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聚物水基微乳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兵 《化学通报》1998,(4):6-10
阐述了高聚物水基微乳液的定义,乳化原理和高聚物乳化的途径。对近十几年来高聚物水基微乳液研究的状况,影响微乳液的因素,乳化机理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晶  宋少芳  路福绥 《应用化学》2011,28(4):426-431
制备了能在水溶液中长时间稳定存在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山梨醇酐硬脂酸酯(CTAB/Span-60)微乳液凝胶(MBG),确定了Span-60在乳化剂EM(正丁醇与Span-60的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以正己酸与正己醇的酯化反应、α-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消旋布洛芬与正辛醇的不对称酯化反应为指示反应,研究了CTAB/Span-60 MBG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及立体选择性。 结果表明,Span-60在EM中的质量分数小于57%时可形成机械强度较好的CTAB/Span-60 MBG;其固定化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的酯化活性随EM中Span-60含量的增加先是逐渐增大,35%时最大,后又逐渐小幅度降低,在所考察的Span-60含量范围内均比在CTAB MBG中高;在水溶液中固定化脂肪酶能顺利催化α-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24 h后反应转化率不再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水解活性在重复使用9次后仅降低13.68%,表明CTAB/Span-60 MBG固定化脂肪酶能够顺利进行分离并重复使用;此体系的脂肪酶也选择性地催化生成S-构型布洛芬辛酯,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e)随反应的进行缓缓下降,但降幅不大,即其立体选择性要比在CTAB MBG中高。 因此,CTAB/Span-60 MBG作为脂肪酶固定化载体既可用于有机溶剂中又可用于水溶液中的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反应,扩大了微乳液凝胶固定化脂肪酶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微乳液结构和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对微乳液的结构及其特征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并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在微乳液聚合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丙烯酰胺,丙烯酸盐以及(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单位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超低界面张力的发现,对传统的微乳液结构认识带平冲击,统计力学模型的建立不应局限于经典的物理图象,应更广泛地考虑界面上各种效应,一些原认为次要因素却成为重要因素,诸如;弯面压力,混合熵,范德华引力等。  相似文献   

5.
在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油包水微乳液中Calytical脂肪酶催化月桂酸和戊醇的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符合乒乓(BiBi)机制.表观速率常数km酸=0.13518mol/L,km醇=0.22423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1.3873×10-5mol/(L·min·mg).将该脂肪酶固定于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MBGs)中,制得固定化脂肪酶,含酶MBGs在非极性溶剂中可作为固相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辛烷中催化酯化的性能.所制得的含酶MBGs物理稳定性好,重复利用10次以上,其转化率仍达初始转化率的90%.  相似文献   

6.
纳米微粒的微乳液制备法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W/O微乳液制备纳米微粒是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乳浮液制备法的基本原理、微乳液“水池”中纳米微粒的鉴定方法、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适用于制备纳米微粒的微乳液体系的选择标准及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组成对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组电中性芳香族化合物的毛细管微孔液电动色谱分离,考察分离介质微乳液的组成对电动色谱保留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芳香化俣物的保留时间均随表面活性剂2增加而增长;内相和助表面活性剂对有,无亲水基团入香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有不同的影响规律,选用微乳液组成为80mmol/L正庚烷-120mmol/LSDS-900mmol/L正丁醇-10mmol/L硼砂,样品在14min内达到完全分离,理论板数为3  相似文献   

