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1936年B.贾尔曼曾在锡的单晶体上加一个比它的屈服点低得很多的负载,发现晶体在即速伸长之后,能继续地慢慢伸长。这现象有类似于晶体在范性部分的蠕变;而现在的蠕变现象发生在所谓晶体的弹性部分。贾尔曼称这个现象为晶体的微蠕变。 显然,微蠕变是反映在所谓弹性部分中晶体中质点运动的情形。通常理解为:晶体的负载超过了它的一定臨界切胁强便开始滑移。那么在临界切胁强之前,晶体内部的质点是否像一般所理解仅作弹性的位移?是否当晶体的负载达临界切胁强时,晶体中  相似文献   

2.
葛庭燧 《物理》1993,22(10):577-583
固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弹性、范性和断裂,由于实际应用上的重要性,关于断裂的研究已经受到相当重视,但是范性形变是断裂过程的前奏,因此在解决固体材料破坏问题的整个环节中,必须研究范性形变的机制。另一方面,弹性形态是范性形变的先导,而目前作为阐明范性形变要制的基础的位错理论还不能与研究弹性形变的弹性理论衔接起来,所以需要重视从弹性到范性的过渡的研究。该文介绍的非线性滞弹性是关于这方面的一种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3.
探究橡皮泥的弹性形变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林 《物理实验》2012,32(8):19-20,23
教学过程中,通常用弹簧演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用橡皮泥演示范性形变.而橡皮泥是否会有弹性形变过程,本文将利用激光器和平面镜等材料,采用放大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橡皮泥的弹性限度以内,也会发生弹性形变,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它将发生范性形变.  相似文献   

4.
引言金属和合金的弹性模量是金属和合金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根据胡克定律,金属与合金在弹性范围内,胁强(应力)与胁变(应变)成正比,并可以用下面关系式来表示: σ=Eε. (1) 式中σ——胁强;ε——胁变;E——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表示材料物理力学的一个最重要特性之一,例如确定合金钢锻件和钢锭容许的加热速度,设计高温下工作仪器及零件,均要求知道材料的弹性模量。同时精确地进行测量高温时金属和合金的弹性模量的变化,可以用来研究金属和合金原子间的作用力关系、相变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凝聚态物理学 固体和液体是由原子、分子集聚起来,具有很强内聚力的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这类物体称为凝聚态物质.凝聚态物理学就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微观运动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从历史上来说,凝聚态物理学是由固体物理学发展而来的.近年来,固体物理学的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研究对象由内部原子(或分子)呈周期排列的晶态固体发展到内部原子(或分子)没有规则排列的非晶态固体;又发展到结构与非晶态固体相似的液体;还有在一些方向上不规则,但在另一些方向上有某种规则排列的液态晶体(简称液晶);在极低温下…  相似文献   

6.
固体内耗是研究原子迁移、微观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对理解固体结构缺陷动力学弛豫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能量和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出发推导了固体力学内耗表达式,后结合内耗与固体微观结构缺陷弛豫的本征关联概述了晶态固体和非晶态固体力学弛豫模式的研究前沿,这对于固体黏弹性力学的课程教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的固体内耗理论教学实践及研究成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文中的教学措施可为其他讲授力学课程的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什麼是力     
“什么是力?”这個問题的答案,从不同的观点出发,有幾种形式上不同的說法。从一個物体要得到加速度必须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这一事实出發,(註:这一事实只有在慣性系统中才成立。)可以把力定義為:“力是物体產生加速度的原因”,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同新等三同志所编著的高中物理学課本就是这样定义的。採用这种說法,我們就可以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而以这個标准物体所得到的加速度的大小来度量力的大小。可是固体發生形变時必須受到力这一事实,使我們还可以把力定义为:“力是固体發生形變的原因”,而与此說法相联系,我們也可以选取一個标準固体,而以这個標準固体所產生的形變的大小來度量力的大小,例如彈簧秤就是以彈簧的伸長  相似文献   

8.
蒋振平 《物理实验》1992,12(5):245-245,244
全息合成实验是将一系列用普通摄影拍摄的物体的二维平面像用全息合成的方法记录在一张全息软片上。再现时可实现原物体的三维像。这对于较大物体或贵重文物的立体再现尤为重要。我们结合光学全息课,用它来作为实验教学,给学生以一种立体感强、图象逼真的感觉,深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全息光弹性     
一、引 言 一般说的光弹性,全称为光测弹性力学,是应力分析的光学方法.它的分析对象是机械零件或结构构件的强度问题.光弹性是一种模型试验法,它是用光学灵敏材料(如环氧树脂等)制成实物的模型,施加相应的载荷,在偏振光照射下就能测定模型各点的应力,从而揭示实物在强度上的薄弱环节和潜在危险,并进而改进设计,寻求合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保证零件既经济又可靠.这种方法直观性强,能用来分析各种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具有足够的精度,尤其用它作设计方案的对比试验更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这种方法在本世纪初首先出现于工程界,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事…  相似文献   

