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许多教师只关注学生做题数量、类型与结果,认为只要学生大运动量做题、做各种类型的题,就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与能力,而对于讲评并不十分关注,甚至对讲评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分析学生的错误或提供解答,有时甚至把讲评变成公布分数与排列名次.  相似文献   

2.
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卫东  母建军 《数学通报》2004,(10):20-21,4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配备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就题论题,解题匆忙,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习惯.倘若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却“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只重视解题的数量与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解题后的再思考.为了避免学生陷入“题海”,解题后的多思善想是对学生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3.
去年七月正在考研备战紧张时刻,我见到了《数学竞赛与考研应试指导》(龚冬保等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被书中大量富有启发性的综合例题及全部实战原题等丰富资料所吸引.我首先做前面每一部分的单项训练,有的题会做,有的题不会做.不会做的,就看书上的解题思路,觉得豁然开朗,受益匪浅.经过做题练习,我的解题水平逐渐提高了.临考前一个月,每天以实战状态认认真真地做一套往年考题.选择题、填空题都详细地写出选、填根据,每做一套题就总结一下心得,成绩一点儿一点儿的往上提高.今年进入考场,就觉得试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做题的时…  相似文献   

4.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知识、方法、技能几乎完全是通过解题得到巩固、熟练、升华的.因此,很多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更强的解题本领,把学生“丢进”题海里,让学生不停地做题、做题、再做题;也有人试图借助于高数中的“有限覆盖定理”,构建一定量的题目,对中学阶段数学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覆盖,这种想法不算天真,但变成现实却非易事.现实中用多个“特殊”题目,构成题组,利用题组对重要知识点、重要技能进行覆盖;或通过重要知识点、特殊技能的辐射编造多个题目以达到巩固与熟练的目的,倒是切实可行的.笔者曾这样做过,介绍如下,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知识、方法、技能几乎完全是通过解题得到巩固、熟练、升华的.因此,很多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更强的解题本领,而让学生不停地做题、做题、再做题,甚至把学生“丢进”题海里;也有人试图借助于高数中的“有限覆盖定理”,构建一定量的题目,对中学阶段数学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覆盖,这种想法不算天真,但变成现实却非易事.但在现实中,将多个“特殊”题目,构成题组,利用题组对重要知识点、重要技能进行覆盖;或通过重要知识点、特殊技能的辐射编造多个题目以达到巩固与熟练的目的,倒是切实…  相似文献   

6.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得到较大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教授.高中的数学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悟性,使学生们在做题时准确地抓住解题思路,更加高效及精准地完成解题.数形结合是一种能够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解题方法,在授课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珠心算乘法心算训练时,大张的乘法试题和练习册做题适合在课堂上用,外出时用它们就不大方便了。为了让学生能随时很方便地拿出题来做练习,我突然想到了数字方块。于是做了几个小方块教给学生使用,嘿,别说,用起来还真方便,不管是课间还是出去玩,随时可练习。  相似文献   

8.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我们感到:一方面,学生强化了解题训练,做了大量的练习和测试卷;另一方面,考试反馈:不少同学对已经做过、评讲过的试题,仍然会出错.不少教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只会埋头做题,缺乏思考,更谈不上对知识、方法的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9.
从事数学教学十多年,一天到晚在题海中拼搏,与"知识点"纠缠,数学除了"解题"还能干啥?每堂课问到概念性问题,学生大多茫然.学习真的只是解题,只要解题就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吗?数学优秀生明确猜想与证明的区别,对解题后的"回顾"很在乎;他们的"语文"学得很好,"理解题意"是他们的强项,他们的数学语言用的规范、熟练,会做的一定简练完整的表述,会做的保证不错……显然,这些能力不是靠拼命做题获得的,有的在"解题"之外,有的甚至是在数学之外.  相似文献   

10.
由于解题后的反思要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对解题方法进行概括,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解题学习的强化过程,一个由简单模仿和机械操作上升到解题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解题教学中为避免学生陷入“题海”,解题后的反思是对学生不可缺少的要求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能力,提高反思的质量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点看法.1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教学中对解题的要求首先是学生能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寻求最常规的解题思路,以求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要求并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后立即进行反思(而不是急于做下…  相似文献   

11.
颜秀  张松 《数学通报》2007,46(3):44-46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当前的教学现状,由于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有些教师盲目追求“题海战术”,用大量的练习来强化训练学生,忽视了数学理性思维的锤炼和深化.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非解题的数量,因而重在研究解题的方向和策略,要善于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解题的思维方法.因此,对于解决了的数学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收工,苦能加以反思,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便可以举一反三,深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马启荣 《中学数学》2022,(23):87-88+90
<正>比较大小是近年高考数学中经常考查的一类常规题型,侧重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基于此,笔者着重归纳整理了含有三个变量的指数式连等(或者对数式连等)的大小比较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特例法”与“设元法”迅速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1 三个“指数式连等”的大小比较问题一般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尽管课程改革至今已十多载,但当下“应试教育”与“唯分论”依旧盛行,教学“满堂灌”依旧多见,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的知识搬运工和做题机器,真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不尽如人意.以分数为目标的数学解题教学致使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计算”和“证明”,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这与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发展理性思维与精神、培育数学素养不相符,与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的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不相符.  相似文献   

14.
1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 对于数学学习,一定的解题训练在所难免,但高中数学很多问题实际上不需要反复操练.导致盲目重复练习的主要“根源”是:教师与学生都缺少对问题的反思与总结,教师想少一点思考多一点收获,那就让学生多做点作业;学生则拿到作业就做,至于做错还是做对,感觉那不是他的事,而解题后的思考则被部分学生认为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说题”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教研活动,是指教师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试题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和推理依据,并通过归纳、概括,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通过“做题、想题、改题、编题、说题”等一系列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研究“考试命题”三者结合起来.开展说题活动能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把握考题的命题趋势与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以2016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17题为例,论述如何“说题”.  相似文献   

16.
彭达浩  李祎 《数学通报》2022,(5):43-45+51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的特点.“要学好数学,提高解题能力,那就必须要多做题”,这一点似乎已成为当代数学家与教育家的共识[1].如今无论是教材还是教辅资料,均包含大量的数学习题,这些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表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将目光锁定在解题“套路”上,  相似文献   

17.
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复习回顾—基础巩固—拓展提高—归纳小结”的流程.巩固、拓展环节中的解题基本是教师给予、学生解答的模式,这样的复习方式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削弱复习效果.对巩固、拓展环节以“必做题纠错—自编题交流”的方式进行优化,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复习,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王少群 《中学数学》2012,(11):89+91
许多刚步人高中的同学学习数学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数学课听懂容易但做题难.不会做题、做不对题是许多学生面临的困惑.那么学生不会做题的症结在哪里?学生真的把数学课听懂了?本文笔者将通过几个例题,来探讨高一学生数学解题的困惑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庄惠强 《中学数学》2022,(24):30-32
提高运算求解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离不开解题,一题多解是提高运算求解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聚焦于提升学生运算求解能力,既关注“共性”,又注重“个性”,让学生合乎逻辑地推理运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能力。要使这些知识和能力得以巩固,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进行训练,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的必要途径,如何指导练习,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指导学生练习方面我们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现介绍出来供参教。一、示范法示范法就是老师给学生作出准确、严密,规范、简明的范例,使学生能看到解题的全过程。要求学生按范例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巩固知识,摸索规律,掌握技巧。在初二应用题教学时,我们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