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比较蕨早、晚期配子体(颈卵器期)在mRNA水平上基因表达的差异. 经Reverse-Northern杂交证实获得了6个和颈卵器发育相关的cDNA,对其克隆并测序. 用BLAST和DNAStar分析了各片段间的序列同源性,发现这些序列与水稻、拟南芥、大肠杆菌和人的一些序列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华中瘤足蕨Plagiogyria euphlebia孢子在盛有改良Knop’s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详细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结果表明:该孢子萌发的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的类型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成熟孢子深棕色,不透明,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圆形,三裂缝,表面较光滑,外壁具颗粒。接种后34d左右萌发,形成2~5个细胞长的丝状体,并生出假根;43d后发育成片状体,65d左右形成幼原叶体,刚形成的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原叶体对称,是心脏形的;原叶体边缘具有毛状体,毛状体由单细胞构成;接种85d左右少数原叶体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由3细胞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3.
红盖鳞毛蕨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MS培养基培养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Eaton)O.Ktze.孢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及幼孢子体形成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极面观圆球形,赤道面观豆形,单裂缝,具周壁。孢子播种后7 d左右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播种后15 d左右有片状体形成;30 d左右有幼原叶体形成;幼原叶体暂不对称,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型。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毛状体,单细胞。播种后45 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构成。原叶体受精后1月内可见幼胚生成。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条件下对我国产黄腺雨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黄腺雨蕨的孢子为两面体型,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周壁具翅状褶皱;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该研究试图为蕨类植物的系统分类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产川滇蹄盖蕨(Athyrium mackinnonii)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川滇蹄盖蕨的孢子为两面体型,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周壁具皱状纹饰;孢子萌发为向心型;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雄配子体为带状.该研究试图为蹄盖蕨科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生境土和Knop's营养液对爬树蕨Arthropteris pallisotii (Desv.) Alston和桂南爬树蕨Arthropteris repens (Brack)C.Chr.的孢子进行培养,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2种孢子均为黄褐色,两面体型,单裂缝,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周壁褶皱.接种8d后孢子开始萌发(书带蕨型),播种14d左右发育为3~8个细胞的丝状体,27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60 d左右形成幼原叶体(三叉蕨型).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播种75d左右开始出现性器官,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层细胞构成.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表现出较为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沙田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属2-细胞型。沙田柚每个子房有10~12个心室,每室具多个胚珠,胚珠发育属厚珠心型,具两层珠被。成熟胚囊由卵器(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中央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组成。沙田柚雌雄配子体发育进程有明显差异,小孢子与雄配子体发生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生较迟,但发育较快。二者在开花前均完成发育。 相似文献
8.
蕨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蕨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颈卵器的发育过程,报道了颈卵器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蕨孢子接种后,约28d颈卵器表面原始细胞发生,并很快形成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分裂形成初生腹细胞和初生沟细胞,初生腹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卵细胞和腹沟细胞,卵细胞进一步发育,以卵细胞的细胞壁的增厚为标志,颈卵器发育成熟,颈卵器颈部顶端细胞打开,成熟的卵细胞准备受精。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良Knop′s液体培养基对光轴肿足蕨(Hypodematium hirsutum(D.Don)Ching)的孢子进行培养,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两面体型,单裂缝,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周壁褶皱。接种18天后孢子开始萌发,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播种25天左右发育为3~5个细胞的丝状体,35天左右发育为片状体,50天左右形成幼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播种65天左右开始出现性器官,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层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层细胞构成。