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标题试剂(简称H_2A)与Th(Ⅳ)的络合作用及萃取行为,考查了H_2A对Fe(Ⅲ)、Co(Ⅱ)、Ni(Ⅱ)、Zn(Ⅱ)、Pb(Ⅱ)、Cu(Ⅱ)、La(Ⅲ)、Yb(Ⅲ)和U(Ⅵ)的萃取作用,试验了它对Th(Ⅳ)与上述元素及Ca(Ⅱ)、Mg(Ⅱ)、Cr(Ⅲ)、In(Ⅲ)、V(Ⅴ)、Zr(Ⅵ)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企业加工用水中10种阴离子F-、ClO_(2)^(-)、BrO_(3)^(-)、Cl^(-)、ClO_(3)^(-)、NO_(2)^(-)、Br^(-)、NO_(3)^(-)、SO_(4)^(2-)和PO_(4)^(3-)。选用IonPac®AS19色谱柱(250 mm×4 mm),用KOH溶液梯度淋洗,以抑制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10种阴离子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0,方法检出限为0.0005~0.005 mg/L。6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5%~4.6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0%~97.2%。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用于水产品企业加工用水中10种阴离子F^(-)、Cl^(-)、NO_(2)^(-)、Br^(-)、BrO_(3)^(-)、NO_(3)^(-)、SO_(4)^(2-)、PO_(4)^(3-)、ClO_(2)^(-)和ClO_(3)^(-)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混酸体系中31种金属离子的浮选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总浓度为0.17~3.4N的HCl-HNO_3(〔HCl〕:〔HNO_3〕=2.4:1)体系中,以(18~60)×10~(-5)M的CPC为捕集剂,对(2.755~28.69)×10~(-5)M的31种金属离子进行了浮选,表明Ir(Ⅳ)、Pt(Ⅳ)、Ge(Ⅳ)、Sn(Ⅳ)、Bi(Ⅲ)、Au(Ⅲ)、T1(Ⅱ)、Pd(Ⅱ)、Sn(Ⅱ)可浮选95%以上,而Cr(Ⅵ)、Ti (Ⅳ)、Zr(Ⅳ)、Ga(Ⅲ)、In(Ⅲ)、Fe(Ⅲ)、Sb(Ⅲ)、Al(Ⅲ)、Mn(Ⅱ)、Fe(Ⅱ)、Co(Ⅱ)、Ni(Ⅱ)、Cu(Ⅱ)、Zn(Ⅱ)、Cd(Ⅱ)、Pb(Ⅱ)浮选率低于20%或几乎不浮选,Ru(Ⅱ)、Rh(Ⅱ)、Ir(Ⅱ)、Hg(Ⅱ)、Ag(Ⅰ)、TI(Ⅰ)部分被浮选。与HCl体系的浮选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贵金属的浮选率和选择性在HCl-HNO_3体系中更好。进行了Au(Ⅲ)、Pt(Ⅳ)、Pd(Ⅱ)与Zn(Ⅱ)、Cd(Ⅱ)、Hg(Ⅱ)、Sb (Ⅲ)的分离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钠(Na2SO4)-邻苯二酚紫(PV)体系中铍(Ⅱ)、铁(Ⅲ)、铁(Ⅱ)、铝(Ⅲ)、铬(Ⅲ)、锰(Ⅱ)的萃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铍(Ⅱ)在pH 3.5-7.0及铁(Ⅲ)在pH 4.0-7.0范围内可以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铝(Ⅲ)、铬(Ⅲ)在pH 1.0-7.0、锰(Ⅱ)在pH 1.0-4.5、铁(Ⅱ)在pH 1.0-4.5则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将铍(Ⅱ)(pH 3.5)、铁(Ⅲ)(pH 5.0)与铝(Ⅲ)、铬(Ⅲ)、锰(Ⅱ)、铁(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同时探讨了PEG相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 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 6~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 