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专利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γ-Al2O3,并以其为载体,制备出加氢处理催化剂MoNiP/Al2O3.用PAS-CA,XPS,DRS,TPR和微型反应色谱等技术对γ-Al2O3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i和P两种助剂的作用.结果表明,γ-Al2O3具有较大的孔径,集中的孔分布和较高的机械强度;活性金属Mo在γ-Al2O3表面上的化学分散量(分散阈值)可达5.04~5.82μmol/m2.因而特别适合用作高活性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载体.引入的Ni主要是同Mo/Al2O3催化剂表面上较稳定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复合物反应,并生成类NiMoO4化合物;在MoNi/Al2O3催化剂中引入P,有利于抑制四面体配位结构的物种Mo[T],增加八面体配位结构的物种Mo[O],改善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加氢处理活性.助剂Ni和P的最佳含量分别为w(Ni)=4.0%和w(P)=2.6%.  相似文献   

2.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干混法、干混-浸渍法和共浸渍法)对MoNiP/Al2O3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干混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金属(Mo,Ni)在其表面上虽然有较高的分散度,但其分散状态较差,因而影响其催化活性;采用干混-浸渍法和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使活性金属在其表面上既有较高的分散度,又有优良的分散状态,因而催化活性较高.此外,采用干混-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容,而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大的孔直径和较高的机械强度.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oNiP/Al2O3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450℃.  相似文献   

