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乳化剂OP存在下4-(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苯二酚(BTAFC)于弱酸性和弱碱性介质中与痕量Fe(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它们在PH6.4~6.8和PH9.5~10.5范围内分别反应形成稳定的电中性和带负电荷的紫色三元胶束配合物,其λ_(max)分别为620和630rm,Fe(Ⅱ)与BTAPC的组成比分别为1:2和1:3,ε_(620)和ε_(630)分别为1.02×10~5和1.16×10~5L·mol~(-1)·cm~(-1)。建议了两种配合物的结构。用于水中痕量铁的分光光度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新显色剂2-(5-Br-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5-Br-PADCAP)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能与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用5-Br-PADCAP测定锌及钴已有报道。但用5-Br-PADCAP作显色剂光度法测定铁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Fe(Ⅱ)与5-Br-PADCAP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 5.0~6.5范围内,Fe(Ⅱ)与5-Br-PADCAP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至少可稳定6h。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60nm和740nm,以560nm作为测定波长,铁量在0~4μg/25ml范围  相似文献   

3.
在酸性介质中,盐酸吡硫醇可将Fe(Ⅲ)还原为Fe(Ⅱ),邻菲啰啉能与Fe(Ⅱ)显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08 nm,通过测定Fe(1Ⅰ)的量间接的测定了盐酸吡硫醇的量.建立了测定盐酸吡硫醇质量浓度的新方法.盐酸吡硫醇在0.010~6.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73+0.1...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5-Br-TAMB与铑(Ⅱ)的显色反应。在pH5.0~7.0的水溶液中,铑(Ⅱ)与5-Br-TAMB形成1:2型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7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铑(Ⅱ)含量在0~12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采用加入适量EDTA的方法消除了Cu~(2+)、Co~(2+)、Ni~(2+)等干扰离子。建立了一个在二元配合物体系中具有高灵敏度及选择性、稳定、简便地吸光光度测定微量铑(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乳液增敏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正戊醇 -正庚烷 -水 (水包油型 )微乳液介质中Fe (Ⅲ )与铬天青S的显色反应。在pH =6 .0的乙酸 -乙酸铵缓冲溶液中 ,Fe(Ⅲ )与铬天青S形成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6 5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5× 10 5L/ (mol·cm)。该体系较以水为介质的体系有显著的增敏作用。Fe (Ⅲ )含量在 0~ 0 .16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直接用于Fe2 O3 样品中铁的测定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8%~ 2 .2 % ,回收率为 99.2 %~ 10 2 .6 %。  相似文献   