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Ⅱ)、M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测定板栗中矿物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采用冷冻干燥方式预处理样品,选用硝酸和过氧化氢体系微波消解样品,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建立了板栗中钠(Na)、钾(K)、镁(Mg)、锰(Mn)、铁(Fe)、钒(V)、钴(Co)等19种矿物元素及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等15种稀土元素的同时分析测定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27~0.7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6.3%。通过国家标准物质GBW10019苹果的准确度实验验证,测定结果均在标准证书值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方法适用于板栗中矿物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PEG)-(NH_4)_2SO_(4-)铬黑T(EBT)体系对Fe(Ⅲ)、CO(Ⅱ)Ni(Ⅱ)、Cu(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在pH7~11的 NH_3·H_2O-NH_4Cl缓冲溶液中,Fe(Ⅱ)、Co(Ⅱ)、Ni(Ⅱ)、Cu(Ⅱ)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Cd(Ⅱ)与Fe(Ⅱ)、Co(Ⅱ)、Ni(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定量测定血液中微量元素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在硝酸-双氧水混合体系中消解后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全血中铜(Cu)、铅(Pb)、锌(Zn)、银(Ag)、钡(Ba)、锡(Sn)、镍(Ni)、钴(Co)、钒(V)、锑(Sb)、铊(Tl)、汞(Hg)、锰(Mn)、钼(Mo)、硒(Se)、铬(Cr)、镉(Cd)、钍(Th)、钛(Ti)、铝(Al)、砷(As)、铁(Fe)、钙(Ca)、镓(Ga)、锶(Sr)、锂(Li)、镁(Mg)、铍(Be)、钠(Na)和钾(K)元素的含量.对样品前处理过程和仪器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内标校正法降低基体效应.结果表明,上述元素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8,检测精密度为0.142%~12.856%.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可精确测定全血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全血中元素含量的测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法一次进样分析15个组分:氦(He)、氖(Ne)、氩(Ar)、氮(N_2)、甲烷(CH_4)、一氧化碳(CO)、乙烷(C_2H_6)、二氧化碳(CO_2)、硫化氢(H_2S)、羰老虢(COS)、六氟化硫(SF_6)、二氧化硫(SO_2)、甲硫醇(CH_4S)、乙硫醇(CH_3CH_2SH)、一氧化二氮(N_2O)、未知碳(U_(cc)).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知对人体长寿有益的微量元素可能有:硒(Se)、锌(Zn)、锰(Mn)、铬(Cr)、铜(Cu)、镁(Mg)、铷(Rb)、锗(Ge)等。加速衰老的微量元素可能有:铝(Al)、铅(Pb)、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 pH 滴定法测得25.0±0.1℃时0.1mol·dm~(-3)KNO_3水溶液中邻苯二酚-3,6-二甲撑亚氨基二乙酸(CBMIDA,H_6L)的六级酸解离常数及 CBMIDA 的镁(Ⅱ)、钙(Ⅱ)、锶(Ⅱ)、钡(Ⅱ)、镍(Ⅱ)、锌(Ⅱ)、钴(Ⅱ)、镉(Ⅱ)、锰(Ⅱ)、铜(Ⅱ)、铁(Ⅲ)、钍(Ⅳ)和铀酰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 K_(MH_2L)~M、K_(MHL)~M、K_(ML)~M、K_(M_2L)~M 及配合物的质子化常数 K_(MH_2L)~H 和 K_(MHL)~H.