光轴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表现出较为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对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针新月蕨孢子褐色,二面型,接种后约12 d,孢子萌发,经丝状体和片状体阶段,发育成原叶体,孢子萌发是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是槲蕨型(Drynaria-type),成熟原叶体是心形,接种46 d后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披针新月蕨的颈卵器起源于原叶体生长点下方的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经过2次不等分裂,形成3个细胞,分别是顶细胞、初生细胞和基细胞.其中,初生细胞不等分裂,形成中央细胞和颈沟细胞.随后,中央细胞不等分裂形成腹沟细胞和卵细胞.随着卵细胞成熟,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逐渐退化,但腹沟细胞通过孔区与卵细胞相连.卵细胞成熟后,细胞上表面具有明显的卵膜,中央具有受精孔.本研究对于完善蕨类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探讨蕨类植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4种沙棘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沙棘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较一致,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具有两种类型的绒毡层,这种现象很可能与种间的演化顺序有关。温度是影响沙棘雄配子体发育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对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以及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对水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①光照不是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能显著促进其萌发;②在光照条件下,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可促进其孢子萌发和雄配子体发育;在黑暗条件下不能促进其孢子萌发;③红盖鳞毛蕨配子体各发育时期产生的成精子囊素对水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模式植物水蕨两性配子体和雄配子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密度条件下蕨类植物配子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探讨了水蕨配子体光系统Ⅱ(PSⅡ)对不同培养密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同一培养密度条件下水蕨两性配子体的ФPSⅡ、ETRPSⅡ、Fv/Fm和qP值都明显高于雄配子体,且差异显著,两者之间的qN值无显著差异.随着培养密度的增加,水蕨两性配子体的ФPSⅡ、ETRPSⅡ、qP和qN值随之减少,雄配子体的ФPSⅡ、ETRPSⅡ、qP和qN值先升高后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各项荧光参数发现:水蕨两性配子体PSⅡ的活性相对比雄配子体高,两性配子体和雄配子体的光保护能力相似,100个孢子/mL的培养密度有利于水蕨雄配子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在北方地区,草莓花芽冬前完成形态分化,从下一年开始雄性器官的分化发育,分化时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共约25d。雄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早于雌性器官,花药4室,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发生属同时型,呈四面体型排列,花粉粒为3—细胞型。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箱培养消毒和未消毒的黄腺羽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孢子,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腺羽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温度条件为25℃;经过表面消毒的孢子较未消毒的孢子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16.
海带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带雄配子体经分离培养,长成复杂的丝状多细胞雄配子体克隆,其中一部分细胞体积较小,逐渐分化为精子囊,并放散精子。而另一部分细胞逐渐增大体积,并经单性生列发育成叶状体,这些叶状体绝大多数为畸形,染色体计数全为单倍体,把它们移入海里养殖,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没有孢子囊,不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17.
蕨卵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电子显微镜对蕨(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latiusculum (Desv.) Underw)的卵细胞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卵细胞形成的早期阶段即幼卵细胞时期,卵细胞呈四边形,膜外开始积累嗜锇物质,细胞核椭圆形;到卵细胞发育成熟即成熟卵细胞时期,卵细胞形状变化很大,呈新月形,嗜锇物质在膜外形成一连续的卵膜,细胞核形状与幼卵时期明显不同,形成了核外突.同时还报道了在卵细胞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31种真蕨孢子在光照、遮光和先遮光再光照等条件下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除两种孢子因失去生活能力而未能萌发外。其余全部正常萌发。在遮光条件下不萌发的,具有生活能力的28种孢子中,有26种在再光照条件下正常萌发。 相似文献
19.
废旧电池对几种陆生植物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6):885-888
阐述了对废旧电池和环境保护问题关注的重要性.通过以金边草、金鱼草和蝴蝶花三种常见植物为实验对象,观察比较、分析研究了双狮、南孚、东芝、松下几种品牌的废旧干电池对这几种植物生长的影响;并用SFOCTRAA220FS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这些废旧干电池滤液中的镉、汞含量;从而论证废旧电池对植物、对生态环境有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初步研究了栽培平菇之一的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Schulz)Sacc.]子实体的发育,阐明了与外部形态特征相关的一些内部分化过程。提出把平菇子实体的发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子实体原基发生期,子实体分化形成期和子实体生长期。并就子实体的个体发育特征,讨论了侧耳属(Pleurotus)的系统发育地位,以及与人工栽培有关的同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