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物理知识》2009,(4):I0006-I0007
自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以来,截止到2008年9月18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共给出的小行星暂定编号779823个,其中已有192280颗获得了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永久编号,其中有14807颗小行星已经被命名。  相似文献   

2.
国际小行星中心所在的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提前一天发布预测,一颗名为2008TC3的小行星有99.8%~100%的概率将于北京时间2008年10月7日上午10:46与地球相撞.随后据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消息,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事后观测表明,人们预计出的撞击时间误差只有15s.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虽然这颗在大气中分解掉的小行星并没有给地球带来多少威胁,但第一次成功预报还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戴闻 《物理》2003,32(2):140-140
按照地质年代的划分,从生命在地球上诞生到距今2.25亿年是古生代;2.25亿年—0.65亿年前是中生代,中生代又按先后分为三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0.65亿年—100万年前是新生代,它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关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们有两种观点,即“灾变论”和“渐变论”.无论持哪种观点,他们都不否认,在距今6500万年前(在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地球上的生命曾因流星撞击而蒙受灾难.慧星或小行星的轨道可因外扰动而改变,以致于最终飞向地球.如果星体的直径大于2km,撞击或许将毁灭地球的文明.在1998年,曾有媒体炒作:一颗小行星正朝地球飞来,它将于2028年撞…  相似文献   

4.
 用1994年发现撞击木星的彗星“苏梅克-列维9号”的美国科学家苏梅克的名字命名的近地小行星探测器“NEAR-苏梅克”号,在宇宙中飞行了5年后于今年2月12日在小行星“爱神”的表面成功着陆,开始了新的探索。第433号小行星“爱神”是1898年8月13日由德国天文学家古斯塔夫韦特发现并命名的。这颗形似马铃薯的“爱神”星长约33千米,厚13千米,在小行星中算是较大的,也是被天文学家观测得最多的。“爱神”的年龄约为45.4亿年,与地球的年龄相近,特别是在不久前的星际碰撞中,“爱神”星剥落了一块物质,并裸露出新鲜的“内部”,因此它被选定为这次探测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45亿年前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飞出的碎片形成了月球。直至25亿年前, 太阳系内小行星长期持续的狂轰滥炸煮沸早期海洋。  相似文献   

6.
7.
 1989年底之前,传闻一颗小行星将撞击地球,惹起许多人的恐慌.消息很快得到了澄清,原来是场以讹传讹的虚惊.  相似文献   

8.
 法国物理学家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提出在两个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共振下,存在5 个特殊的稳定点,其中3 个点L1、L2、L3 在两个主天体的连线上,另两个点L4和L5 位于以两个主天体的连线为底边在两侧所作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处,这5 个点被称作“拉格朗日点”。  相似文献   

9.
Gliese 581(见主图)是一颗距离地球21光年的红矮星,以行星众多而颇受关注。天文学家在2012 年12 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strophysics)杂志上报道, 赫歇尔空间天文台(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发现了该恒星又一个类似地球的特征:在距离该恒星遥远的地带存在类似太阳系柯伊伯带(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由远远小于地球的天体组成,其中包括冥王星)的小行星带。  相似文献   

10.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世界各国天文台(站)及广大天文爱好者,兴奋地观测了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简称S-L9)与木星的连珠碰撞。这一千载难逢的天文事件,业已引起科学家们的深切关注。这种全球轰动的效应使人类对于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研究,以及对于木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S-19彗星何以得名? “S-19彗星”是美国著名的彗星猎手苏梅克夫妇和利维共同发现的周期彗星。现年67岁的尤金·苏梅克原任美国地质勘探局天文学部的主管,1993年刚退休,2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搜寻新彗星和小行星的工作,1992年曾荣获全美科学奖。比他小一岁的妻子卡罗琳·苏梅克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业余天文学家。1982年,她在毫无报酬的情况下,加入了丈夫的巡天观测寻找彗星的工作,这时他们的两个子女已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11.
捕捉小行星     
《现代物理知识》2013,(5):F0002-F0002
<正>小行星,这个被冠以恐龙灭绝的"杀手",地球的"毁灭者",目前正被科学家们作为资源,而准备将其"捕获"。目前美国宇航局正着手实施小行星的"捕获"项目,计划发射一无人航天器,靠近目标小行星,向其释放一张大网,将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天文学家最近在距离地球20光年的天秤座发现一颗酷似地球的日外行星,尽管对其细节尚不清楚,但仍令天文学家充满信心。因为这里已发现不少生命  相似文献   

