于A,交y轴正半轴于B,求:(1)DO火I叫OBD的最小值;(2)求bOAB面积的最小值.”对求DAB的最小值却无处涉及,从几何图形上看,这个问题解的存在性是确定无疑的,能否用初等数学知识解答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现解答如下:解设点A的坐标为(a,0),点B的坐标为(0,b),那么直线的方程为3+3—l,将点P的坐标代人得“十子一1,变形得b一一斗(显然aMI),这样我们有#op。lmtr。。$、gb%。ff。ljRt’=9。t一7,都是要求t—ZSM·这样我们有,当t—…  相似文献   

12.
孙健  赵春 《数学通讯》2010,(11):73-74
原题:已知直线l1:x+3y-6=0,l2:y=kx+b,若l1、l2与x轴、y轴正半轴围成的四边形有外接圆,则k=_______。 这是解析几何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到的例(习)题.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四点共圆等知识点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执教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参考资料上提供的和网上搜索的答案均为3,解法也为大家所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文[1]中给出如下定理: 定理1椭圆x^2/^a^2+y^2/b^2=1(a〉b〉0),A(a,0),直线l与椭圆交于C,D两点,则AC⊥AD←→直线l过定点(a(a^2-b^2)/a^2+b^2,0).  相似文献   

14.
题目设A(-a,0),B(a,0)为椭圆a^2/x+y^2/b^2=1(n〉b〉0)在x轴上的两个顶点,M(m,0)(m≠0,m≠±a)是x轴上的一定点,过M引不与x轴重合的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必修5第3.4.2节例3:过点(1,2)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当△AOB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16.
在最近组织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上,笔者选用了一道苏教版必修5第3.4.2节例3:过点P(1,2)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当△ABC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本来想以这道题目为例来复习直线方程中的有关知识,不料却引来了一堂研究性学习,师生共同演绎了一堂复习课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周斌 《数学通报》2008,47(3):51-52
在一堂解析几何复习课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过点P(2,1)作直线l,分别交x轴和y轴正半轴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AOB面积最小,求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正实数a,b有■≥0,于是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这就是二元均值不等式.利用这个不等式可方便地求一类函数的最值.例1 (2008年"《数学周报》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在直角坐标系xO 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使得△OAB的面积值等于|OA|+|OB|+3.  相似文献   

19.
文[1]讨论了一类三角形中的6个最值问题,其中的第5个问题是: 设a>0,b>0,即点P(a,b)是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过P的直线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试问:△AOB的所有内切圆中,有没有直径最大(小)的内切圆?  相似文献   

20.
题如图1,在y轴正半轴上给定两点A(0,a),B (0,b),(a>b>0),点C(x, 0)为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试确定点C位置,使∠ACB取最大值.教师进行讲解时,想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