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杰  谢川  潘固平  王倩 《应用化学》2004,21(7):745-747
1-(4-氨基苯基)-2-(1-哌啶基)-1-丙酮盐酸盐的合成及其光引发性能;氨基苯乙酮;水溶性;光引发剂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WSP)属自由基引发剂,按结构可分为芳酮类,稠环类烃类,聚硅烷类,酰基膦酸盐等,偶氮类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类,本文综述了这些光引发剂的结构特性,光化学行为,光引发效率及光反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3.
将硫杂蒽酮光引发剂(TX)和共引发剂葡萄糖胺(GA)引入同一个高分子链上,合成新型水溶性高分子型硫杂蒽酮光引发剂(PTX-GA).通过改变PTX-GA中TX与GA的比例,合成了PTX-GA1、PTX-GA2、PTX-GA3,并通过光膨胀计实验研究了3种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能力.研究表明这种水溶性高分子型硫杂蒽酮光引发剂即使在没有共引发剂胺的情况下,引发丙烯酰胺(AAM)的聚合效率也非常显著.同时由于它具有水溶性,而且含有生物分子,有利于改善光引发剂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李焱飞  谢川 《应用化学》2008,25(2):251-253
碘鎓盐;光引发剂;合成;正交试验;光引发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先以4-甲基二苯甲酮合成4-(溴甲基)二苯甲酮,然后用4-羟基二苯甲酮和4-(溴甲基)二苯甲酮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种含二苯甲酮结构的新型光引发剂(MBPBP)。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图确定了其结构;利用紫外吸收谱图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和光降解性能;最后通过RT-FTIR分析了光引发剂浓度、光照强度和反应单体对光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BPBP的摩尔消光系数约为二苯甲酮的1.5倍,吸收范围大大增加,延伸到300nm,吸光效率获得大幅提高,光引发活性远大于传统的二苯甲酮,是一种高效光引发剂。  相似文献   

6.
以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 2959)和全氟辛酰氯(PFOC)为原料合成了光引发剂全氟辛酸-2-[4-(2-羟基-2-甲基丙酰)苯氧基]乙酯(2959-F),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9F NMR)对2959-F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测定了2959-F的紫外吸收谱;通过实时红外光谱(RT-IR)对合成的含氟光引发剂进行了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光强和引发剂浓度对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影响,并研究了光引发剂2959-F的抗氧阻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大,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引发剂的浓度越高,双键转化率越高,聚合速率越快.2959-F具有较高的双键转化率和较快的聚合速率,并且具有较好的抗氧阻聚性.  相似文献   

7.
α 羟基 α 甲基苯丙酮 (PHM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光引发剂 ,具有引发效率高、热稳定性好、耐黄变、无异味等优点[1,2 ] 。现有合成方法步骤多 ,产率低 ,后处理麻烦 ,操作复杂[3,4] ,且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HC1或HBr等有毒副产物。本文研究了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5,6 ] ,CCl4直接氯化水解生成α 羟基 α 甲基苯丙酮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减少了反应步骤 ,简化了操作 ,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傅立叶红外光谱仪Perkin Elmer 1 71 0 ,WXS 1型阿贝折光仪。异丁酸 ,SOCl2 ,苯 ,四氯化…  相似文献   

8.
α-羟基-α-甲基苯丙酮(PHM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光引发剂,具有引发效率高、热稳定性好、耐黄变、无异味等优点[1,2].  相似文献   

9.
曹靖  阳年发  周元清  杨立文 《合成化学》2005,13(3):276-277,281,i003
设计并合成了3种新的O-(2-氧代-2-苯基乙酰)肟酯类光引发剂,其结构经^1H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性光固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牙科材料、3D生物打印、体外聚合、细胞封装等。水溶性好、细胞毒性低、引发效率高的水性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发展应用的关键物质。为此,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水性光引发剂,并研究了其在药物控释、生物仿生解毒器、细胞传感器、软骨修复、断层扫描体积生物打印、生物组织粘合剂、光动力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概述了水性光引发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在生物医学中的一些应用研究,并对水性光引发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水性光引发剂的发展以及应用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紫外光固化反应按机理分为自由基固化、阳离子固化以及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固化.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固化是指在同一体系里同时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阳离子聚合而发生的固化[1].混杂聚合结合了各个聚合反应的优点,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效应.杂化光引发剂被设计成既能引发自由基聚合又能引发阳离子聚合的光引发剂.据报道,目前常见的杂化光引发剂主要有碘鎓盐类和苯基膦二苯甲酮类[2].  相似文献   

