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138页有这样一道习题:观察以下各等式:sin^230°+cos^260°+sina30°cos60°=4^-3,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50页上有如下一道题:  相似文献   

3.
张俊 《数学通讯》2007,(12):14-14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数学4》(必修)第151页有如下问题: 观察以下各等式: sin^2 π/6+cos^2 π/3+sin π/6 cosπ/3=3/4,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④》157页B组5题:  相似文献   

5.
王易 《数学通讯》2007,(7):15-16
新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大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塑性和迁移性,是知识和方法发展的源泉,也是有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在数学教学与复习中,如果能重视对课本中的习题进行适当地变形转化、引申拓广,那么常可获得形式新颖、综合性强并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林生  陆建根 《数学通讯》2011,(1):15-15,17
编者按:林生、陆建根两位老师各自独立撰文对一道课本习题进行了探究,本刊将两篇稿件修改后合并为一篇刊出,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7.
《数学通讯》2005年第15期刊登了徐建义,丁尔法两位老师的文章——《对一道课本习题解答的完善》,读后深受启发.笔者认为:原文提供的解法仍显得比较烦琐.下面笔者给出一种较简捷的解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给定三角形的三边长a,b,c,且P=1/2(a+b+c),则三角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2007年人教A版,2009年第10次印刷)习题3.4第101页B组第2题:树顶A离地面a米,树上另有一点B离地面b米,在地面的C处看此树上的A,B两点,离此树多远时视角最大(解答此处略,以下简称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聂文喜 《数学通报》2005,44(7):31-32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教材中有一些典范性题目,它们或者是重要的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一般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它的延伸、转化和拓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这往往是编拟高考试题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课本典型例、习题的探究,认真挖掘题目中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习题经过精选,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是训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通晓数学方法,从而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习题,进行类比引申、迁移拓广,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新的问题,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道课本习题的深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彦武  马小林 《数学通报》2005,44(11):47-4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A版必修)习题1.3B组题第3题(第32页)是: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三个几何体,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并探讨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④》(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44页习题3.2B组第5题是:  相似文献   

14.
15.
李淑惠 《中学数学》2023,(24):12-13
课本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课本中的习题是经过众多专家精心挑选而定的,很多题目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设计,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活动经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完善认知结构、培养理性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从不同角度对一道课本习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问题 已知α + β +γ =nπ(n∈Z) ,求证tanα +tanβ +tanγ =tanαtanβtanγ .这是现行高一数学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 )中的一道习题 .证完此题以后继续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 ,将会发现新的问题 ,得到新的结论 ,受到新的启发 .思考 1 此习题的逆命题正确吗 ?请看以下推证 :∵tanα +tanβ +tanγ =tanαtanβtanγ ,∴tanα +tanβ=-tanγ +tanαtanβtanγ=-tanγ(1-tanαtanβ) .又∵tanαtanβ≠ 1(如果tanαtanβ =1,那么tanα+tanβ =…  相似文献   

17.
《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40页第16题如下:(1)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几年来的数学试题,源于课本的题型占据了相当的分量,我们重视例题教学的同时,不要轻视教材上例习题的充分挖掘.教材中许多例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发散性特点,将课本例习题充分挖掘,巧妙变换,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目前命题趋势之“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相符合,更重要的是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相吻合.笔者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94页的一道例题为例谈课本习题的功能挖掘.  相似文献   

19.
窦宝泉 《数学通讯》2002,(11):13-14
题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的端点是A (x1,y1) ,B(x2 ,y2 ) ,求证 :圆的方程是(x -x1) (x -x2 ) + (y -y1) (y -y2 ) =0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数学第二册 (上 ) (必修 )P82 第 3题 .把该题当结论应用 ,已有多文论及 ,本文将给出该题的推论和相应结论的应用 .推论 设直线l∶F(x ,y) =0与二次曲线G(x ,y) =0交于不同的两点A(x1,y1) ,B(x2 ,y2 ) ,由F(x ,y) =0G(x ,y) =0 分别消去 y ,x得 f(x) =0 ,g(y) =0 ,并使 f(x) ,g(y)的二次项系数相等 ,则以AB为直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