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星明 《数学通报》2007,46(9):14-15
1案例 高三数列这一章复习时,我选择了以下例题:已知等差数列{αn}中,S是其前n项和,且S10=100,S100=10,求S110.[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61页A组第6题: 已知S n是公比q≠1的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S3,S9,S6是等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由这道习题,可以得到等比数列{a n}中三项成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  相似文献   

3.
文[1]给出了一道课本习题的解法及其变式,读后觉得意犹未尽.原题如下:题1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SnTn=3n-12n+3,则a8b8=.这道习题意在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文[1]只是给出了问题的解法及简单变式,没有充分发挥这道习题的示范性功能.笔者对这道  相似文献   

4.
将课本例习题进行有效的“组合”及“拓展”,挖掘隐含在问题内部的研究性材料进行探索与开发,既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涉及内容又有利于其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教师处理教材能力的有效途径.人教版高中教材第一册(上)(必修)P128例4及P129习题3.5第7题:1)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3,S9,S6成等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2)已知{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a1,a7,a4成等差数列,求证: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这样两道看似普通的例习题却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功能,笔者在教学中从这两道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职高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已知C_n~(m-1)=C_n~m=C_n~(m+1),求n和m. 这个习题的答案是n=34,m=14和n=34,m=4 0.此题可演变出一个不定方程 2C_n~m=C_n~(m-1)+C_n~(m-1) (1)这个方程的解是怎样的呢?C_n~(m-1),C_n~(m+1)什么时候成为一个等差数列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作为复习上面习题的引伸. 探求方程(1)的解,即求n和m的值。(1)经过变形,可以写成一个关于m的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6.
设公差为 d的等差数列 { an}的前 m项之和、前 n项之和分别为 Sm、Sn,其中 m≠ n,则Sm =ma1 m(m - 1 )2 d,Sn =na1 n(n - 1 )2 d.变形得 Smm=a1 m - 12 d,1Snn=a1 n - 12 d. 21 - 2并整理得Smm- Snnm - n =d2 . 3等式 3表明等差数列 { an}具有一个重要的性质 :对于任意的 m、n∈ N 且 m≠ n,必有Smm- Snnm - n =常数 .下面通过例题说明上述性质在解决某些与等差数列前 n项和有关的问题中的应用 .例 1 在等差数列 { an}中 ,已知 S3 =S10= 3 0 ,试求 Sn 的最大值 .解 由性质得Snn- S3 3n - 3 =S101 0 - S3 31 0 - 3 ,把  S3 =S10 …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61页A组第6题:已知S n是公比q≠1的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S3,S9,S6是等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由这道习题,可以得到等比数列{a n}中三项成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1,其前n项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数学》2 0 0 2年 9月上期 13页例5 :“在等差数列 {an}中 ,已知a1 =2 5 ,S9=S1 7.求S2 6 的值 .”分析与解 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函数图像 ,确定S2 6 的大小 .因 {an}是等差数列 ,所以可设Sn=An2 +Bn .二次函数的图像过原点如图 .因S9=S1 7,由图可知S2 6 =0 .”这个方法被称为“借助图像减元” ,把很复杂的问题简化了 .除简化计算方法以外 ,上述解法或许还会启发我们问 :原题“已知a1 =2 5”是否是多给条件 ?(以上解法中没有用到这个条件 )今试用他法解之 :因S9=S1 7, ∴ a1 0 +a1 1 +… +a1 7=0也即 8a1 + 10 0d =0 .将a1…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一道课本例题的反思——探究——再反思——再探究的思维过程,寻求普遍规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1.问题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P123例4是: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3,S9,S6成等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解略).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上高三数列复习课时,用到以下一个题:题1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5=10,S10=5,求此数列的前15项和S15.当然此题易可通过基本方法求出a1=156,公差  相似文献   

11.
<正>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部分,在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究竟是谁追谁的问题上出现判断错误.笔者以七年级下册一份试卷中的一道习题为例,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一、例题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  相似文献   

12.
徐茂炳 《中学数学》2012,(15):43-45
一、教学理由和目标下面是2011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的一道数列题,得分率非常低,本节课通过对这道题的研究让学生掌握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本质和处理策略.原题:设{a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和.是否存在常数k和等差数列{an},使kan2-1=S2n-Sn+1恒成立(n∈N)*,若存在,试求出常数k和数列{an}的通项公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3.
我校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中有这样一道数列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各项均为正数,公比是q,且满足:a1=3,b1=1,b2+S2=12,S2=b2q.(1)求an与bn;(2)设cn=3bn-λ.2an3(λ∈R),若数列{cn}  相似文献   

14.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对等差数列{αn},除了有前n项和公式外,还有S2n+1=(2n+1)αn+1,S2n=n(αn+αn+1)。利用这两个关系式,有时可将有关等差数列前&;#183;n项和的问题避繁就简地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季强 《数学通讯》2010,(4):31-3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若S。是等差数列{an}或等比数列{an}的前咒项的和,则S0=0. 这个结论看上去是毫无道理的,因为S。的下标必须是正整数.但是,这个结论却是说得通的.  相似文献   

16.
请先看下面的问题: 设有二等差数列{αn}、{bn},其前n项和Sn与Sn’之比为了5n 3/2n 7,求α9/b9的值. 在对此题的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发现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有一个简单性质,它可以加以推广应用.请看: 设{αn}是一个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则有: S3=3α2,S5=5α3,S7=7α4,…… 一般地有: S2n-1=(2n-1)αn,其中n是自然数. 要证明此结论很简单.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通项公式得: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一<立体几何>中,关于台体(棱台、圆台)的中截面有这样的一个性质:2(√S0)=(√S)+(√S')(<立体几何>P64例2及P80习题十第11题).换句话说,台体(棱台、圆台)的上底面面积S'、中截面面积S0、下底面面积S的算术平方根(√S')、(√S0)、(√S)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公差d=12((√S)-(√S')).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第一册(上)第129页习题3.5第7题: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a1,a7,a4成等差数列,求证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文[1]给出了如下一个推广:定理1已知数列{an}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若xam,yam 2k,zam k成等差数列(其中x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第一册(上)第129页习题3.5第7题. 已知数列{α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α1,α7,α4成等差数列,求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20.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在等差数列{an}中,若m n=s t(m,n,s,t∈N*),则am an=as at;2)在等比数列{an}中,若m n=s t(m,n,s,t∈N*),则am·an=as·at.注这两个命题的逆命题都不正确.例如,通项为an=2的等差数列满足a1 a3=4=a5 a8,但:1 3≠5 8.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如能灵活运用性质1),2),往往能为解题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 1)在等差数列{an}中,若a3 a4 a5 a6 a7=450,则a2 a8=;2)若等差数列{an}的各项都是负数,且a32 a82 2a3·a8=9,则其前10项的和S10=;3)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a3·a5=8,则log2a2 log2a3 log2a5 log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