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抗氧化剂.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笔者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物特性。重点讨论了它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其化学结构的关系.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对寻找高效、廉价、低毒的抗氧化剂是十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八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构效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H2O2-CTMAB-Luminol化学发光体系和Fe^2+诱发脂蛋白PUFA过氧化比色体系,研究了八种高纯度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H2O2、LO和LOO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这八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都能 有效地清除H2O2、LO和LOO。根据其清除作用和化学结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B环上羟基是清除H2O2、LO和LOO的主要活性基团,A环上羟基是清除H2O2、LO和LOO的重要基团,并且B环上羟基相邻清除作用就大大增强;糖甙对清除H2O2、LO和LOO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药半枝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索氏提取法提取了中药半枝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半枝莲中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还原能力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相当,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柯因、高良姜素、山奈酚、桑色素、槲皮素及杨梅酮这6种典型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及单点能计算,来研究这6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从化合物失去最大可能活性位H原子形成半醌式自由基前后的生成热之差(⊿HOF)、失去酚羟基H原子形成的自由基的原子自旋密度、化合物分子中酚羟基数目及形成的半醌式自由基中可形成氢键数目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杨梅酮>槲皮素>桑色素>山奈酚>高良姜素>柯因.此外,还探讨了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及最高占据轨道与抗氧化活性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锦葵素、天竺葵-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是黑米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4种分子中B-4’-OH是强活性基,B-3’OH、A-5、7-OH是增效基,因其具有增效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其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锦葵素、天竺葵-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是黑米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4种分子中B-4’-OH是强活性基,B-3’OH、A-5、7-OH是增效基,因其具有增效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其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树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的方法,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方面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列出了9种树叶的黄酮成分及其生理活性,阐明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效及其在抗氧化剂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石松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六盘水野生的石松为原料,利用70%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对石松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比色法分别测定了石松黄酮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羟基自由基(—OH)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石松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随着石松种子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性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稀释液体培养法和鲁米诺-过氧化氢-钴盐(Ⅱ)/E叽A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对3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1)、KaempferoI-3-O-α-rhamnopyranoside(2)和Bigarcinenone A(3)进行了抗菌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5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白色念珠球菌和热带念珠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它们对羟基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其中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化合物2,3的抗微生物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声波技术,以芦笋皮为原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探讨超声波的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温度及料液比等因素对其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波强度为100%、提取时间为75min、乙醇浓度80%、温度为75℃、料液比为1∶100.该工艺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含量为10.23mg/g.芦笋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清除能力,其抗氧化活性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且抗氧化活性强于芦丁和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枇杷叶中黄酮类物质,制备黄酮脂质体,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及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总黄酮脂质体制备处方,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中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6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5h;黄酮脂质体最佳处方中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卵磷脂与黄酮的质量比为20∶1,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5.8.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比的黄酮及其脂质体对猪油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质量分数相同时,黄酮脂质体的抗氧化效果优于黄酮溶液,且与抗坏血酸有较好的协同抗氧化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药用植物白簕的抗氧化性,全文以维生素C(VC)为对照,采用DPPH.清除能力法、铁还原力法和总抗氧化力3种方法,对白簕叶总黄酮的纯化液进行体外抗氧化性实验.结果显示:白簕黄酮纯化液的抗氧化性与其浓度相关性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抗氧化性随着纯化液浓度的增大而加强;但到某一水平时,随纯化液浓度的增加,抗氧化力变化微小.总体来讲,浓度选用45mg/mL抗氧化效果较好.白簕总黄酮纯化液抗氧化性明显强于VC.该实验结果对于应用白簕作为新型抗氧化剂,如何控制好黄酮使用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天然生育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从大豆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的生育酚浓缩物,分别在80、100、130℃下用电导法(OSI法)及在63±2℃下用烘箱法对其抗氧化活性和其它抗氧化剂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其抗氧化活性远强于合成的α-生育酚,在63±2℃的烘箱中和BHA基本相当,在100℃的OSI实验中其抗氧化活性和BHT基本相当,略弱于TBHQ,并且在100℃猪油中浓度高达0.32%时未表现促氧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蓝莓多酚的萃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萃取溶剂及pH值对蓝莓中可萃取多酚(EPP)和不可萃取多酚(NEPP)萃取率的影响,并用DPPH法研究了这两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加入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明显提高EPP的萃取率,其中以50%乙醇的萃取率最高.采用硫酸水解法分离制备NEPP,结果表明,蓝莓的NEPP含量远远高于EPP.EPP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量呈正相关性.萃取溶液pH值对EPP萃取率具有明显的影响,pH值越低,可萃取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是广泛分布于荒漠区土壤中的一种丝状蓝藻.采用水提醇沉法分别提取具鞘微鞘藻胞内、外多糖,测定其提取率、产率和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解析.结果表明:胞内、外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3.46%和77.98%,多糖产率最高分别为83.67%和50.76%.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蛋白含量可低至3.26%.具鞘微鞘藻胞内、外多糖体外能够有效地清除O_2~-·、DPPH·和·OH及微弱地螯合Fe~(2+).傅立叶红外光谱(IR)分析表明:具鞘微鞘藻多糖中普遍存在分子间的氢键,且其中的单糖多以吡喃糖甙的形式存在,糖苷键类型为α-型.  相似文献   

17.
对37种食用菇类的子实体进行了水浸抽提和乙醇沉淀多糖的处理,通过抑制红细胞溶血和脂质过氧化的方法,测定了子实体水提物(Fa)及乙醇沉淀多糖(Fb)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干巴革菌(Thelephora ganbajun)的Fa及Fb同时具有显著的抑制红细胞溶血和脂质过氧化活性,是筛选得到的最佳菇类;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巴氏蘑菇(Agarius blazei)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Fa具有较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鲍鱼侧耳(Pleurotus abalones)的Fb抗氧化活性比Fa有明显的提高,说明Fb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进一步分离纯化及构效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山楂抗氧化性及其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研究了山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山楂提取物分别与Vc和槲皮素协同对DPP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山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山楂提取物分别与Vc和槲皮素复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协同作用,且山楂提取物与Vc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强于山楂提取物与槲皮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