3.
免预硫化的加氢脱硫MoNiP/Al2O3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o-Ni-P-O浸渍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极性有机物如柠檬酸等,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种不需预硫化和焙烧也具有较高加氢脱硫活性的MoNiP/Al2O3催化剂,并用N2吸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的添加削弱了金属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金属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且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使催化剂在与含硫反应物料接触过程中自发硫化,从而有利于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罗锡辉  何金海 《催化学报》1996,17(6):522-524
采用PASC A,XPS,STEM和微型反应色谱等技术,研究了一系列MoNiP/Al2O3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及其对催化剂HDN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Pluronic P123作结构导向剂,采用Al (NO33-NaAlO2双水解法合成氧化铝,在成胶过程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制备硅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SiO2-Al2O3载体,并通过共浸渍法制备出Co-Mo/SiO2-Al2O3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Py-FTIR、NH3-TPD、H2-TPR、TEM和XRF等手段对载体及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质量分数为10%的SiO2-Al2O3具有优良的孔结构、较多的中强酸以及部分有序的介孔结构。以此为载体制备的Co-Mo/10% SiO2-Al2O3催化剂中,MoS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载体上,具有更多的B酸性位和Ⅱ型CoMoS活性相。以减二线蜡油为原料油的固定床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生成油中主要组分为链烷烃与环烷烃;尤其Co-Mo/10% SiO2-Al2O3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加氢性能,在15 MPa、380℃、氢油比为1000、空速为0.6 h-1的反应条件下,其HDS和HDN数值均超过99%,产品中S含量小于10 μg/g,N含量小于2 μg/g,可以满足后续异构脱蜡等对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比例的γ-Al2O3和Y型分子筛为混合载体制备NiW/Al2O3-Y催化剂,采用N2低温吸附、XRD、H2-TPR 和 NH3-TPD对其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上通过甲酚-萘溶液的加氢处理反应对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均具有良好的加氢脱氧及加氢饱和性能,异构化及裂化产物随分子筛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催化剂酸性增加更有利于萘加氢产物中反式十氢萘的生成。以较佳催化剂对低温煤焦油馏分进行加氢处理,采用GC-MS和元素分析等对油品进行分析。原料中绝大部分酚类化合物及双环芳烃转化为茚、环烷烃和氢化芳烃等化合物,同时明显降低了杂原子尤其是硫和氧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CoMo/ZrO2-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rOCl2·6H2O和Al2(SO4)3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不同ZrO2质量分数的ZrO2- Al2O3复合氧化物载体;并以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Co和Mo质量分数分别为6.0%和16.0%的CoMo/ZrO2-Al2O3催化剂。BET、XRD、H2-TPR和NH3-TPD等表征结果表明,ZrO2-Al2O3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与较大的孔容、孔径,随着复合载体中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载体比表面积逐渐减小。ZrO2-Al2O3复合载体能高度分散活性组分,钴钼负载量接近其在载体上的单层分散阈值。相比于CoMo/Al2O3,CoMo/ZrO2-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还原性能和较多的表面酸性活性中心,由此导致其在苯酚加氢脱氧(HDO)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氧活性和苯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王丰  王吉德  徐贤伦 《化学通报》2014,77(5):441-445
以活性氧化铝(γ-Al2O3)为载体,分别以Mn(NO3)2溶液和酸性氯化钯(PdCl2)溶液为修饰组分和活性组分前体,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Mn修饰Al2O3载体负载钯催化剂。将催化剂应用于蒽醌加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活性组分负载量和催化剂还原温度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用XRD、BET、XPS和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受到制备方法的影响,在对Mn修饰Al2O3载体进行焙烧,Pd负载量0.2(wt)%、还原温度300℃的条件下,催化剂蒽醌加氢活性较高,较未修饰的催化剂提高了约16%。催化剂中Mn以MnO的形式存在,影响了γ-Al2O3的组织结构,使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活性组分Pd高度分散在催化剂表面,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用浸渍法制备了CoMo/Al2O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低温氮吸附-脱附和TPR表征.结果表明,随着Co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增加,但同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减小;硫化后的催化剂比未经硫化处理的催化剂表面具有更多更易还原的活性物种.将所制得的催化剂硫化后用于NO分解和H2还原NO反应,NO均完全转化,但催化剂最终会因为晶格硫的大量流失而活性下降.在H2还原NO反应体系中,H2的存在使得催化剂晶格硫的流失速率极大变缓,催化剂活性下降较慢;在H2同时还原SO2和NO体系中,由于晶格硫能够得到外界源源不断的补充,因此,SO2和NO能同时在催化剂表面实现稳定的还原,反应温度、空速、进料气中H2的配比、催化剂中Co负载量以及硫化预处理方式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显著影响.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空速12000 h-1,n(H2)/n(SO2 NO)=2时,5%Co10%Mo/Al2O3上SO2和NO转化率均为100%,单质硫产率达96.6%.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TiO3-BaAl2O4-Al2O3复合载体,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复合载体进行了表征,并以CH4/CO2重整制合成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Ni/BaTiO3-BaAl2O4-Al2O3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BaTiO3-BaAl2O4-Al2O3复合载体具有多孔织构特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BaTiO3和BaAl2O4以晶粒状态分布在复合载体的内外表面,晶粒尺寸在20~50nm的范围,复合载体孔径为10~20nm.复合载体上BaTiO3和BaAl2O4的引入,适度削弱了Ni/BaTiO3-BaAl2O4-Al2O3催化剂中Ni物种与γ-Al2O3间的强相互作用,抑止了NiAl2O4尖晶石的生成;当载体中Ba(Ti)含量为17.33%时,其负载的Ni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Fe-P-O超细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希涛  钟顺和 《应用化学》2001,18(11):885-0
共沉淀法;乙烷化学吸附;Fe-P-O超细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相似文献   

12.
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由此形成了三代柴油加氢催化剂:单层分散的负载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多层分散的负载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和非负载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本文对金属硫化钼基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应用背景、制备思想及催化剂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柴油加氢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由此形成了三代柴油加氢催化剂:单层分散的负载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多层分散的负载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和非负载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本文对金属硫化钼基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应用背景、制备思想及催化剂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柴油加氢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Metal phosphat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catalysts in many organic reactions for their acid-base and redox properties[1,2]. Their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are affected greatly by the preparation method[2-5]. AlPO4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al phosphat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phases of AlPO4) that is, amorphous, crystalline and molecular sieve. The usual methods of preparation of AlPO4 are described elsewhere[1,3], i.e. gelification of a mixture of an aluminum salt (chloride, nitrate etc.) with orthophosphoric acid (or NaH2PO4) in the presence of a base. Ammonia, ethylene oxide, and propylene oxide are used as base mostly.  相似文献   

