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镧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多孔有序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La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比表面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对比未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粉、纳米管以及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粉研究其光催化性能,并对降解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的掺杂有利于提高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掺杂存在一个最佳量,本试验条件下为1%(质量分数)。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性能优于掺杂的纳米粉。  相似文献   

2.
铂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铂非均匀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 并用UV-vis分光光度计及电化学工作站表征了薄膜的光吸收性能和光电化学行为, 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来表征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Pt非均匀掺杂可以明显增强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 而均匀掺杂的效果较差; Pt非均匀掺杂的最佳量为0.3 mol%. 催化剂薄膜的电化学行为显示: Pt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开路电压高, 交流阻抗小. 并从半导体的PN结原理探讨了Pt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的催化活性机理.  相似文献   

3.
钴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制氢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络合法(PCM)制备出钴掺杂二氧化钛(CO/TiO2)光催化剂.以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TGA-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光催化制氧作为探针反应,以氧气的产量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聚合络合法制备的样品主体成分为锐钛矿晶型的二氧化钛,钴元素呈高度分散,钴的掺杂能够明显提升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当钴钛物质的量之比为0.3%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光催化制氢活性,达到2499μmol,是同等条件下制备的无掺杂二氧化钛的近六倍.还对钴离子掺杂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铁酸锌掺杂对二氧化钛结构相变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锌和二氧化钛纳米粉体,较系统地研究了铁酸锌纳米掺杂对二氧化钛“锐钛矿→金红石”的结构相变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铁酸锌的掺杂可促进二氧化钛的结构相变,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在最佳掺杂浓度时,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效率可以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5.
邢方莉  李娜娜  陈润东  蒋兰  谢辉 《合成化学》2024,(4):339-344+351
TiO2的光催化性能改性是水污染治理和光催化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为了增强TiO2的光催化性能,以胶体碳球为模板,采用水热-煅烧法首次制备了TiO2空心球、硒掺杂二氧化钛(Se-TiO2)空心球和锡/硒共掺杂二氧化钛(Sn/Se-TiO2)空心球。同时,对Sn/Se-TiO2空心球的形貌、结构以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为单一的锐钛矿相,Sn和Se成功地掺杂进入了TiO2晶格中;Sn/Se共掺杂形成了缺陷能级,降低了禁带宽度和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提高了可见光的响应范围。当Se掺杂2.0%(物质的量分数,下同),Sn掺杂0.5%时,样品光催化性能最好,去除率为76.92%。同等条件下空心球的光催化去除率:TiO222,说明Sn/Se共掺杂T...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钛多相催化是一种极具前途的环境污染深度净化技术。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和四氯化锡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二氧化锡的二氧化钛薄膜和复合氧化物粉体。通过测量薄膜的吸收光谱推算光学能隙,结果发现掺杂样品的光学能隙比纯二氧化钛样品有所变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掺杂和纯二氧化钛样品的光学能隙都略微降低。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氧化物粉体的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以掺杂二氧化锡5 % 摩尔比的样品与纯二氧化钛对照,500 ℃以下热处理样品以锐钛矿结构为主,600 ℃热处理样品为锐钛矿与金红石相共存,并显示了较好的光催化性能。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同样600 ℃热处理,掺杂样品要比纯二氧化钛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在700 ℃热处理的样品中,掺杂样品只存在金红石相而纯二氧化钛样品中仍存有锐钛矿相。用阿伦尼乌斯经验关系式推测的晶粒生长的活化能,纯二氧化钛47.486 kJ.mol, 掺杂5 % 摩尔比的复合氧化物样品33.103 kJ.mol。以亚甲基蓝为降解物质,考察了掺杂量和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太阳光活性的铁酸铝-二氧化钛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铁酸铝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粉体作为前驱体, 合成了铁酸铝-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曙红染料和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来评价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并与单一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紫外光还是太阳光的激发下, 铁酸铝-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均优于同样条件下所制备的单一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理想的铁酸铝掺杂浓度分别是1.0%(紫外光)和9.0%(太阳光). 由于在二氧化钛基体中掺入铁酸铝纳米粒子, 既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电荷分离, 又可以使二氧化钛的光响应波长向可见光区域拓展, 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 从而使其在太阳光下具有更优越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的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方法对铁掺杂的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以三氯乙烯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铁掺杂的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TiO_2对光的吸收拓展到可见光范围内,铁掺杂后TiO_2催化剂有更多的表面羟基,这些表面羟基的存在有利于有机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同时还能捕获光生空穴形成·OH氧化有机污染物.适量Fe掺杂有利于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掺杂的光催化剂MOx/TiO2(M=Cr、Mn、Fe、Co、Ni、Cu).以乙酸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为探针,研究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渡金属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都有所提高.掺杂量有一个最佳值,在最佳掺杂量时,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提高程度与对应金属氧化物的生成焓有很好的一致性,还发现光催化性能与过渡金属离子稳定氧化态的电子亲和势与离子半径的比值间呈现火山型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0.
超细钴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气相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硝酸钴为掺杂剂,制备了粒径10 nm~30 nm的钴掺杂超细二氧化钛并进行了XRD、TEM和FT-IR表征及气相光催化性能的评价。钴掺杂造成了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明显降低,掺杂量从0增加到4%时,相变温度下降了90 ℃左右。制备过程中的pH值对相变也有影响,pH值很小时相变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发生。当pH<3,500 ℃焙烧的样品中就基本是金红石型TiO2;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掺杂样品比纯样品有更强的吸水性;以苯作为反应物在一个固定床光反应器中考察了钴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钴掺杂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有影响。反应初期掺杂样品与纯二氧化钛样品相比活性相差不大,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活性差别逐渐增大。在实验条件下160 min后纯样品基本失活,掺杂样品的活性仍大于50%。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来研究温度对黄曲霉菌生理代谢的影响,使用交互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 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代谢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使用二级质谱信息和谱库检索定性黄曲霉菌代谢特征信息。使用内标结合混合质控样品的方法对非靶标代谢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温度对黄曲霉菌代谢组的影响,发现不同温度下有3 593个(T检验p0.01)差异表达代谢特征,筛选出20个候选差异代谢物。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三羧酸循环、脂肪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络氨酸等生物合成路径,并调控黄曲霉毒素、黄匹阿尼酸、曲酸等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路径酶活性。研究发现曲酸和黄曲霉毒素前体化合物与黄曲霉毒素的累积变化规律相似,可作为候选靶标进行验证。该研究为开展我国黄曲霉毒素风险评估和分子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e mechanism of grafting of polystyrene on a polybutadiene (PB) backbone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impact-resistant polystyrene was studied by withdrawing samples during propolym-erization from beginning of the reaction to about 25% conversion. Good separation of the “elastomer and graft” fraction of the polymer from the free polystyrene part could be achieved by using 0.24 volume fraction of methanol in (MEK + benzene) + methanol solvent-nonsolvent. IR analysis of the grafted fraction show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elastomer remained unaltered. The unsaturation of the samples studied through the bromine number as well as by the perbenzoic acid number was also found to remain unchanged. Formation of free polystyrene started with the onset of polymerization and was faster. During prepolymerization, 80% of styrene converted constantly to form free polystyrene and 20% went into the grafted polym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fting is initiated through proton abstraction at the α-carbon of butadiene, most probably by initiator radicals. The grafted polystyrene chains possibly are shorter than free polystyrene chains.  相似文献   