8.
微乳液中木质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 乳液中 Li P 和 Mn P 酶活性 比在酒 石酸 钠 缓冲 液中 分 别提 高了 8215 % 和579 0 % ,并且 木质素酶 解失重率 比在酒 石酸钠缓 冲液中 提高了6686 % . 紫 外光谱和 色谱质谱联用 分析木质素酶 解产物有 黎芦醇 类物质、低 分子酚 类物质、阿 魏酸、紫丁 香酸、香草 酸等 低分 子酸 类物 质,以及一些 中性物 质如醌类 、烷烃类 等等. 从酶解产 物可看 出,木质素 酶能催 化单电子 氧化并 引起一系列自由 基反应, 这些作用 可以用来 解释木 质素降 解过 程的 化学 反应 机制。木 质素 酶对 木质 素 的酶解作用 不能完 全反映木 质素的微 生物降 解过程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微乳液:离子液微乳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液一般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极性相:一般为水;非极性相:一般为有机溶剂),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均一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制备、化学合成等领域.离子液体是熔点低于100℃,完全由离子组成的一类物质,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具有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又被称为"可设计型溶剂".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极性相、非极性相,甚至表面活性剂,构筑的一类微乳液――离子液微乳液,重点介绍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结构化乳液的理论、制备与应用Ⅱ.结构化微乳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乳液的结构化研究近来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涉及到普通乳液、微乳液和纳米乳液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其中,对连续相结构化乳液的叙述包含了溶致型液晶作为乳液连续相、热致型液晶作为乳液连续相以及凝胶连续相乳液三个方面,而在对其应用方面的介绍中,提及了嵌段共聚物作为连续相的实例和制备单分散乳液的一些技术.本文对微乳液和纳米乳液的介绍则主要分为结构、特征、形成机理、制备方法、应用、聚合工艺及机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超氧化物歧化酶化学模拟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生物体内特异性地催化超氧离子自由基(O2˙ˉ)的歧化反应, 具有抗氧化、抗癌症、抗炎症等重要生理学作用。近年来,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学模拟倍受关注并引发人们极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系统综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在设计合成及应用上的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Nano-ZnO) 膜,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X 射线衍射(XRD)及电化学等方法测定了其物理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 该Nano-ZnO 膜是具有多晶六边形纤维锌矿结构的多孔纳米膜, 微粒直径在 50~100 nm, 室温禁带宽度3.37 eV. 采用浸渍法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直接修饰于 Nano-ZnO 膜上, 制备了SOD 修饰电极(SOD/ZnO). 通过交流阻抗法(EIS)及循环伏安法(CV)证明了SOD能稳定地吸附在多孔ZnO膜上, 并实现了直接电子传递; 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研究证明吸附在ZnO膜上的蛋白质保持了良好的生物催化活性, 并成功地构建了第三代超氧离子(O2-)生物传感器. 这种生物传感器有较宽的线性范围(氧化电流: 0.24~180×10-6 mol/L, 还原电流: 0.12~250×10-6 mol/L)、较低的检测限(氧化电流: 2×10-7 mol/L, 还原电流: 1×10-7 mol/L)、较快的响应时间(4 s)以及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微乳液增敏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叶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微乳液介质中,当pH=3.5,以353 nm为激发波长,444 nm为发射波长,在该波长处测定钯(Ⅱ)作为催化剂催化KIO4与叶酸之间反应的荧光强度,从而间接测定叶酸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测定叶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6~6.0×10-5 mol/L,检出限为1.0×10-7 mol/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0%,加标回收率在97%~105%范围内.CTMAB微乳液的引入可提高体系的灵敏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直接用于各种样品中叶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电泳中介微分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崇岗  杨冬芝 《分析化学》2006,34(4):517-520
基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和电泳中介微分析(EMMA)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SOD的新方法。采用“三明治”式不同pH缓冲液部分填充法,有利于邻苯三酚的自氧化反应,便于观察SOD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分离。对溶液填充模式、反应条件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的抑制率I与SOD浓度C在1.00×102~6.00×102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0.0895C(μg/L) 17.633(r=0.9973)。  相似文献   

15.
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一种新的极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天鸣  黎瑞珍 《分析化学》1998,26(11):1342-1345
报道一种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生的新极谱分析方法,在0.125mol/LNH3.H2O-0.75MOL/l nh4cL-2.5%,Na2SO3-0.5%,吐温-80-的介质中,SOD在-0.52V处产生一氧极谱催化波。SOD在1.0×10^3U/L-4.0×10^3U/L的活性含量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2U/L。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preparation,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chlorobis(ethylenediamine)copper(II) hexafluorophosphate [Cu(en)2Cl][PF6], (en=ethylendiamine) are reported.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cell constants a=6.1488(9) Å, b=12.696(2) Å, c=17.7424(17) Å, =97.265(12)°, and Z=4. The copper(II) ion is coordinated to two bidentate en molecules, to one chlorine ion, and to a more distant fluorine atom of the PF6 group, leaving the copper ion in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mime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indirect xanthine-xanthine oxidase- nitroblue tetrazolium method an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native enzyme.  相似文献   

17.
18.
用改进的光照法研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模型化合物μ-桥基·二(2,6-二乙酰基吡啶)缩二丙二胺合铜(Ⅱ)(桥基为SCN-,N3-,I-,Br-,Cl-,OH-)与超氧离子的反应动力学,测定了反应速率常数kQ,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kQ与脉冲辐解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的结果一致。6种配合物中,Cu2L(SCN)(ClO4)3的kQ最大,Cu2L(N3)(ClO4)3的最小,并讨论了真kQ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Superoxide dismutases(SODs) were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from Allium Sativum by means of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with DEAE--cellulose (DE52) and Sephadex G-75. Based on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AGE), Allium Sativum is predicted to contain four SODs.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native SODs are 41.3 kD, 37. 0 kD, 35.2 kD and 31.0 kD, which consist of subunits of 20. 7 kD, 18. 4 kD, 17. 7 kD and 15.4 kD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ir specific sensitivity to hydrogen peroxide, cyanogens potassium and chloroform-alcohol, the SODs in Allium Sativum appear to be Cu, Zn-SOD isoenzymes. The isoelectr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ree of the four isoermymes are acidic proteins with isoelectric points at pH 3.5, 3.7 and 4. 0, respectively, and the fourth one is a basic pro-tein with isoeletric point at pH 8. 5.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发光法测定SOD活性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及邻苯三酚自氧化作为酶和非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体系 ,以鲁米诺为发光剂 ,通过 SOD对发光的抑制率以测定 SOD活性。采用加热样品使 SOD失活 ,测得样品发光抑制率本底值 ,扣除本底值以消除干扰。在两种体系中测得结果有高度一致性 ,样品中 SOD活性分别为 1 70± 9.3U/m L和 1 65±2 .0 U/m L。本法用于测定生物制剂中 SOD活性 ,不需有机溶剂萃取 ,可有效地消除干扰 ,是一种实用、可靠测定 SOD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