15.
李翠华  朱起明 《分子催化》1999,13(2):115-120
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在沸石中直接引进Cu(Ⅰ)活性中心,CuCl分子在Hβ沸石中与H^+交换和在沸石内表面单层分散两个过程同时发生,负载阈值为21.2%(CuCl%),调节CuCl和Hβ的配比,可得到从桥羟基被部分交换到所有羟基被完全交换的CuCl/Hβ从化剂。  相似文献   

16.
介孔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郭锡坤  秦国平  谌宁 《化学学报》2004,62(2):208-212
以累托土为基质,采用硅锆双组分交联剂和SO42-改性的方法,研制交联粘土介孔固体超强酸(SO42-/SiZrR),借助XRD, BET法,FT-IR, Hammett指示剂法,NH3-TPD, Py-IR和DTA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表征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500℃焙烧后,SO42-/SiZrR的Hammett酸度函数Ho<-11.93,最可几孔径分布在2.3 nm左右,具有超强酸性和介孔结构;其超强酸中心属于L酸中心,是主要的催化活性中心;硅锆双组分交联柱能使交联粘土的热稳定性提高,以累托土为基质的交联粘土比以蒙脱土为基质的交联粘土热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目数的聚乙烯粉末通过辐射方法接枝了4-乙烯基吡啶官能团.经甲基铝氧烷(MAO)预处理后负载了茂金属催化剂Cp2ZrCl2.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催化剂通过MAO的作用负载在聚乙烯接枝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上.4-乙烯基吡啶的接枝含量、催化剂的负载率以及载体催化剂对乙烯单体的活性均随着聚乙烯粉末的颗粒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DMC)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华  亢茂青 《分子催化》2000,14(4):247-250
分别以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和1,4-二氧六环为有机配体,制备了一系列双钓饵鹅的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状态。结果表明,钻以原料Zn3〖Co(CN6)【2.xh2O中的物种形式存在,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有机 本只与锌离子配位,这 与位作用破坏了Zn(2〗Co(CN)6〖2.12H2的晶体结构,催化剂的表面  相似文献   

19.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载钛量的Ti-SBA-15分子筛,用浸渍法将钴负载于其骨架结构上,得到Ti-Co-SBA-15催化剂。采用X射线、N2吸附-脱附、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对叔丁基甲苯氧气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钛、钴以四配位体存在,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获得较高的对叔丁基苯甲醛收率。  相似文献   

20.
Cu/SiO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文忠  丁时鑫 《分子催化》1993,7(3):178-185
采用等容浸渍法制备了三种类型的Cu/SiO_2,催化剂(铜担载量都为3.3Wt%).将其制备因素与XRD、SEM、XPS等表征手段所得结果相关联,得出氨具有分散硅胶表面铜组分的作用、有无氨介入催化剂制备过程可导致截然不同的表面CuO分散状态.有氨介入时所得催化剂表面孤立Cu~(2+)(二硅氧基钳合—Cu~(2+)与具有一定分散程度的CuO共存、氨介入方式及所用铜盐不同,二种状态的铜组分在载体表面所占的比例不同.用硝酸铜为原料,先浸铜盐后浸氨的方式所得催化剂表面绝大部分为孤立Cu~(2+);而浸铜盐后不浸氨的催化剂表面绝大部分为CuO.在制得的5个催化剂中,表面上明显有CuO存在的4个催化剂,CuO似乎都分布于载体外表面,即形成近似于“蛋壳形”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