讨论了 CBMIDA 的逐级酸离解的动态平衡机理以及金属离子与 CBMIDA 形成的各种配合物的配位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pH值为9.5~9.9的氨-氯化铵的缓冲溶液中,镍(Ⅱ)、铜(Ⅱ)、镉(Ⅱ)、钴(Ⅱ)、锌(Ⅱ)形成氨合络合物,而银(Ⅰ)、铋(Ⅲ)、铁(Ⅲ)、铁(Ⅱ)、汞(Ⅱ)、汞(Ⅰ)、锰(Ⅱ)、铅(Ⅱ)、锡(Ⅳ)、锡(Ⅱ)、钒(Ⅴ)、铝(Ⅲ)、钛(Ⅳ)等生成各种形式的沉淀。用甲醇-乙醇-氯化铵-氨-水体系(pH9.0~9.1),在硅胶H薄层板上,可以实现镍(Ⅱ)、铜(Ⅱ)、镉(Ⅱ)、钴(Ⅱ)、锌(Ⅱ)的分离。双硫腙显色后,用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测定含量。线性范围:锌0.01~0.20微克,铜0.01~0.25微克,镍、镉、钴0.01~0.30微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_(3)H_(8)和CO_(2)在Ni_(x)Cu_(y)-B_(24)N_(28)(x+y=4,x=1、2、3、4)表面吸附及速控步骤反应机理.计算了C_(3)H_(8)、CO_(2)和相应中间体在Ni_(x)Cu_(y)-B_(24)N_(28)表面的吸附能以及6条可能路径下的反应热和活化能.计算结果表明,C_(3)H_(8)和CO_(2)在Ni_(x)Cu_(y)-B_(24)N_(28)表面是物理吸附,C_(3)H_(8)+CO_(2)→CH_(3)CHCH_(3)+OCOH是最有利的路径,其在不同催化剂表面的活化能顺序是NiCu_(3)-B_(24)N_(28)(1.42 eV)、Ni_(2)Cu_(2)-B_(24)N_(28)(1.57 eV)、Ni_(3)Cu-B_(24)N_(28)(1.62 eV)、Ni_(4)-B_(24)N_(28)(1.75 eV).由此可知,在Ni_(x)Cu_(y)-B_(24)N_(28)催化CO_(2)氧化C_(3)H_(8)的体系中,Cu含量直接影响其催化活性,即NiCu_(3)-B_(24)N_(28)用于催化CO_(2)氧化C_(3)H_(8)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用乙基紫显色,以乙酸异戍酯萃取比色测定微量铊的方法。确定在20毫升发色溶液体积中各试剂用量:3毫升磷酸(2∶1)、1毫升25%三氯化铁、1毫升0.2%乙基紫、10毫升乙酸异戊酯。有色络合物稳定48小时,温度在5—31℃没有影响,最大吸收峰在603毫微米处,0—40微克铊/10毫升服从比尔定律,克分子消光系数为1.1×10~5。大量 NH_4~ 、K~ 、Na~ 、UO_2~(2 )、SO_4~(2-)、NO_3~-、BO_3~(3-)、C_2H_3O_(2-)、C_2O_4~(2-)、C_4_H_4O_6~(2-)、C_6H_5O_7~(3-);100毫克Sn~(4 )、Mn~(2 )、Cu~(2 )、Zn~(2 );50毫克Al~(3 );10毫克Mo~(6 )、Zr~(4 )、Si~(4 )、Ca~(2 )、Mg~(2 )、Ba~(2 )、Pb~(2 )、Cd~(2 )、Sb~(3 )、Co~(2 )、Ni~(2 );5毫克La~(3 );4.5毫克F~-;3毫克Th~(4 )、Te~(4 )、Bi~(3 )、As~(3 )、As~(5 );2毫克V~(5 )、In~(3 );1.5毫克Se~(4 );1毫克Ga~(3 );500微克W~(6 );250微克Ag~ ;200微克Re~(7 )、Cr~(6 )、Hg~(2 );100微克Sb~(5 );1微克Au~(3 )没有影响,加入0.5克柠檬酸可消除1毫克Cr~(6 )的影响,以二氯化锡还原过滤可消除100微克Au~(6 )、10毫克Hg~(2 )、10毫克Sb~(5 )的干扰。本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矿样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PH滴定法测得KNO3水溶液中邻苯二酚-3,6-二甲撑亚氨基二乙酸(CBMIDA, H6L)的六级酸解离常数及CBMIDA的镁(II)、钙(II)、锶(II)、钡(II)、镍(II)、锌(II)、钴(II)、镉(II)、锰(II)、铜(II)、铁(II)、钍(IV)和铀酰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及配合物的质子化常数. 讨论了CBMIDA的逐级酸离解的动态平衡机理以及金属离子与CBMIDA形成的各种配合物的配位形式.  相似文献   

16.