13.
多数大行星都是像木星那样的气体巨行星。但是天文学家说,他们现在发现了一种新型行星,可能存在大气层而且质量远大于地球。艺术想象图中前方的行星名为Kepler-10c,每45天围绕110亿岁高龄的类日恒星运行一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头型对泰勒(Taylor)撞击载荷的影响,在材料静动态力学性能实验和Taylor撞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试件在撞击过程中的接触力、速度和外形尺寸等参量的变化历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撞击速度下,半球头试件的塑性变形程度更大;半球头试件的撞击载荷上升沿变缓,载荷脉冲时间增长,而两种试件的载荷平台段幅值相当。根据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霍普金森杆测试Taylor撞击载荷历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公布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发现两星期后,2005年8月11日的《自然》杂志又公布首次发现一颗小行星有两颗卫星或三重小行星的有趣消息。因为有的小行星可能游荡到地球附近,潜在着撞击地球的重大危害,这就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小行星的发现和命名天文学家早就感到火星和木星的轨道间距太大,开普勒推测此间距内应当有一颗未知的行星。1766年德国中学教师提丢斯得出,行星的轨道半长径形成简单的数列,1781年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得(J.E.Bode)加以宣传,总结成经验规律:an=0.3+2n-2×0.4(天文单位),水星n=-∞,金星n=2,地球n=3,火星n=4,木星n=6,土星n=7,因此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  相似文献   

16.
大约45.3亿年前, 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猛烈撞击地球, 形成年轻炽热的月球。但是这个过程是正面撞击还是侧面撞击呢?新的计算机模拟证明这是一次正面撞击, 而且比以前所设想的角度更陡, 速度更高。另外, 向太空中喷射出的地球碎片也远多于以往模型, 同时温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高速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可忽略许多灾难在逐步逼近我们,本文总结了人类可能面临的十种灾难,并对其发生的概率和应对的措施有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超高速撞击实验中,通过对撞击发光信号的监测,利用光谱分析法测量超高速微粒撞击形成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深入研究微小空间碎片撞击诱发放电效应的基础.国内外相关机构已利用该方法对毫米以上微粒撞击等离子体的参数进行了监测,但是毫米以下微粒撞击发光信号的监测难度更大,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在等离子体驱动微小碎片加速器上对百微米级微粒超高速撞击的发光信号进行了监测,对该撞击发光信号以及撞击诱发放电过程中发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撞击发光信号对微粒速度进行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董琪琪  胡海豹  陈少强  何强  鲍路瑶 《物理学报》2018,67(5):54702-054702
利用三维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尺度水滴撞击冷壁面的结冰过程.数值模拟中,统计系统采用微正则系综,势能函数选用TIP4P/ice模型,温度校正使用速度定标法,牛顿运动方程的求解采用文莱特算法,水滴内部结冰过程则通过统计垂直方向水分子温度分布来判定.研究发现,当冷壁面温度降低时,水滴完全结冰的时间减小,但水滴降至壁面温度的时间却增大;同时随着壁面亲水性降低,水滴内部热传递速度减慢(尤其是冷壁面与水滴底端分子层间),水滴内部温度趋于均匀,但水滴完全结冰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0.
撞击流干燥(Impinging Stream Drying,ISD)技术是强化相间传热传质和加快颗粒干燥过程的有效方法。通过在自行设计的同轴水平撞击流试验装置上对物料进行的一系列干燥试验,验证了空气温度、颗粒喂料速率、颗粒预热温度等操作参数和撞击距离、撞击室容积等结构参数对干燥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同轴撞击流干燥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