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103页第9题:点P与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编写的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上P96练习题第 4题是 :△ABC的两个顶点A ,B的坐标分别是 ( - 6 ,0 ) ,( 6 ,0 ) ,边AC ,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 - 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与之配套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所给答案是x236 + y21 6 =1 (y≠ 0 ) .图 1 剖析用图这一答案是错误的 .事实上 ,设不等式 - 6≤x≤ 6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则在椭圆上但不在D内的点应被去掉 (如图1所示 ) .原因是 :①在区域D之外的椭圆部分任取一点P ,可知PA ,PB的斜率符号相同 ,其斜率之积不可能等于 - 49;②当P点落在直线x =± 6上时 ,P…  相似文献   

3.
4.
直线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常以客观题出现,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能力。但因学生平时容易忽视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常常会出现一些“对而不全”、“画蛇添足”类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够从平凡的问题中发现新奇,探索规律,标新立异,就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下面举一例说明1 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6.
李国梅 《数学通讯》2004,(11M):17-17
旧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第112页第10题:“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这是道几何背景深刻,耐人寻味的好题,它直接道出了圆与椭圆的内在联系.就是这道小题成为两届高考关键题目的起源地.足见课本题的重要性.而且高考对它做了进一步引申,引出两道更为精彩的试题,它们分别是2000年全国高考理(14)和2004年全国高考理(21)的(Ⅰ)问.本文将对它作更进一步的引申.  相似文献   

7.
窦宝泉 《数学通讯》2002,(11):13-14
题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的端点是A (x1,y1) ,B(x2 ,y2 ) ,求证 :圆的方程是(x -x1) (x -x2 ) + (y -y1) (y -y2 ) =0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数学第二册 (上 ) (必修 )P82 第 3题 .把该题当结论应用 ,已有多文论及 ,本文将给出该题的推论和相应结论的应用 .推论 设直线l∶F(x ,y) =0与二次曲线G(x ,y) =0交于不同的两点A(x1,y1) ,B(x2 ,y2 ) ,由F(x ,y) =0G(x ,y) =0 分别消去 y ,x得 f(x) =0 ,g(y) =0 ,并使 f(x) ,g(y)的二次项系数相等 ,则以AB为直径…  相似文献   

8.
错在哪里     
题目设抛物线C:y^2=8x,若椭圆D的左焦点F和相应的左准线l分别与抛物线的焦点、准线重合,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为B,且线段BF的中点M到定点A(m,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3,试求实数例的值及此时的椭圆方程.  相似文献   

9.
现行全习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P,,有这样一道不等式:对任意的实数a,b,c,d都有(a^2+b^2)(c^2+d^2)≥(ac+bd)^2。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第一册(下)P41第10题能否进一步完善,请同学们讨论。 原题为:已知 asin(θ+α)=bsin(θ+β),求证:  相似文献   

11.
12.
数学课本中的典型习题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塑性和迁移性 ,另一方面 ,也是我们智能的生长点 ,是高考、竞赛的依据 .故在学习中 ,要重视对课本习题的研究 .为此 ,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 ,研究其解法、推广、引申及应用 ,说明对课本中典型习题要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供同学们参考 .题目 在椭圆 x24 5 y22 0 =1上求一点P ,使它与两个焦点F1和F2 的连线互相垂直 (现行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必修本 (老教材 )全一册P112第 10题 ) .1 研究解法解法 1 设点P为 (x0 ,y0 ) ,因为两焦点为F1(- 5 ,0 ) ,F2 (5 ,0 ) ,∠F1PF2 =90° ,故k…  相似文献   

13.
郭兴甫 《数学通讯》2003,(12):10-10
新教材第二册(下B)第81页上有一题:已知△ABC的面积为S.平面ABC与平面α所成的锐角θ,△ABC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为△A’B’C’,其面积为S’.求证:S’=Scosθ.这是一道看似简单,但内涵丰富的好题.很多竞赛题、高考题均可应用其思想方法得到巧妙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15.
一道课本习题结论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中,复习参考题三,B组第4题是:有两个等差数列{an},{bn},满足ba11 ba22 …… bann=7nn 32,求ab55的值.解答如下:ab55=22ab55=ab11 ab99=92×(a1 a9)92×(b1 b9)=ab11 ab22 …… ba99=7×99 3 2=1625,现将本题的结论作如下推广.结论1若两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TSnn=cann db(ac≠0),则bann=ST22nn--11=ca××((22nn--11)) db.证bann=22abnn=ab11 ab22nn--11=2n-12×(a1 a2n-1)2n-12×(b1 b2n-1)=TS22nn--11=ca××((22nn--11)) db,结论2若两等差数…  相似文献   

16.
《数学通讯》2005年第15期刊登了徐建义,丁尔法两位老师的文章——《对一道课本习题解答的完善》,读后深受启发.笔者认为:原文提供的解法仍显得比较烦琐.下面笔者给出一种较简捷的解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先看下例 例 1 已知 tana=2,tanβ=3,且α,β都是锐角,求a+β。 解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相似文献   

18.
吴谦 《数学通讯》2003,(6):13-13
题 设函数y=10tan[(2k-1)x/5](k∈Z~+),当x在任意两个连续整数间(包括整数本身)变化时,至少有两次失去意义,求k的最小正整数值。 误解:根据题意,周期应满足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田富德 《数学通讯》2011,(5):61-61,64
题目已知函数f(x)=n/m+x笔,集合A={x|f(x)=x),B={x|f(x+b)+x=0).若A={3},求B.  相似文献   

20.
严根林 《数学通讯》2003,(18):17-17
本刊 2 0 0 3年第 6期《一道正切函数题的错解辨析》分析了一道与函数的周期性有关的问题 .原题 设函数y =10tan[( 2k - 1) x5] (k∈N+ ) ,当x在任意两个连续整数间 (包括整数本身 )变化时 ,至少两次失去意义 ,求k的最小正整数值 .辨析中只考虑函数在x∈ [0 ,1]两次失去意义 ,由此得周期T满足 32 T≤ 1,则有 32 · π2k - 15≤ 1,解得k≥ 13,故k的最小值为 13.这一分析和结论也是错误的 ,事实上若x =x0时函数无意义 ,考虑长度为 2T的区间 (x0 -T ,x0+T) ,则此区间中只有一个x0 所对应的函数值无意义 ,一个区间长度为 32 T的区间记为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