水样经硝酸酸化、蒸发浓缩后,调pH至1.7~2.0;用溴水氧化铊(Ⅰ)为铊(Ⅲ);用D401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出铊,而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在pH 1.8附近,铊(Ⅲ)可与砷(Ⅴ)、硼(Ⅲ)、钡(Ⅱ)、铍(Ⅱ)、钙(Ⅱ)、镓(Ⅲ)、钾(Ⅰ)、锂(Ⅰ)、镁(Ⅱ)、锰(Ⅱ)、钠(Ⅰ)、锑(Ⅴ)、硅(Ⅳ)、锶(Ⅱ)、铋(Ⅲ)、铜(Ⅱ)、钛(Ⅳ)和钒(Ⅴ)分离;而铝(Ⅲ)、镉(Ⅱ)、铬(Ⅲ)、铁(Ⅲ)、镍(Ⅱ)、铅(Ⅱ)和锌(Ⅱ)不能与铊完全分离,但一般水样经分离程序后残留下来的这些物质不足以影响对铊的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500pg;测定下限为0.5ng·L~(-1)。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测定结果与已知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4.0%~1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在1.9%~15%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合适的重金属促排剂,合成了2-硝基-1,4-苯二氧二乙酸,并用 pH 电位滴定法和微型电子计算机(BASIC 语言)测定,并计算了它的解离常数及其与体内宏量元素 Ca~(2 )、Mg~(2 ),微量元素 Fe~(2 )、Co~(2 )、Ni~(2 )、Cu~(2 )、Zn~(2 )、Mn~(2 )和有毒金属 Pb~(2 )、Cd~(2 )、Hg~(2 )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8.
骨的微量元素代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雌激素可通过影响骨骼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促进微量元素在骨骼中的储存,微量元素代谢与骨质疏松的形成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如硼(5B)、氟(9F)、钒(23V)、锰(25Mn)、铁(26Fe)、钴(27Co)、铜(29Cu)、锌(30Zn)、硒(34Se)、锶(38Sr)等和一些非必需微量元素如铝(13Al)、镓(31Ga)、锗(32Ge)、镉(48Cd)、铅(82Pb)等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带保护基的四核苷三磷酸(Bz)A_(bzp)~(bz)U_(bzp)U_(bzp)C_(Bz)~(bz),(9),(Bz)A_(bzp)~(bz)U_(bzp)C_(bzp)~(bz)U(Bz_2(15),C_(bzp)~(bz)G_(ibup)~(ac)G_(ibup)~(ac)A_((Bz)_2)~((bz)_2)(24)和四核苷酸(Bz)一A_(bzp)~(bz)U_(bzp)U_(bzp) Cv_(bzp)~(bz)(29)的合成。三个四核苷三磷酸均用相应的二核苷二磷酸和二核苷一磷酸,即化合物9由(Bz)A_(bzp)~(bz)U_(bzp)(4)和U_(bzp)C_((Bz)_2)~(bz)(8),化合物15由4和C_(bzp)~(bz)U(Bz)_2(14),化合物24由(McOTr)C_(bzp)~(bz)G_(ibup)~(ac)(19)和G_(ibup)~(ac)A_(Bz)_2~((bz)_2)(23)缩合而得。四核苷酸(Bz)A_(bzp)~(bz)U_(bzp)U_(bzp)C_(bzp)~(bz)(29)由化合物4和二核苷酸U_(bzp)~(bz)(28)缩合而成。四者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缩合剂。化合物9、15、24和29在去保护基、纯化后分别得到纯的ApUpUpC(10)、ApUpCpU(16)、CpGpGpA(25)和ApUpUpCp(30)。在反应后处理条件和二乙基氯乙基纤维素柱层析条件下,对化合物G_p~(ac)、G_p~(ibu)、G_(acp)~(ac)、G_(ibup)~(ac)、G_(bzp)~(ac)和G_(ibup)~(ibu)上的酰基保护基的稳定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一) 希土元素(以下简称希土)包括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第三族从鑭(原子序数Z=57)到鑥(Z=71)的十五个元素(有时也把钇列为希土)。从铈(Z=58)到鑥的十四个元素则称为鑭系元素(也有把鑭直接列入鑭系的)。按其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原料中共存情况的同异,希土又分为铈组(所谓轻希土)和钇组(重希土)。属于铈组希土的是铈(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属于钇组的有钆(Gd)、铽(Tb)、镝(Dy)、鈥(Ho)、鉺(Er)、銩(Tu)、鐿(Yb)和鑥(L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