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正>将抽象函数与导数相结合,是近几年来高考小题考察的热点与难点.这类问题往往涉及知识面广,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难以寻找突破口.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以供同仁参考.视角一由条件中与导数有关式子的结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不仅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凸显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那么“多解”由何而来呢?下面以一道高考题为例,从分析已知条件开始,展开类比联想,建立不同的知识联系,形成不同的思考视角,获得不同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知道,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当然,之所以有不同的视角,主要基于问题本身所蕴含的各种数学特征,这主要包括数量特征、位置特征、关系特征与结构特征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揭示问题各种特征的过程.因此,重视问题的特征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拟围绕上述四个特征分析,作些解读.  相似文献   

4.
以知识获取为研究视角,应用动态博弈理论,研究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在信息对称条件下,知识共享成本越低或者知识获取能力越高,越容易实现帕累托改进;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企业的合作成本、知识获取能力影响了分离均衡区间的范围,并进而影响帕累托效率与逆向选择风险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杨育池 《数学通讯》2014,(10):10-13
2014年辽宁理科数学第16题是一道设计精巧、解答多样的填空题,其背景为多元二次型条件最值问题,着重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面对此似曾相识之题,不同的学生应该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展示不同的思维风格,但实际考试时,很多同学缺乏丰富的联想,有无处下手之感.本文从不同视角多层次来探究这道小中寓大、平中见奇的试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6.
赵玉辉 《中学数学》2023,(11):52-53
<正>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传统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试题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三角函数的考查视角相对传统的三角函数求值、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应用、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等内容,有着一些新的变化与创新.特别是2022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三角函数的考查,从试题命制的知识架构、不同知识的融合搭建到对应问题的设问角度与解答等视角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在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考新要求与能力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双变量关系条件下的代数式最值问题,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问题,破解的关键是合理恒等变形,巧妙运算转化,借助基本不等式、换元、函数或方程、导数、重要不等式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来处理,基于不同的思维视角选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必须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联想是一个动态的、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再创造"思维过程,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发展,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灵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本文以一道多项式的取值范围问题为例,谈谈它的不同联想视角.  相似文献   

9.
解三角形问题可以有效沟通初中平面几何与高中相关知识,实现知识的交汇与融合,一直是高考中的基本考点,本文中结合高考真题加以实例分析,从不同思维视角切入,强化破解三角形问题的“三思维”,总结规律,启示教学,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学科都是一个知识的整体,数学也不例外.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以一种整体的视角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看待遇到的数学问题,对学好数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巧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2]分别给出了巧用向量不等式和椭圆不等式求一组最值问题的方法,读后很受启发.作为对这组问题探究的继续,本文从巧用柯西不等式的视角再给出其解法(限于篇幅,各例均略去不等式取等号的条件),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串,是指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差原理,围绕具体知识目标,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连串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一种教学策略.问题串也称问题链,是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问题系列:(1)符合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设置一定的空间(不是简单的细化或单纯的铺垫);(2)符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条件;(3)指向一个目标或围绕同一主题,并成系列.  相似文献   

13.
刘娟娟 《数学之友》2023,(14):88-89+93
解三角形问题融合了初中平面几何与高中三角函数等知识,是数学知识交汇的一个重要桥梁,成为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个重要主干知识点.结合一道高考真题进行实例分析,从不同思维视角切入,总结解题规律,启示教学学习,指导数学教学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把条件的设置,由直接改为间接的隐含条件,一方面,可以更深刻地检查学生对概念、性质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对知识体系的归纳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的容量,增强问题的思想性.因此,这种设置条件的方法被普遍采用,那么.数学问题的隐含条件是怎样设置的呢?本文试图通过实例来说明隐含条件设置的些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韩莹  陈国宏 《运筹与管理》2018,27(9):139-147
基于不同网络层次嵌入视角,考虑集群内网络和超集群网络嵌入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Hotelling博弈和演化博弈,建立集群企业与集群外部企业间知识共享决策与演化的动态模型,探讨在无政府补贴和有政府补贴条件下高技术与低技术集群企业间的博弈决策。研究发现,高技术集群企业会挤占低技术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企业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成本是影响集群内外企业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引导集群内企业更多地与集群外企业进行知识共享。最后运用数值仿真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段刚山 《数学通报》2006,45(11):54-55
善于从数学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把握知识形成过程的源泉和实质,善于从不同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中概括出问题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回归数学本源,达到真正从理性上对数学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21世纪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下  相似文献   

17.
张彬 《数学之友》2022,(15):68-69
不等式“能成立”问题综合考查函数、不等式等相关知识,可以很好考查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思想方法等,倍受关注.本文结合一道不等式“能成立”问题,从不同思维视角切入,巧思妙解,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合理构造,巧妙转化,总结规律,拓展思维,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8.
李秋华 《数学之友》2022,(22):67-68
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是不等式部分的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不等式与函数等其他相关知识的交汇点,是一类具有融合性、交汇性与创新性的综合应用问题.本文以一道模拟题为例,从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视角切入,结合不同的技巧与方法来剖析,引领并指导解题研究与探究.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客观题的最后一题可谓推陈出新、精彩纷呈,许多题目都是立足课改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创新的手法进行巧妙构思,它们以问题为中心、知识为纽带,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纵横交错,凸显能力立意,从多角度、多层次检测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2008年高考浙江理科卷第17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以下是对该题的赏析与探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教师应该从整体观视角出发解读和理解数轴,从数轴的历史、作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出发,连贯前后关联知识,把数轴教学从个体转向整体,从独立转向联系,回归数轴教学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