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辐射固化涂层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辐射固化涂层技术的最新发展作了全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紫外光(UV)固化粉末涂料综合了传统粉末涂料和辐射固化技术诸多优点,是涂料工业的前瞻性产品。本文介绍了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的配制,固化机理,涂装工艺及潜在应用,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耐热芴型环氧树脂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9,9’-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芴,并以4,4’-二氨基二苯砜胺为固化剂,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其固化动力学,用Flynn-Wall-Ozawa法和Friedman法确定了固化动力学参数,用动力学模拟推测了固化机理函数,并用TGA法对等温固化树脂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酚芴环氧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约63.86 kJ/mol,扩散因子为3.80×104s-1,反应级数为1.57;固化反应为枝状成核的自催化反应;等温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于400℃开始分解,700℃时残碳率为41.73%。  相似文献   

4.
介绍近年来UV/EB固化材料的发展进展,其中包括北美、欧洲、日本的发展概况和重大的新进展:(1)稀释单体和预聚体;(2)水基UV/EB固化;(3)阳离子光固化;(4)辐射固化粉末涂料;(5)复合固化体系;(6)UV固化纳米涂料;(7)光引发剂;(8)计算机直接制版.  相似文献   

5.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认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反应分两进行,第一步是低温下的“ENE”反应,第二步是高温下的Diels-Alder反应,树脂第一步固化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要进一步提高固化反应程度,必须提高温度才能使第二步固化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胶粘体系固化度的原理及方法,并对端羟基聚丁二烯胶粘体系固化过程进行监控,分析了一定温度下胶粘体系的固化度与固化时间,以及相同固化时间内胶粘体系的固化度与固化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混杂光固化或双重固化是指在同一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来使体系固化的方法,它是原位改性高分子的一种新方法.混杂光固化体系包括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自由基-缩聚混杂体系和自由基-自由基混杂体系等.本文综述了混杂光固化体系的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环氧树脂电子束辐射固化的物理特征 ,电子束辐射固化过程受活性中心扩散控制 ,整个固化区域由片层状结构组成 .与电子能量沉积分布相对应 ,环氧树脂辐射固化度的最高值是在一定深度而不是在辐射表面出现 .对电子束辐射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模型解释 ,固化区域大小主要由电子的能量传递范围和浓度决定 ,反应活性中心的扩散作用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
光/潮气双重固化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波  郝名扬  管静  熊磊  钟卫 《高分子学报》2009,(12):1211-1218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二乙醇胺(DEOA)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氨酯,对其改性制备了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HPUA)和一系列双重固化(UV/潮气)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DHPUA),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以及凝胶色谱(GPC)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预聚物制备光固化涂层,通过对双重固化涂层的表面形貌、热性能和物理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支化双重固化涂层经过潮气固化后,涂层表面的粗糙度随着树脂中硅氧烷端基的含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超支化双重固化涂层的物理性能和热稳定性都随着树脂中硅氧烷端基的含量的增加而提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腰果酚在无光引发剂条件下的紫外光固化反应,并用IR、UV、元素分析、GPC等分析手段分析了腰果酚的紫外光固化机理及其固化膜性能。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辐照下,腰果酚通过侧链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和酚羟基的邻对位失去质子形成的自由基引起的苯环缩合反应,最终形成体型高聚物。腰果酚的紫外光固化膜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抗溶剂性、耐化学介质腐蚀性、热稳定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均优于腰果酚醛缩聚物(PC)涂膜。  相似文献   

11.
树枝形大分子/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树枝形大分子PAMAM/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Kissinger法求得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ΔE为59.78kJ/mol,通过Crane法求得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n=0.91,并计算出了反应速率常数k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频率因子A。根据动态DSC数据确定体系合适的固化反应温度为80~90℃,后固化温度为140℃。  相似文献   

12.
电子束固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束(EB) 固化技术的现状;重点讨论了我国EB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研究,讨论了其合成方法、固化机理以及性能。  相似文献   

14.
滕蔓 《化学教育》2003,24(7):6-8
本文简介感光性高分子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发展简史、固化机理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保形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保形涂料的固化机理,比较了各类光固化保形涂料及其修复方法,综述紫外光固化保形涂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滴定、粘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苯乙烯含量对聚醚型聚氨酯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PUDGEBA/聚苯乙烯(PSt)室温同步半-IPN’s(简称SIPN’s)体系固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所研究的体系中,苯乙烯含量的变化对凝胶时间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随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凝胶的时间明显延长。随苯乙烯含量的变化,两个组分固化反应反应速度最大值到来的时间可以相对提前或延后,甚至达到刚好同步,对上述  相似文献   

17.
液晶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液晶环氧树脂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液晶环氧化合物以及固化剂的种类和主要性质,着重介绍了环氧化合物活性,分子量以及与固化剂的匹配对液晶环氧树脂性质的影响。还简述了液晶环氧树脂的性能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苯并E嗪热固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欣  顾宜 《高分子学报》2000,(5):612-619
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双酚A型苯并E嗪和两种苯并E嗪模型化合物热聚合体系固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表观体积收缩率、密度-固化时间曲线、恒温固化收缩率以及密度-温度曲线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苯并E嗪在固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体积膨胀,并着重讨论了不同酚核结构苯并E嗪开环聚合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苯并E嗪均呈现出宏观体积膨胀效应,但在恒温固化过程中却均呈现体积收缩,且这种体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FTIR内标法跟踪观察了醇酸树脂的固化过程,选取1600cm~(-1)处的苯环振动峰作内标峰。结果表明,随着固化的进行,不饱和键递减,涂膜的羧基、羟基等含氧基团递增。固化过程的快慢同涂膜厚度有关,它是受氧扩散作用控制的。  相似文献   

20.
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诱导相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液体橡胶ZR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过程,分别通过时间分辨的激光光散射、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两相结构的发展,并用DSC跟踪该体系的固化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经历了不稳相分离过程(spindodal decomposition),固化动力学过程与相分离过程有强烈的依赖性,固化速度越快,橡胶相尺寸越大;并且当环氧固化反应转化率达80%时,橡胶相结构基本得以固定,最终得到双连续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