13.
聚(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戊酸酯)(PHBV)是一种拥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压电性、光学活性等诸多优良特性的热塑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PHBV脆性大,韧性差,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材料增韧改性PHBV的进展。当纳米材料添加到PHBV时,可以起到异相成核剂的作用,改善结晶性能,从而降低PHBV的脆性。在众多的纳米材料中,纳米纤维素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并可生物降解,有希望在不影响PHBV自身降解性的基础上提高其韧性。文章最后概括了目前纳米纤维素增韧PHBV存在的几点问题,同时对用纳米纤维素增韧PHBV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镍激活EB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抗补体免疫荧光技术研究,证实在试管内1~40mg/L NiSO4.6H2O(Ni)显著增强携带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组的三株类淋巴母细胞株的VCA、MA、EA、EBNA-2抗原表达.此外还发现1~20mg/L Ni能明显促进EBV转化人脐血B淋巴细胞的作用,当多次加Ni时促进效应更强,前者转化促进率为13.31%~46.6 1%,后者达22.70%~57.04%.以上结果表明,Ni具有激活 EBV的作用.EBV与鼻咽癌(NPC) 密切相关,广东 NPC高发区大米和饮水中 Ni的含量偏高,NPC患者血和头发中 Ni 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研究结果提示,EBV与 Ni相互作用可能是 N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调查区和对照区共203名 ̄6岁幼儿进行了血铅汪洋的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幼儿,已受到程度不同的铅污染。工业相对集中的城镇(调查区)幼儿血铅含量为5.15μg/dL,大于郊区(对照区)幼儿的血铅含量3.54μg/dL,交通和工矿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是幼儿体内铅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固定L-天门冬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最适条件,并对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从不同固定化程序、缓冲液及保护剂等方面进行了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条件优化;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可达20%左右。固定化酶的最适范围变宽,由游离酶的最适pH=4~6变为pH=6~10。连续使用6次后仍可基本维持固定化酶的活力。固定化酶对胃蛋白酶的水解性也较游离酶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DFT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aminotriazine adsorption on graphene surfaces.Relative energies,equilibrium geometrie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onomer and dimer of aminotriazine molecules adsorbed at the surfa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s.It was found that the hydrogen atoms in the NH2 group of aminotriazine molecules are directed toward the graphene surface,and the adsorption energy increases as the NH2 group is added.The adsorbed aminotriazine molecules facilely form a dimer through the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and the two aromatic rings of optimized structure of 2-amino-1,3,5-triazine(B) dimmer(denoted by B2) and melamine(D) dimmer(denoted by D2) are parallel to the graphene sheet.The large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d adsorption energy of B2 and D2 compared to monor adsorption may reflect the increase of π-π repulsion and the effect of hydrogen bond formation.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 bonds in melamine dimer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dsorption mode at the graphene surface.  相似文献   

18.
微量杂质对苯并三氧化呋咱(BTF)感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并三氧化呋咱(BTF)是一种由三叠氮三硝基苯(TATNB)经脱氮反应制得的零氧无氢炸药,90℃~120℃温度范围内动力学参数计算外推得到其贮存寿命大约是太安的1.5倍,桥丝感度与太安相当,需要的能量较小,并使发火的电压降低,其起爆性能、输出能量、机械感度、热安定性均  相似文献   

19.
Translated from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Seriya Khimicheskaya, No. 8, pp. 1931–1932, August, 1990.  相似文献   

20.
由于碳纳米管(CNT)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等性能,近年来,聚合物/碳纳米管(polymer/CNT)复合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将CNT作为填充材料制各复合材料,使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等性能得到提高。二是将CNT作为主体,用聚合物对CNT进行修饰,使CNT在有机溶剂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溶解度。而对于在聚合反应中,CNT的加入对聚合物分子量影响的研究,相关的报道较少。本文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多壁碳纳米管(PS/MWNT)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MWNT对于PS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