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数值计算模拟技术,开发了模拟磁共振成像(MRI)数据采集与图像重建的仿真软件包——MRISim.虚拟数据采集部分通过对设备硬件、样品(标样或人体部位)进行物理数学建模后,构建原始模拟信号,并填充k空间,然后再基于k空间数据实现磁共振图像重建.该软件可以通过参数的任意调节对影响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11种常见伪影的特征和成因分析.我们的研究表明应用该仿真软件可以弥补台式MRI扫描仪价格昂贵、实验时间长等不足之处,实现对相关科技人员的批量化、规模化的实践操作培训.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扫描过程中如果在K空间中出现尖峰噪声,将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磁共振图像背景信息来定位并修复尖峰噪声的方法. 首先将K空间数据沿着频率编码kx和相位编码ky 2个方向分别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然后在获得的2个中间域数据中,分别截取出背景区域, 进行一维反傅立叶变换得到与背景对应的频率域数据,通过对背景频率域数据的分析,获得尖峰噪声的kx和ky坐标,最后对异常点进行修复. 该算法可以很好地消除各种模式的尖峰噪声,与已有的算法相比,能够更好地处理K空间中连续多个相位编码行上出现尖峰噪声的情况,有效地消除图像伪影.  相似文献   

3.
压缩感知是一种新兴技术,该技术能够用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采集的信号恢复出原始信号. 压缩感知成像方法大大提高了心脏磁共振成像的采集速度,已有的方法主要利用动态图像时间相关及心脏的周期性运动特征,如采用在时间维做傅立叶变换或求解每帧数据跟参考帧数据的差异获取稀疏数据,满足压缩感知重建的要求. 该文提出了选择性双向顺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利用相邻帧的差异更小的特点,获取更加稀疏的差异数据,同时利用动态图像的周期性,以目标函数积分为判据,在时间顺序和时间逆序两个方向选择效果更好的方向进行数据重建,降低图像伪影和噪声. 该选择算法,可以在不增加重建时间的情况下,选择双向顺序重建中最佳的结果. 该文对心脏磁共振图像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实验,并且跟传统压缩感知算法、参考帧差异方法及匙孔成像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从统计结果上,都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张晓东 《波谱学杂志》2010,27(4):548-561
灵长类大脑在结构、生理、功能及神经学上与人类大脑非常相似. 因此,灵长类中风模型为研究大脑缺血的损伤机制和开发各种药物治疗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使用的各种灵长类中风模型,并总结了目前可用于该模型的各种磁共振成像(MRI)方法. 同时,还讨论了灵长类动物高分辩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心跳及呼吸引起的生理运动伪影的矫正方法. 这些方法改进了弥散一灌注失配(DWI-PWI MISMATCH)成像的精度和质量,有助于提高对脑缺血半暗带演化及其对药物治疗反应的精确评估,为更好地利用灵长类脑中风模型和当代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中风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建立一个理想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成像是根据生物体磁性核(氢核)在磁场中的表现特性成像的高新技术,它诞生后立即被用于医学诊断,在许多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它蕴含的创新思维历程,给科技工作者将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仇惠  胡明成  侯淑莲  谢寰彤 《物理通报》2016,35(11):108-116
利用微型磁共振成像仪制作拉链伪影并研究了消除的基本方法通过解B l o c h方程和建立物理模型进 行定性分析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并揭示了“ K空间”的物理实质  相似文献   

7.
根据投影和断层成像原理,设计了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原理性装置.使用该装置学生可以做硬件调试,软件编写、算法研究和系统测试等一系列实验,研究样品的投影成像和断层成像.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实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个能够探测样品内部特性的有效检测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研究,以及医疗诊断领域. 自约40年前发展以来, 成像方法的不断发展使得MRI的成像分辨率、实验效率和成像杂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边缘磁场成像(STRAFI)是一种很具潜力的成像方法之一,它利用了超导磁体本身具有的边缘场的强梯度场. 该综述介绍了STRAFI基础,并概括了成像的基本原理、STRAFI的实验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由此将比较STRAFI实验相对于传统MRI方法的所具有的优势和多面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杨文晖 《物理》2019,48(4):227-236
20世纪70年代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为生物医学成像开辟了一个极富生命力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磁共振成像技术正向超高场发展。文章将在介绍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的历史后,结合作者的认识,简要介绍超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电离辐射的非介入性的眼内肿瘤检测方法,但分辨率和运动伪影是成像过程中不易克服的困难.以往的扫描方法或是不可避免的引入运动伪影,或是需要受试者做精确的配合,增加了成像的难度,给受试者带来不舒适的体验.本文提出了一种以超分辨率理论为基础的新的磁共振眼球成像方法,使用一种特制的眼球线圈,对眼部区域扫描一系列动态的图像,使得不同方向上的采集分辨率互补.最后经过预处理、配准、超分辨率重建等操作,得到高质量的磁共振眼球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受试者做额外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得到更加清晰的磁共振眼球图像.  相似文献   

