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凹凸棒土为载体,将壳聚糖负载在凹凸棒土上,用于吸附水中Cu~(2+)。结果表明凹凸棒土负载壳聚糖吸附容量大于壳聚糖及凹凸棒土,并且从水中回收方便,在重复使用5次后对Cu~(2+)吸附率仍达到90.3%。单因素实验确定条件表明:Cu~(2+)初始浓度为20 mg·L~(-1),pH值为5,温度为20℃,吸附时间30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5 g·L~(-1)时凹凸棒土负载壳聚糖对Cu~(2+)吸附量达到最大约为18.5 mg·g~(-1)。整个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97X-D和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Cu~(2+)催化α-丙氨酸(α-Ala)分子两种稳定构型的手性对映体转变。对于构型1的手性转变反应考察了4个通道(ai,aj,ak和b),ai、aj和ak通道分别是羟基旋转后α-H以氨基氮、铜及与铜配位的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羟基氢向氨基氮迁移后α-H向羰基氧迁移,接着质子从质子化氨基向α-C迁移。对于构型2的手性转变反应考察了α-H以氨基氮为桥迁移的通道。势能面计算表明:对于构型1,aj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骤的内禀能垒为120. 3 kJ·mol~(-1),构型2在决速步骤的内禀能垒为189. 0 kJ·mol~(-1)。结果表明:相对于孤立环境下α-Ala分子的手性转变,气相环境下Cu~(2+)对α-Ala分子的手性转变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邻氯苯酚废水Fenton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enton氧化技术对邻氯苯酚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处理.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对邻氯苯酚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将邻氯苯酚迅速降解成可生化的降解低分子有机物.在1/2理论投加量,Fe2+:H2O2=1:20,25℃,初始pH为6.0的情况下反应60 min,邻氯苯酚去除率可达90.9%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43.7%.针对污染物Fenton氧化反应的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d[RH]/dt=KRH[RH][H2O2]oexp(-KH2O2);-d[CODcr]/dt=KCODcr[CODcr][H2O2]oexp(-Kt) 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确定了Mn(Ⅱ)催化溶解氧氧化HQSAH的动力学方程,测定了反应速率和表观活化能,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晶场理论中的点电荷-电偶极模型,从“孤立络离子”近似下Cu~(5+)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的研究出发,探讨了晶体中Cu~(2+)-Cu~(2+)离子间相互作用对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的影响。以Cu(detc)_2晶体为例,首次用SCF-d轨道理论,解释了前人没法定量解释的零场分裂现象,建立了考虑Cu~(2+)-Cu~(2+)间相互作用后自旋哈密顿参量和晶格参数间的关系,从而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从孤立络离子近似到存在离子间相互作用时晶体的EPR谱的统一解释。计算结果表明:对于Cu(detc)_2,考虑Cu~(2+)-Cu~(2+)对的影响后,g-因子不变(这与实验结果符合),而零场分裂主要是旋轨耦合、晶场对称性以及Cu~(2+)-Cu~(2+)对间交换作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温度、银氨摩尔比,碱度及杂质金属离子对联氨还原银氨配合物以沉析银的反应,获得微量的Co(Ⅱ)、Mn(Ⅱ)、Fe(Ⅱ)特别是Cu(Ⅱ)离子,不仅能加快反应速度,且能有效地促进联氨按反应(A)进行四电子定向反应的比率,提高了银的还原沉析率,降低了联氨耗量。 N_2H_4+4Ag(NH_3)_2~++4OH~-=N_2+4Ag+8NH_3+4H_2O (A) N_2H_4+Ag(NH_3)_2~++OH~-=1/2N_2+Ag+3NH_3+H_2O (B) 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联氨定向还原沉析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NH_3],[Cu(Ⅱ)],温度,[NaOH],获得在起始浓度为0.0025mol/LN_2H_4和0.010mol/LAgNO_3的混合液中,联氨按四电子定向反应(A)的最佳条件是:Ag~+∶NH_3=1∶4(摩尔比),[Cu~(2+)]=4X10~(-5)mol/L,[NaOH]=0.010mol/L,在333K时搅拌反应10分钟,银的还原率在99.8%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H2SO4介质中,痕量锌能灵敏地催化K2S2O8氧化靛蓝胭脂红褪色反应。研究了该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动力学条件和参数,建立了测定痕量锌的催化动力学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4.18×10-8g/mL,线性范围为(0.25-3.5μg/25)mL,将其用于食品(黄豆、豌豆、奶粉)中锌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超痕量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氨性介质中 ,超痕量铬 (Ⅵ )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偶氮胂I褪色。通过研究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测定超痕量铬 (Ⅵ )的新方法。该方法检测限为 7.2 7× 10 - 11g铬 (Ⅵ ) /mL ,测定范围为 0~ 0 .10 μg铬 (Ⅵ ) / 2 5mL ,用于测定环境中铬 (Ⅵ )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5-Br-PAN-S是一种水溶性的光度显色剂。本文研究了十一种金属离子和5-Br-PAN-S的络合反应,测定了各种金属络合物的pH效应、组成和摩尔吸光系数。Pb~(2+)、Hg~(2+)、V~(5+)、Pd~(2+)及Cu~(2+)(pH≤6)与5-Br-PAN-S的络合比为1∶1,而Fe~(2+)Co~(2+)、Co~(3+)、Ni~(2+)、Cd~(2+)、Zn~(2+)、Mn~(2+)和Gu~(2+)(pH≥8)均为1∶2。由于5-Br-PAN-S金属络合物都溶于水,且灵敏度较高,所以5-Br-PAN-S作为光度显色剂对于多种离子测定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超痕量铬(VI)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氨性介质中,超痕量铬(Ⅵ)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偶氮胂I褪色.通过研究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超痕量铬(Ⅵ)的新方法.该方法检测限为7.27×10-11g铬(Ⅵ)/mL,测定范围为0~0.10μg铬(Ⅵ)/25 mL,用于测定环境中铬(Ⅵ),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曲线的线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猪红细胞制备的CuZn-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NBT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经典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NBT光还原法及肾上腺素自氧化法等5种方法,得到5条典型的酶活力测定曲线,寻找到2种测活曲线直线化的数学处理方法,使SOD测活工作变得更简便  相似文献   