6.
新有机试剂 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与 Fe(Ⅱ) 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新显色剂 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PAPC)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及抗坏血酸存在下与 Fe(Ⅱ) 的显色反应。在 pH 6.86 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 Fe(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带负电的 1∶3 的橙色配合物,其表观稳定常数为 5.5×1014,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9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96×104 L.mol-1.cm-1,铁含量在 0~0.8 μg/mL 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可用于铝合金中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二溴对甲偶氮磺光度法测定锌合金中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新试剂二溴对甲偶氮磺与铅的显色反应,建立了直接测定锌合金中微量铅的光度分析方法。在硝酸介质中,二溴对甲偶氮磺与铅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1∶2的蓝色配合物。铅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和Sandell灵敏度分别为1.07×105L·mol-1·cm-1和1.94ng·cm-2;显色反应在常温下(<30℃)立即完成,而配合物及试剂空白的吸光度在24h内基本保持不变;铅在0~9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显色反应有良好的选择性,主要共存金属离子均有较大的允许量,可用于锌合金中微量铅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8.
朱有瑜  陈前六 《分析化学》1993,21(7):815-817
本文研究了在乙醇介质中,2-(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TAMB)与铁(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5.2~6.3范围内Fe(Ⅱ)与TAMB形成稳定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7×10~4L·mol~(-1)·cm~(-1)。络合物组成比为Fe(Ⅱ):TAMB=1:2,其表观不稳定常数为3.06×10~(-11),铁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本方法直接测定铝合金中的铁及人发中的微量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meso-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与痕量铋(Ⅲ)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催化剂Hg(Ⅱ)存在下,meso-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与铋(Ⅲ)的显色反应。在室温下,在弱酸性介质中,反应在7min内完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78×10~5L·mol~(-1)·cm~(-1)。Bi(Ⅲ)含量在0~1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的组成为Bi(Ⅲ):TPPS_4=2:3。是目前测定Bi(Ⅲ)灵敏度最高的显色反应之一。用于矿样中痕量铋(Ⅲ)的测定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TMAB存在下 ,研究了 DB- o- NPF与 Ge( )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 ,在磷酸介质中 ,Ge( )与 DB- o- NPF形成 1∶ 2稳定的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50 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0 4× 1 0 5L·mol-1·cm-1。锗量在 0~ 6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试验结果表明 ,Ge( ) - DB- o- NPF- CTMAB体系显色测定 Ge( ) ,很多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有色配合物稳定 48h以上。直接用于烟道灰中微量锗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2-羟基苯胺-N-2-羟基-1-环丁烯-3.4-二酮与Fe3+的显色反应,在pH≈1的盐酸缓冲体系中,它与Fe3+反应生成棕黄色水溶性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55nm处,ε为1.7×103L·mol·cm-1。此显色反应可用于铁的吸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钨与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形成配合物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在HCl 0.2~0.8mol·L~(-1)介质中,波长为523nm处测得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10~5,钨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体系灵敏度较高,大多数常见阳离子不干扰钨的测定,拟定方法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偶氮氯膦-mCF_3与铍(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介质中,显色剂与铍形成1∶1的紫色配合物,λ=603nm,ε603=2.73×10~4mol~(-1)·L·cm~(-1).铍浓度在0-7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采用抗坏血酸,硫脲及EDTA作为掩蔽剂,反应选择性可大为改善.所拟方法用于铍青铜中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偶氮氯膦—mA与Fe(Ⅲ)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偶氮氯膦-mA与Fe(Ⅲ)的显色反应及条件。在pH=1的介质中,Fe(Ⅲ)与偶氮氯膦-mA形成稳定的1:2的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3×10~4,最大吸收波长为680nm,Fe(Ⅲ)量在0~4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结合沉淀分离,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铁的测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MQAR)与Ni(Ⅱ)的显色反应。确立了Ni(Ⅱ)与MQAR显色反应的条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对比度为98nm,镍含量在0.2-1.6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3×104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为1.26×10(10),Sandell灵敏度为2.17×10-3μg·cm-2。用于人发和血清中镍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H2SO4介质中,过氧乙酸对Fe(Ⅱ)-铁氰化钾显色反应有明显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Fe(Ⅱ)-铁氰化钾阻抑光度法测定过氧乙酸的新方法。测得最大吸收波长为720nm,过氧乙酸浓度在6~50μmol/L范围内与吸光度递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4.2%;回收率为95.8%~96.7%。方法已用于测定消毒液中微量过氧乙酸。  相似文献   

17.
2-(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TAMB)是最近几年合成的新显色剂之一,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TA与镍的显色反应,发现在乙醇介质中,对配合物的测定有显著的增敏作用。适宜酸度范围为pH 4.2~8.3,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配合物组成Ni(Ⅱ):TAM=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5×10~5 L·mol~(-1)·cm~(-1)。镍(Ⅱ)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采用硫脲-NH_4F-三乙醇胺作掩蔽剂,可消除铝、铁、铜等离子的干扰,该方法成功地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中的镍。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目前已有多种光度分析用于试样中的小量和痕量铁的测定,作者观察到在酸性介质中,十二烷基磺酸钠(NaLS)存在下可使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简称PAPC]与Fe(Ⅲ)的反应灵敏度提高,选择性增强,对比度高达123 nm,从而建立了测定铁(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Pb(Ⅱ)—双硫腙—PAR水相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铅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Pb(Ⅱ ) 双硫腙 (H2 Dz) PAR三元配合物显色体系 ,该体系最大优点是可在水相中直接用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铅含量。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nm ,ε530 =2 .2× 10 4 L·mol- 1·cm- 1,Pb2 +浓度在 0~ 4 .75μg·m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经测定Pb(Ⅱ )∶H2 D2 ∶PAR =1∶1∶1。以邻二氮菲、硫脲 ,NH4 SCN溶液为掩蔽剂可消除常见元素干扰。此方法显色迅速、稳定 ,操作简便 ,避免了使用氰化钾剧毒试剂 ,以及萃取等烦琐操作 ,方法灵敏、准确 ,用于测定树叶和化妆品中铅含量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8-喹啉偶氮显色剂QADCB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8-喹啉偶氮显色剂2-(8-喹啉偶氮)-5-二羧甲氨基苯甲酸(QADCB)的合成、提纯与鉴定,研究了其与Co(Ⅱ)、Ni(Ⅱ)、Fe(Ⅲ)的显色反应,对QADCB与Co(Ⅱ)的显色反应作了研究。在pH5.9的缓冲体系中,试剂与Co(Ⅱ)形成棕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104L.mol-1.cm-1,钴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较好,已用于纯铜、维生素B12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