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以下七个方面对我国的磁学研究做了系统的全面的评述:(1)永磁材料;(2)软磁材料;(3)磁存储材料;(4)微波铁氧体和器件;(5)磁记录;(6)非晶态磁性材料;(7)磁性理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以上诸方面研究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文中还介绍了我国现代磁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我国磁学工作者对国际磁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钟文定所编《铁磁学》中册的出版,给大专院校的《铁磁学》课程及有关的科技人员提供了一本可贵的参考书.此书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磁学和磁性材料学科的发展. 铁磁学是研究强磁性物质磁性起源、磁化机制、磁化过程及其对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的依从性规律的学科.由于磁性现象的复杂性,要将磁性材料的研究结果系统化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是件比较困难的工作.各国学者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E.Kneller的“Fe-rromagnetismus”(1962),S.Chikazumi 的 “ Physics of Magnetism”(1964),A.H.Mo-rrish的“The Physical Principles of Magne-…  相似文献   

3.
物质磁性的研究已成了物理学和应用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方面的专业书籍的译著近年来在我国正迅速地增加。但是,已出版的一些书都是磁学或磁性材料的个别分枝的专论,还没有一本鳥瞰整个磁学的物理基础的书。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以下七个方面对我国的磁学研究做了系统的全面的评述:(1)永磁材料;(2)软磁材料;(3)磁存储材料;(4)微波铁氧体和器件;(5)磁记录;(6)非晶态磁性材料;(7)磁性理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以上诸方面研究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文中还介绍了我国现代磁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我国磁学工作者对国际磁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向群 《物理》2006,35(4):316-316
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中国计量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承办的“第12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于2005年11月16日至21日在福建武夷山市举行.这次会议是本世纪中国磁学界的一次大型盛会,内容涉及磁学和磁性材料科研、生产、市场和设备等各个方面,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的业界人士330余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磁学和磁性材料的发展前景.会议主要内容包括:磁学基础研究,磁性材料研究,磁性测鼍与计量技术,检测仪器和设备制造,磁性材料生产、应用和市场等.  相似文献   

6.
自旋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旋梯子低维磁体是低于三维的原子构形的磁性体,通常是指一维磁性链或二维磁性平面.这类材料的量子力学效应比三维磁性材料更重要,因而在低温下显示出有趣的集体行为.这个领域的研究正在加深人们对物质磁性的理解,并可能推动新材料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对高温超导材料...  相似文献   

7.
1.前言近代科学的发展对磁性材料及器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大大促进了人們对它的研究;反过来,由于新的磁性材料及器件之出现,又推动了各种尖端科学,尤其是固体电子学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人們对磁学的探討,促使物理学中这一门古老的学科有了更多更新的內容。从国际上的学术动态来看,这一点是很明显的,磁性材料与磁学的学术性会議开得很頻繁,苏、美、英、法等国每年或每隔一年均分别召开一次这样的大型会議,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进展》2016,36(1):1
纳米磁性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磁学性能,近年来,在许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基础理 论研究中,人们提出了各种描述纳米磁性材料的理论;另一方面,计算机计算能力以及实验手段 的提高,使得应用计算机进行材料设计以及探测单个纳米颗粒的磁学特性成为可能。这使得人们 对纳米磁性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入。本篇论文介绍了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化反转机制的基本理论与实 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从磁性材料中基本的相互作用入手说明这些相互作用在纳米尺度下 的表现形式,随后详细介绍了基于Stoner-Wohlfarth 模型计算机模拟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两种 可以用来研究单个纳米颗粒磁化反转实验手段以及相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凝聚态物理学丛书》之一的《铁磁学》上册已经出版,它是由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教研室的同志们编著的,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它凝结了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铁磁学》上册专门讨论了物质磁性的起源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人类发现磁性已有悠久的历史,而对物质磁性的系统研究工作在本世纪初叶就已开始,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接触到的一个固体物理学问题.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磁学和磁性材料的发展,已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解释物质磁性的起源,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这些理论在该书中都作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按现代磁学的观点,磁性可大致分为原子磁性和连续介质磁性.前者指物质的独立粒子的磁性,后者指相互作用的原子(分子)所组成的凝聚态的磁性.虽然宏观的连续介质的磁性不可简单地归之于原子的磁性,但是原子磁性却是一切物质磁性的基础,因此在原子物理学中对原子磁性做一介绍是十分必要的[1]. 虽然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代的著作《管子》中已经有了关于物质磁性的记载,但是直到原子物理特别是量子力学建立之后,才算真正有了现代磁学.原子物理重要成就之一是确认了一些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是物质磁性的基本携带者.这些基本粒子除了…  相似文献   

11.
 位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国家磁学实验室是以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目标的开放实验室,联合国内外磁学专家在磁性理论,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超微粒子.  相似文献   

12.
磁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 现代磁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已经证明:任何物质从宏观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到微观的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都具有或强或弱的磁性,任何空间从我们体内到身边、从地球到各种天体(行星和恒星)、到星际空间都存在或高或低的磁场.因而可以说,包含物质的磁性和空间的磁场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所说的无磁性物质,实际上是弱磁性物质,而一般所说的磁性物质或称磁性材料,实际上是强磁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磁学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为了活跃磁学埋论研究的学术空气,交流国内外磁学理论研究的情况,推动我国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1985年3月15日至30日在成都四川师范学院召开了第三届全国磁学讨论会.来自全国五十多个研究所、大专院校的六十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以专题报告为主.山东大学姜寿亭,四川师范学院赵敏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伯臧、蒲富恪、张寿恭,北京大学刘福绥,复旦大学孙鑫等七位同志分别作了题为《巡游电子磁性》、《顺磁晶体的晶场和顺磁共振理论》、《微磁学理论问题》、《磁性孤子》、《新型永磁材料…  相似文献   

