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祥瑞  浣石 《爆炸与冲击》1996,16(4):312-316
建立了推进剂燃烧转爆轰(DDT)弱约束实验系统,利用探针和X光实验测量系统,研究了NEPE推进剂DDT过程。实验发现,由燃烧到爆轰的转变过程中存在一未燃未爆区,该区域将DDT流场分隔为爆燃区和冲击转爆轰(SDT)区。分析了该高能推进剂的DDT机理。  相似文献   

2.
模型复合推进剂燃烧转爆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模型推进剂(AP/wax,AP/A1/wax,AP/RDX/A1/wax)由燃烧转爆轰(DDT)的过程。分析了装药密度和铝粉含量对装药DDT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推进剂当其配比接近零氧平衡时较易产生DDT;含与不含铝粉的AP/粘合剂系复合推进剂药柱以及硝胺含量为20%的AP/硝胺炸药/A1粘合剂系复合推进剂药柱都不可能产生DDT。  相似文献   

3.
推进剂的撞击损伤状态对其燃烧转爆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加工了燃烧转爆轰的实验装置,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系统,旨在研究NEPP推进剂颗粒装药的燃烧转爆轰形成机理。并以大型落锤为加载手段,撞击NEPP推进剂试样,经实验发现,损伤明显地促进了颗粒装药燃烧向爆轰的转变,增加了该推进剂使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多孔和铸装高能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孔和铸装高能推进剂的危险性能 ,设计加工了燃烧转爆轰的实验装置 ,并建立了以光电管为主的测试系统。经实验发现 ,多孔装药在燃烧向爆轰的转变过程中有冲击波 /爆轰波的回传现象 ,而铸装药则没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不同粒度硝胺火药RDU-4,硝胺火药RPB,3/1-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孔颗粒火药床燃烧转爆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火药颗粒尺寸越小,硝胺火药燃烧转爆轰越易实现:硝基胍组分具有抑制燃烧转冲击的作用,就同一装填条件下燃烧转冲击的难易而言,以RPB最易,3/1-S次之,RDU-4最难  相似文献   

6.
粒状火药床燃烧转爆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45火药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探针测速和应变片测压的技术,对强约束(钢管)条件下火药颗粒床燃烧转爆轰全过程中的火焰烽和压缩波进行了测量。提出了粒状火药燃烧转爆轰的机理。还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火药燃烧转爆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B炸药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探针及压力传感器测试技术对密度为1.597 g/cm3的固体B炸药(TNT/RDX=40/60)的燃烧转爆轰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强的约束条件下(45号钢管,内径20 mm,外径64 mm,长500 mm),B炸药形成了DDT现象,诱导爆轰距离为295~310 mm。  相似文献   

8.
报导了国外炸药燃烧转爆轰(DDT)的实验研究情况,主要涉及国外DDT研究中采用的实验装置测试方法、铸状炸药的DDT机理,多孔装药的DDT机理和各种因素对DDT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春华 《爆炸与冲击》1989,9(3):199-205
本文应用拉氏量计和拉氏分析技术研究了,两种常用的复合推进剂(聚硫和丁羟复合推进剂)的冲击波起爆和爆轰过程。在冲击波起爆过程中,压力等参量出现双峰现象,化学反应由三个阶段完成。在爆轰过程中,反应区宽度5mm以上,属于非理想爆轰过程。最后基于组分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复合推进剂,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化学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双峰现象和多反应阶段的出现是由于高氯酸铵和粘合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铝粉-空气混合物燃烧转爆轰(DDT)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平粉尘爆轰管上分别对2μm、5μm和13μm三种粒径的铝粉-空气混合物进行了弱点火条件下燃烧转爆轰的实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了粉尘浓度、颗粒尺度及扬尘方法等因素对爆轰特性(如爆轰速度、最大压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μm球形铝粉最大爆轰压力达7.8MPa、稳态爆速达1.95km/s;5μm铝粉亦有爆轰特征,但状态较弱;13μm的铝粉达不到爆轰。混合物的浓度对爆轰参数有影响,并存在最优浓度,在此浓度下,爆轰参数取得最大值,而且最优浓度的值随粉尘颗粒直径增加而增大。扬尘方法对爆轰特性有影响,预混粉尘与激波卷扬粉尘对比实验表明,其压力与速度的典型差别分别高达300%与74%。  相似文献   

11.
含能液滴在高压下爆裂性燃烧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挂滴装置研究了含能液滴LP1846在高温440~620℃、高压1.52~3.55MPa环境下爆裂性燃烧的规律。给出液滴从受热到爆裂性燃烧的时间序列照片,并定量测试液滴直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着火延迟期。初步分析了液滴爆裂性燃烧的机理,即液相化学反应。最后建立了液滴着火延迟期的工程计算模型,其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火炮装药装填密度的提高和火箭推进剂中硝胺组份的增加,它们的总体性能虽有改善,但同时使燃烧转爆轰的感度也加大。在一定条件下,粒状高能固体火药填充床中,将出现DDT现象。本文着重研究燃烧转爆轰前的过程。描述DDT过程的两相反应流体动力学模型用MacCormack有限差分格式求解,得到的转爆距离和爆轰速度与试验观察结果符合得很好。计算表明,粒状药床中的两种转变机制似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两级电点火装置上,利用高压脉冲电源进行了HAN基液体发射药的电点火实验。实验观测到:在液体发射药的可靠点火过程中,存在着无电弧与电弧两种放电方式。实验研究了实现无电弧点火、限制电弧放电所需的电源特性参数及点火结构参数。目前电能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而电弧放电能量仅占负载所吸收总电能的30%。这种电点火系统对于提高武器自动化程度、增加射速等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谋鑫  刘峰 《爆炸与冲击》1996,16(2):130-136
根据HAN基液滴LP-1846点火的挂滴实验[1],提出了点火模型。应用分歧理论找出了相应的点火判据。按二维定态投影法给出了分歧分析解。通过对点火判据的分析,发现理论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型两相激波管成功地研究了中等强度入射激波诱导的均匀悬浮粉尘间断面点火现象。平均直径为10m的玉米粉尘由流化床均匀地分散在氧气或空气中。悬浮粉尘间断面激波点火过程由纹影法连续拍摄。结果表明:颗粒浓度对点火延迟时间影响不大,空气中的玉米粉尘点火延迟大于氧气中的值,低马赫数激波条件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中深孔大爆破复式起爆系统激爆引起爆破效果较差的原因,提出了改复式起爆系统为单药包孔口起爆的可行性。实验与应用表明,作者提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炸药的能量利用率,而且采用单式起爆后,可产生同排孔间微差爆破,有利于提高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7.
液体推进剂爆炸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了自燃液体火箭推进剂爆炸热辐射效应和冲击波特性理论模型,介绍了实验研究的方法,给出了N2O4/UDMH液体推进剂爆炸产生的火球直径、火球温度、火球辐射热流、爆炸冲击波超压值等参数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吻合。由N2O4/UDMH液体火箭推进剂爆炸产生的火球最大直径Dmax和火球持续时间t0是推进剂总重量W0的函数,根据实验数据整理的函数关系式:利用该理论模型预测了大型N2O4/UDMH组元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发生爆炸事故产生的上述参数,以及热辐射和冲击波不发生破坏和危害的安全距离。该计算模型可为载人航天器逃逸系统及航天靶场设计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