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前处理分析植物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Cl-甲醇甲酯化、BF3-甲醇甲酯化以及硅烷化三种预处理提取植物中的脂肪酸,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从脂肪酸种类、回收率、甲酯化率、对仪器的影响和操做简易程度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植物样品,HCl-甲醇甲酯化和BF3-甲醇甲酯化预处理后,GC-MS检测和识别的脂肪酸分别是32种和21种,而硅烷化预处理后只检测到了13种。HCl-甲醇甲酯化回收率大多高于85%,BF3-甲醇甲酯化的回收率高于50%,而十五烷酸的甲酯化率前者为88.20%,后者为81.23%。硅烷化可引起色谱柱固定相流失,影响其寿命,而甲酯化的影响甚微。HCl-甲醇甲酯化比BF3-甲醇甲酯化和硅烷化预处理检测和识别的脂肪酸种类多,操作简单,耗时短,GC-MS是理想的植物脂肪酸提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国家标准GB 5009.168-2016中乙酰氯-甲醇甲酯化法、酸水解酯化法和碱水解酯化法3种前处理手段处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的差异性。乙酰氯-甲醇甲酯化法和酸水解酯化法明显优于碱水解酯化法。乙酰氯-甲醇甲酯化法中,样品的水解和脂肪的甲酯化同时进行并相互促进,使得脂肪的释放和甲酯化能够完全进行。通过对反应过程和添加回收率两个方面的考察,证明了乙酰氯-甲醇甲酯化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酸、碱水解酯化法是分别利用酸、碱对样品进行水解,然后提取脂肪进行甲酯化。从水解效率、提取效率及甲酯化效率3个方面对酸、碱水解酯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解效率是影响酸、碱水解差异性的主要因素,酸水解法更适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进一步验证了乙酰氯-甲醇甲酯化法和酸水解酯化法测定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准确性,同时对其他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确定了植物油脂肪酸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前合适的样品处理步骤及条件和最佳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6种食用植物油进行了处理分析。样品前处理主要步骤及条件:约0.045g样品,先加入萃取剂苯-石油醚(2:1,V/V)2mL;然后用2mL 0.4mol/L KOH-CH3OH溶液作酯化剂,于60℃酯化30 min后,再用1.5mL 15%BF3-CH3OH(w t%)溶液作酯化剂,于50℃酯化40 min。由食用植物油样品甲酯化后进行GC分析可知,各类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均能得以甲酯化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NaHSO4·H2O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Na HSO4 · H2 O催化苯甲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 ,合成了苯甲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 ,Na HSO4 · H2 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苯甲酸 /甲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 [n(苯甲酸 )∶n(甲醇 )∶n( Na HSO4 ·H2 O) =1∶ 2∶ 0 .2 9,回流8h]下 ,苯甲酸甲酯产率达 85.3 %。  相似文献   

5.
邵仕萍  相大鹏  李双  奚星林  陈文锐 《色谱》2015,33(11):1214-1218
建立了盐酸水解,索氏提取总脂肪酸,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酯化,硫酸氢钠处理,气相色谱测定奶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的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1 mol/L氢氧化钾在25 ℃反应5 min。甲酯化衍生液经硫酸氢钠处理,在SP-2560气相色谱柱(100 m×0.25 mm×0.20 μ m)上进行55 min程序升温测定DHA含量。DHA在5.0~3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DHA质量浓度为10、50、100 mg/L时目标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4%、1.2%和1.1%。方法检出限为2 mg/kg,回收率为90.4%~93.5%。该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以NaHSO4*H2O催化苯甲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苯甲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NaHSO4*H2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苯甲酸/甲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n(苯甲酸)∶n(甲醇)∶n(NaHSO4*H2O)=1∶2∶0.29,回流8h]下,苯甲酸甲酯产率达85.3%.  相似文献   

7.
用石油醚作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分别提取东北小鲵体内组织(皮、肌肉及内脏)中的粗脂肪油,所得萃取液分别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及纯水洗涤后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过夜.用旋转蒸发除去萃取液中有机溶剂,于是获得3份油状液体分别为从小鲵的皮、肌肉及内脏提取的脂肪酸.从中分取0.20 mL于氢氧化钾溶液中加甲醇做甲酯化处理,用乙醚-正己烷(2...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深海鱼油中的EPA和DHA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氢氧化钾-甲醇酯化法将深海鱼油中的脂肪酸快速、有效地转化成脂肪酸甲酯,然后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以二十二碳饱和脂肪酸甲酯为内标物,建立了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该方法对EPA和DHA定量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5.0%,回收率分别为99.7%和99.4%。  相似文献   

9.
《色谱》2015,(11)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表征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在333~373 K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参数。使用两组不同化学结构和性质的探针分子测定了[BMIM]BF4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探针分子的保留时间计算得到探针分子与[BMIM]BF4之间的摩尔吸附焓、质量分数活度系数、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和[BMIM]BF4的溶解度参数。结果表明,所选溶剂中n-C10、n-C11、n-C12、四氯化碳,环己烷和甲苯为[BMIM]BF4的不良溶剂;二氯甲烷、丙酮、氯仿、乙酸甲酯、乙醇、甲醇为[BMIM]BF4的良溶剂。运用外推法得到了[HMIM]BF4在室温(298.15K)时的溶解度参数为23.39(J/cm3)0.5。实验结果证明IGC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获得离子液体热力学参数的方法。本研究为离子液体的应用及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质谱特征结合等效链长定性分析植物油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质谱特征结合等效链长快速定性植物油中脂肪酸的方法。首先根据质谱特征判断脂肪酸的类型并鉴定出其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然后利用它们的保留时间信息计算得到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等效链长值,与已建立的脂肪酸甲酯数据库对照实现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结构鉴定。用NaOH-甲醇对5种常见植物油(花生调和油、茶籽调和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中的脂肪酸进行衍生和提取,采用DB-23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分离脂肪酸甲酯的同系物和异构体,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结果表明,5种样品油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方法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定性检测脂肪酸同系物及异构体,适用于油脂、食品中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