10.
1946年,美国Purcell小组和Bloch 小组分别观测到固态石蜡和水中氢核的核磁共振(NMR)现象.以后三十多年来,NMR已迅速发展成为获得物质内部各种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六十年代固体高分辨方法的出现,使人们可以直接观测固体的NMR高分辨谱,从而,使它在固体物理研究中进一步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NMR技术可以研究固体物理中哪些问题,并举例说明.一、NMR在固体物理中研究些什么? 在NMR研究中,原子核就像自然界安排在物体内部的微小探针,返过它可以取得许多物质微观结构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其宏观特性. 固体中原子核系统发生NMR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第二册“胡克定律”一节(§84) 是固体性质这一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里对本节所涉及到的知识作一简单分析,供同志们参考.本节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了胡克定律的一般说法: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跟引起形变  相似文献   

12.
云中客 《物理》2007,36(4):305-305
一般三维物体的表面与普通的二维不同,它并不遵守欧氏几何,例如在三维物体表面上的三角形,其内角和并不等于180°,又如在它上面的平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常常是一条曲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二维纸张上绘制地球时要压缩南北极,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要将经纬度格子的正方形作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个新方法来处理具有平面结构物体的断层成象问题,这个方法称为线性代数法。对于一个具有两层结构的物体,用两个投影就可得到它的断层象,对入射角受限的情况,文中进一步用伪反滤波方法解决病态问题。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一具有十层平面结构的物体,入射波的角度变化范围被限制在-8°-8°之间,仅用19个投影,就可得到该物体内各层结构的重建象。  相似文献   

14.
PBX代用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固体炸药PBX代用材料D-90031的微观结构、压制过程中产生的原生缺陷形态,以及动态力学行为和破坏特征。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纳米力学测试系统,以及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和落锤冲击技术,获得了微观结构特点、各组分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动态性能,以及碎片的尺寸分布规律和材料的破坏形式。研究发现,晶粒的形态随外载的作用而改变,晶粒沿垂直加载方向伸长,材料的碎块尺寸满足一定的规律。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固体炸药的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离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迁移是很多应用的基础,包括锂离子电池、存取器件及催化剂等。研究固体材料中的离子迁移行为是固态离子学的核心内容。微观上,固体中离子迁移的行为取决于材料微观结构所确定的局域势垒特征。因此,研究离子迁移行为与微观结构的关联至为重要。文章讲述了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阻变存储材料等体系中离子迁移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液氮冷装配技术—热胀冷缩现象在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涛  吴秀芳 《物理》1993,22(9):551-552
通常,温度改变时,物体的体积总要发生改变,大多数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要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要缩小,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在工业生产中,热胀冷缩现象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机械装配过程中,有很多零件间的配合需采用静配合,像电动机的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蜗轮铜质外壳与钢质内套之间的配合,火车轮箍与车轮间的配合,滚动轴承外圈与机座之间的配合等.这一类静配合的特点是,孔的尺寸小于轴(或轴套)的尺寸,两者配合时有过盈现象,从而使它们能牢固地结合在在起,为实现工件之间的静配合,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用键击,或用压力机…  相似文献   

17.
脅强     
脅强是连续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讨论,例如,固体的形变、液体的压强和表面张力、电磁学中的有质动力等问题时都要遇到。初学者对这概念每感不易理解。本文试图用简单的事例来说明脅强,使读者对它有一初步认识,确信它的存在,了解它的意义,并知道在什么样的问题中需用它。下面先简单说一说在连续体力学中引进脅强这概念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来说明脅强。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物体在气垫导轨上受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用粗细均匀的刚性尼龙绳来改 变物体的受力大小,使其在变力作用下运动,并且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来验证实验原理是 否一致。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0-160
瓦维诺夫(S)是瓦维诺夫(N)之弟。1945—1951年任前苏联科学院院长,他对固体发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固体发光是固体吸收外来能量(电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而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它有两个基本判据:一是任何物体在一定温度下都有热辐射;二是外激发源对固体的作用停止后,发光还延续一段时间(称为余辉)。后一个判据是瓦维诺夫于1936年提出的,有了它,发光才有了确切的科学定义。  相似文献   

20.
"增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非弹性)光散射中发现的重要现象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锲而不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时至今日,已有各种机制来说明或解释它,但仍不尽人意。十余年来,超高"增强"(g是增强因子~10~(14-15))的报导更是将它推向一新的境地,原有的想法遇到了莫大的障碍和挑战,必须用新的思想(格林函数的"极"或散射截面)考虑、处理这类问题。本文除了讲述非弹性光散射光强的基础知识之外,还给出了过往未能理解和阐述的内容,如分形、极化、纳米、准相位匹配和单分子层界面等结构的增强,为该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