12.
含氨基的金刚烷桥头二取代化合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刚烷甲酸为原料,经溴代、叠氮化、库尔提斯重排、水解等四步反应合成了3-氨基-1-金刚烷醇(糖尿病药物中间体),总收率为34%;以金刚烷甲酸为原料,在无需卤素取代下,通过里特反应、水解反应合成了3-氨基-1-金刚烷甲酸盐酸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总收率为73%.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两种产物的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为亲核试剂,分别与4-溴甲基二苯甲酮和4,4’-二(溴甲基)二苯甲酮在20℃下反应,并过简单的过滤,得到了两种水性可聚合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4-[N-(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溴化铵甲基]二苯甲酮(收率79.2%)和4,4’-双[N-(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溴化铵甲基]二苯甲酮(收率79.7%)。产物用NMR、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2,2′,4-三(2-氯苯基)-5-(3,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1,1′-二咪唑(CZ-HABI)是一种高效的光引发剂,其结构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紫外吸收光谱进行表征.复合引发体系(PI)由光引发剂CZ-HABI、增感剂4,4′-双(二乙氨基)苯甲酮(EMK)、供氢体N-苯基甘氨酸(NPG)组成,利用实时红外(RT-IR)对该复合光引发体系进行了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供氢体条件下,基本上没有引发效果,增加供氢体后,引发效率大幅增加;增加复合光引发体系用量能提高光聚合反应的双键转化率,且最大聚合速率与[PI]1/2成正比;随着光强的增强,单体的双键转化率与最大反应速率均增大;复合光引发体系引发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最终双键转化率比三丙烯酸酯类单体要高.复合光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比ITX/EDAB光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高,与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的引发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5.
新型水溶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光引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六种新型水溶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在紫外光聚合反应中的引发性能进行了测试,用相对峰面积法计算了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并据此对引发剂结构与光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做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该类光引发剂具有很高的光化学活性,而引发剂的结构直接影响引发性能。研究发现硫杂蒽酮母体上甲基的引入使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增大,而引发剂侧链上羟基的引入,则由于降低了质量转移的有效性并有可能使引发剂分子缔合,致命引  相似文献   

16.
芳基高价碘化合物用作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芳基高价碘化合物用作光引发剂或光引发体系的发展历史、合成方法、引发机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4-甲基二苯甲酮、哌嗪等原料合成了一种双官能度的单组分光引发剂(MBPPA),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二苯甲酮基团。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光引发剂的紫外吸收和光降解性能,并利用实时红外测试了光引发剂的光引发活性以及不同单体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10 min后,MBPPA在257.2 nm处的吸光度降低了18.76%,光降解速度明显高于MBP。当光强为50 mW·cm-2时,0.2%(摩尔分数)MBPPA单独引发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EOEOEA)聚合的转化率可达90%。在同等条件下,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的聚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但其转化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偶氮二异丁腈、十二胺为主要原料,通过Pinner反应制备了一种两端各带有12个碳烷基链的水溶性偶氮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基十二脒盐酸盐AIBL.采用核磁氢谱、元素分析及液相色谱对AIBL进行了结构及纯度表征,采用TGA、DS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其热分解现象和热分解动力学,采用表面张力仪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引发剂AIBL具有预想的结构和较高的纯度,其热分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热分解活化能为134.80 k J/mol,70℃下水中的半衰期约为4 h;AIBL在水溶液中具有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13 g/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3.57 m N/m.以丙烯酰胺为单体、AIBL为引发剂制备了水溶性端基疏水聚合物SPAM.采用溴化法研究其转化率,应用乌氏黏度法、零切黏度法以及荧光探针对其缔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IBL具有良好的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能力;相对于不带疏水长链的引发剂所合成的聚合物PAM,SPAM具有明显的疏水缔合效应,这说明AIBL成功地将疏水长链引入到聚合物的端基中,从而形成端基疏水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以对甲氧基苯甲腈和三氯乙腈为原料合成了光引发剂2-(4-甲氧基苯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MBTT),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紫外吸收光谱对所合成的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实时红外(RT-IR)对该引发剂进行了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单体、引发剂浓度和光强对引发速率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BTT是一种高效的紫外光引发剂,在引发剂用量为0.1%时光聚合的单体转化率就能达到90%;随着光强的增大,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最大反应速率都增大,诱导期缩短;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双键转化率比三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双键转化率要高.  相似文献   

20.
以4-(2,3-环氧丙氧基)二苯甲酮(EBP)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光引发剂4-(丙烯酸-2-羟基丙酯-3-氧基)二苯甲酮(AEBP).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对AEBP的紫外吸收波长进行表征,通过实时红外(RT-IR)研究了AEBP引发丙烯酸酯单体的光聚合动力学.采用萃取法对比了BP与AEBP引发固化体系后的迁移性.结果表明,随AEBP浓度增加,单体最终转化率增加;当助引发剂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AB)浓度为1.2%时,单体最终双键转化率最高;AEBP对双官能度单体的引发效率较之三官能度单体的好;聚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变快;固化后AEBP的迁移性比传统的BP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