12.
单边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由于其良好的开放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系统的成像样品区位于磁体外侧,其形状为薄片形,其磁体结构设计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本文基于鞍点理论,探索这种单边磁体在其外侧产生均匀样品区的可行性,通过对几种单边磁体结构磁场特性的研究,指出适当设计的永磁磁体能够在磁体外侧产生鞍点. 最后给出一种符合成像要求的单边永磁MRI磁体结构. 单边MRI磁体结构的可行性分析及磁体结构的成功设计,为开展完全开放式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measuring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ifference between two homogeneous macroscopic compartments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 boundary condition is derived for the interface of the two compartments. This boundary condition predicts that across the interface there is a resonant frequency jump, which is a function of interfacial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B0 field and the difference in susceptibility of the two sides. Based on this relationship,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ifference between two materials can be obtained from MR gradient echo imaging using signals from both sid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oundary. This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solution phantom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4.
徐鹏程  肖亮 《波谱学杂志》2020,37(3):283-290
当前临床高场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要求成像仪控制台支持16个甚至32个接收通道,可以频繁和高速地进行数据传输并支持快速成像.基于此要求,本文研发了一个基于PowerPC处理器的数据传输模块,将其集成于自行研发的MRI成像仪控制台中,用于成像过程中控制台与计算机之间数据的高速传输.该模块以飞思卡尔公司的高性能PowerPC处理器—MPC8270为核心,运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处理器与用户计算机之间通过百兆以太网连接,使用局部总线连接控制台的序列运行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数量可扩展).处理器响应数据采集模块发来的中断请求以快速读取和上传数据.本设计通过驱动程序的设计以保障响应的速度与可靠性.成像实验表明此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多个接收通道数据快速获取与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于23Na磁共振成像实验的收发一体表面线圈的设计、制作原理与实际制作. 用制作的23Na表面线圈在Bruker Biospec 47/30磁共振成像仪上采集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盐腌制鹌鹑蛋和大鼠头部的23Na密度像,为深入开展23Na磁共振成像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崔妍  肖亮 《波谱学杂志》2018,35(2):170-177
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磁共振成像(MRI)谱仪B0信号的高精度发生方法,并对产生的B0信号经高速采集卡采集之后进行测试和验证.FPGA从外部读取波形数据和参数,分别存储在双端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参数寄存器中,根据预补偿算法实现B0信号的发生,并通过对时间参数和幅度参数的控制,产生不同的B0信号,时间分辨率为1 μs.对谱仪的B0输出进行采集,再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以验证B0信号发生的准确性.经实验证实,该设计可以产生正确、可控的高精度B0信号.  相似文献   

17.
Colon cancer (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ntestinal malignancies and is difficult to detect in its early stage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ith currently used contrast agents (CAs).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CAs contributes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C and thereby enables early intervention and timely therapy. Considering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upconversion nanoprobes (UCNPs) in high‐performance MR and fluorescence imaging, a new type of nanoprobes with considerably enhanced imaging performance is developed herei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antibody is conjugated onto the surface of UCNPs to achieve the targeted imaging of early CC tumors, which overexpress CEA. Both toxicity tests and histological/hematological examinations demonstrate the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of these CC‐targeting nanoprobes, which possess great potential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C.  相似文献   

18.
高级脑活动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云九  唐孝威 《物理》1996,25(10):585-588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显示大脑各个区域内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液氧合状态所起的磁共振信号的小变化。使用fMRI的方法,可以在正常的活体上无损伤地实现大脑活动的功能定位,时空分辨率可分别达到秒和毫米数量级,尽管目前还面临一系列技术的困难,fMRI已经日益成为观察大脑活动,研究有脑的拓扑结构,进而揭示脑和思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使用随机欠采样的k空间数据来重建图像,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但典型的CS重建很费时,这也是CS-MRI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在扫描时同步进行CS图像重建的方案.在同步重建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显示重建图像的结果,用户可以根据图像质量来决定何时终止扫描,这样可以在节约扫描和重建时间的同时,更好地控制图像质量.由于预先无法确定最终的采样率,因此传统的变密度随机采样方法并不完全适用.该文设计了适用于同步重建过程的采样模式生成方案,同时提出了分段采样方法,把采样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确定待采样的相位编码行.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与使用单一密度函数的采样方案相比,分段采样方案能够在整个同步扫描重建过程中始终获得更好的图像.  相似文献   

20.
飞速发展的分子影像学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成像(MRI)是分子影像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其他成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需要放射性示踪剂,没有电离辐射,具有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和组织对比度.近年来,新型磁共振分子探针及成像序列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包括环境响应型分子探针、19F成像、129Xe超极化成像以及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等,进一步拓展了MRI的应用范围.研究和开发靶向性好、弛豫效率高且安全性好的新型多模态MRI造影剂,进一步提高灵敏度是MRI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例如将胶束的特性与一些MRI新方法结合,寻找合适的胶束体系,以提高MRI分子探针的灵敏度;或者引入多模态分子探针,弥补磁共振方法的不足.本文综述了胶束型MRI分子探针核心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并指出分子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