12.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在非溶剂系统中的反常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非溶剂系统中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的氧化活性和液相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经过短时间诱导期后,邻氯甲苯的氧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且稳定,而对氯甲苯则在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这与醋酸作溶剂时的情况相反.分析了产生这种反常氧化活性的原因,并给出了提高对氯甲苯氧化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DTC类重金属捕集剂对Cu~(2+)去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二胺、氢氧化钠、二硫化碳等为原料,在常温下合成一种橘红色的液体产品DTC-E,经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类).以模拟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系统考察了反应体系各因素对DTC-E捕集去除游离态Cu2+效果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电镀含铜废水的处理以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DTC-E对反应体系的pH值适用范围(4~12)较广;最佳反应pH值和DTC-E投加量分别为8.0和1.0倍化学计量比(DTC∶Cu2+);絮凝剂的存在能够显著增强DTC-E对游离Cu2+的捕集去除效果;相比之下,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游离Cu2+的去除效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将锌试剂用简单搅拌的方法负载在D-290型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制成锌试剂负载树脂.考察了该树脂在酸碱溶液中的稳定性,吸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对Cu~(2+)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等特性;试验了柱上定量吸附和洗脱Cu~(2+)的实验条件;建立了用该负载树脂经柱法分离富集后原子吸收测定自来水中及ZuSO_4、CdCl_2等盐类中微量铜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自行组装的直流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dc G D A E S)仪器对分析铜合金的某些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光源放电室结构、放电气体压力、放电电压等操作参数以及试样尺寸大小对放电性能及元素谱线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 考察了在不同放电气压条件下样品的溅射率和优化条件下辉光放电的稳定性最后,分析了铜合金标准样品中的 Al和 Mn,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结构DTC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链形二胺和环形二胺为原料合成了2种不同结构的DTC(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1和DTC-2,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废水中Cu2+,Ni 2+,Zn2+,Cr3+重金属离子或络合态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胺的结构对捕集效果的影响较大,DTC-1捕集重金属的能力顺序为Cu2+Ni 2+Cr3+Zn2+,对Zn2+几乎没有去除效果,而DTC-2捕集4种重金属的能力顺序为Cu2+Ni 2+Zn2+Cr3+,对常见的4种游离态的重金属离子均有理想的捕集效果;DTC-1和DTC-2也均能捕集络合态重金属离子,但捕集剂的投加量稍有增加.通过对实际含铜废水的处理,两者均能将实际含铜废水处理到达标,且处理成本相差不大,均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骨架金属催化剂,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阿维菌素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架金属催化剂对阿维菌素的选择性加氢显示出较好的活性和不同的选择性.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RaneyCo催化剂对阿维菌素的四氢产物3,4,22,23-四氢阿维菌素的产率可高达96.7%.磷钼酸改性后的RaneyCu催化剂可抑制多余的活性中心,使阿维菌素不至于被过度氢化,从而提高了阿维菌素的二氢产物伊维菌素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以3,5-二硝基-4-氯三氟甲苯为原料,通过与水合肼、盐酸氨基脲、乙醇胺、盐酸羟胺的脱氯胺化反应,合成了6个含氟化合物,产率最高达94.4%,并通过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底物中氯原子的活泼性越高越有利于脱氯胺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不同底质、饵料种类和日投饵量对管角螺幼螺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底质、饵料种类和日投饵量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底质对幼螺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其生长影响显著,有底质比无底质效果佳,尤以粗沙底质组为宜;4种饵料对幼螺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均有影响,以投喂缢蛏和冰鲜杂鱼存活率最大(96.67%);生长效果以特定生长率作为指标进行比较,依次为:缢蛏组(0.54%)>冰鲜杂鱼(0.34%)>软饵(0.18%)>硬饵(0.07%)>不投饵(0.06%);日投饵量对幼螺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其生长影响显著,日投饵量以体重的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利用黑曲霉菌发酵食品废物去除污泥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黑曲霉菌发酵菠萝残渣废液产生富含柠檬酸的沥滤液,然后将沥滤液加入污泥中,用以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Cu和Zn.调节污泥初始pH到3.73,反应2h,重金属Cu的去除率达46%,Zn达75%;延长反应时间,去除率进一步提高,Cu去除率最高达60%以上,Zn去除率达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