14.
磁性材料是信息时代重要的基础材料,不同的磁性基态是磁性材料广泛应用的前提,其中铁磁基态是高性能磁性材料的关键要求.本文针对材料项目数据库中的无机磁性材料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无机磁性材料铁磁、反铁磁、亚铁磁和顺磁基态的分类以及无机铁磁性材料磁矩的预测.提取了材料的元素和结构属性特征,通过两步式特征选择方法分别为磁性基态分类和磁矩预测筛选了20个材料特征,发现材料特征中的电负性、原子磁矩和原子外围轨道未充满电子数对两种磁性性能具有重要贡献.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磁性基态分类模型和磁矩预测模型,采用10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和泛化能力.在测试检验中,磁性基态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85.23%,精确率为85.18%,召回率为85.04%, F1分数为85.24%;磁矩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为91.58%,平均绝对误差为0.098μB/atom.本研究为无机铁磁性材料的高通量分类筛选与磁矩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选择,可为新型无机磁性材料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物理》2020,(2)
拓扑磁学是近年内磁学领域内衍生出的一个子学科,它以寻找、研究和利用磁性材料中的拓扑自旋结构为核心目标,相关研究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内已成为一个较大的分支。这些拓扑自旋结构包括:磁涡旋(magnetic vortex)、磁性斯格明子(magnetic skyrmion)、磁浮子(magnetic bobber)等。文章将以磁性多层膜中的斯格明子为对象,从材料优化、拓扑物理、表征、操控、探测等角度出发,详细讨论当前的主要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功能器件应用方面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武汝前  曹觉先 《物理》2008,37(4):284
由于现代纳米合成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研制合成各种小尺度人工磁性结构并成功地揭示了多种新奇的物理现象.这极大地推动了磁性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巨磁阻的自旋阀结构在计算机硬盘里的应用是过去十年中磁盘存储量能够每年数倍增长的主因.通信及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造成信息量的爆炸并对磁记录的写、存、读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期望从纳米磁学的研究中找到突破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阻碍记录单元不断减小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是超小磁结构通常展示所谓的超顺磁性,即在有限温度下的热涨落使信号稳定性极差.寻找特别的磁性材料使其具有超大的磁各向异性能是目前基础及应用磁学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物理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磁学与磁性材料会议将于1983年11月召开,这是数年一度的全国磁学与磁性材料工作者的学术盛会. 大会共分:磁学基础理论;金属软磁及电工钢;金属永磁;非晶态磁性;软磁铁氧体;永磁铁氧体;微波铁氧体;磁头;磁记录及磁存储;磁性材料测量;磁性材料新设计及新应用;磁生物学等12个专业组. 大会筹备组设在北京8503信箱情报室.论文摘要的截止接收日期为1983年1月20日.第五届全国磁学与磁性材料会议将于1983年11月召开@于志弘…  相似文献   

18.
磁学虽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信息的记录、存贮、调用和处理都离不开磁学与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物质支柱之一. 1988年7月25—29日在巴黎召开的十四届国际磁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gnetism,简称ICM)堪称磁学和磁性材料领域的盛会。国际磁学界的权威学者、知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此领域的大批新手们聚集一堂,交流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各学科的关键问题.本次会议集中地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它吸引了众多的会议参加者. 1939年,现代磁学…  相似文献   

19.
二维材料中由贝里曲率诱导的新型磁学响应是近年来的新兴领域.这些二维材料所表现出的磁学特性及量子输运与贝里曲率直接相关,而贝里曲率又与晶体的对称性、电子的轨道磁性、自旋轨道耦合以及磁电效应等息息相关.研究这些新型磁性响应一方面有益于研究不同量子效应间的耦合作用,另一方面可探索量子效应在电子与信息器件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二维材料中新型磁响应的实验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二硫化钼和石墨烯等材料中的谷霍尔和磁电效应、低对称性的二碲化钨等材料中的量子非线性霍尔以及转角石墨烯中的反常霍尔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本文结合二维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电子结构,介绍了这些新奇现象的现有物理解释、回顾了相关研究的最新发展、讨论了其中尚未理解的现象,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磁性材料,由于多数是可见光不透明的,长期以来与光散射研究似乎无关。然而这些介质中的磁性激发和声子一样是能够与入射光发生作用,造成非弹性散射的。研究这些散射能提供介质中磁性激发的各种信息。近几年散射谱仪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通Brillouin散射谱仪的出现,为开发磁介质光散射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些研究陆续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Brillouin散射,因此称为磁学研究的新的特殊方法。考虑到磁学工作者的兴趣,本文首先概述光散射的基本概念,分析光与磁性激发的耦合机制,然后介绍基于多通Fabry-Perot干涉仪的Brillouin散射实验。最后讨论对几种典型磁性材料的研究结果,用以说明磁介质光散射的应用性,前景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