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字道古,自称鲁郡人,其实他本人生于四川。其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202——1261年。他所发明的“三斜求积术”,实际上是由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其面积的方法。此术见于秦九韶所著《数书九章》第五卷第二题:  相似文献   

2.
1992年是我国数学家李冶诞生八百周年的年份,爰作此文以志纪念。1 李冶其人 宋、元之际,我国数学发展进入一个全盛时期,数学家辈出,学术成果累累。在众多进取者之中,尤推李冶、秦九韶、杨辉、朱世杰为其佼佼,后人称他们为数学界的“宋元四杰”。 李冶(1192—1279)原名治,字仁卿,号敬斋,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之北)人,是宋、元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2日是老数学家曾烱(字烱之)博士95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研究抽象代数的第一人。他早年留学德国哥庭根大学,荣获博士学位,是德国大女数学家EMMY·NOETHER诺特的真传弟子。他在短暂的一生中(1940年11月病逝),曾用德文撰写发表了三篇震动世界数坛的著名论文(国内至今尚无译文),创建了五个定理和一个层次,被世界学者称之为《曾定理》《曾层次》。现在  相似文献   

4.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菴,安徽宣城人,清初著名数学家。他一生主要的精力用于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他去世后的第三年,魏荔彤搜集他的著作,编成《梅氏历算全书》刊刻出版。梅文鼎的孙子梅珏成,因其校订编次不善,恐误后学,故另为编订,更名为《梅氏丛书辑要》,于1761年刻印。  相似文献   

5.
曹嘉兴 《数学通报》2017,(12):58-58
已知△ABC的三边长a、b、c求其面积△有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数学家秦九韶(1202—1261)在《数书九章》(1247)中提出的三斜求积公式:  相似文献   

6.
<正> 《数学纵横》(以下简称《纵横》)是一本装帧秀雅的科普读物,1992年8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高隆昌。胡勋玉编著。它不仅是献给大、中数学教师以及一般数学爱好者的一分礼物,即使数学家们也不妨一览。当你读完全书之后,再回到著名的老一辈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柯召教授的提辞上来,就会清楚地  相似文献   

7.
李冶是我国十三世纪卓越数学家,他在数学中、特别是在代数学中有重要贡献。今年是他逝世七百周年,特为文以作纪念。 李冶(公元1192—1279年),字仁卿,号敬斋,金元间真定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人。金正大七年(1230年),他去洛阳应试,考中后曾任钧州(今河南省禹县)知事。1232年,窝阔台的军队攻占了钧州,  相似文献   

8.
正如本文的题目所表明的那样 ,本文的目的在于让理工科的大学生们学一点数理逻辑 .如果说数理逻辑是一门艰深、抽象甚至有点枯燥的学科的话 ,那么除了很少一些从事数理逻辑研究的专家会反对而外 ,恐怕大多数人 (包括大多数数学家在内 )都会同意这种说法的 .事实上 ,早在数理逻辑还未发展到像今天这样深入的年代 ,德·摩根 (De Morgan)就说过 :“我们知道 ,数学家对于逻辑不如逻辑学家对于数学那样关心” (见 M. Kline著《古今数学思想》,第 4册 ) .不久以前 ,A.G.哈密尔顿 (Hamilton)在他的《数学家的逻辑学》一书的前言中也明确指出了存…  相似文献   

9.
朱世杰是元代北京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花了毕生的时间,精心研究数学,撰写了《算学启蒙》(1299年)和《四元玉鉴》(1303年)两部数学巨著,并流传至今.在《四元玉鉴》一书中,便已发现"正自然数立方的和的公式",他比西洋最早得出这个公式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要早三百多年.正如美国已故科学史家萨顿(G.sarton)所评论的:朱世杰是"贯穿古今的一位最杰出的数学大家",而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则是"中国数学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当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时,常用公式△=(s(s-a)(s-b)(s-c))~(1/2)来算,但也有不便之处.例如,“在△ABC中,已知a=(41)~(1/2),b=(34)~(1/2),c=5求面积”用这个公式来算,就殊感困难. 我国南宋时的大数学家秦九韶著有《数书九章》一书(1247年).在该书的第五卷中,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尊敬的《中学生数学》编辑部老师:您好!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贵刊2005年4月(上)的《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一文中写道:“有文献说,有史以来最长寿的数学家是法国的阿达玛(J·S·Hadamard,1865-1963).这句话应当改写了,有史以来最长寿的数学家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杨辉三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1是一个非凡的图形.它刊载于七百多年前南宋数学家杨辉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书中(1261年),我们称它为杨辉三角.杨辉还在书中说,这个图出自于贾宪的《释锁》算书.可惜贾宪的书失传了.在西方的一些数学史著作中,却把这个图称为“帕斯卡三角”,认为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1623—1662)于1645年首创的.其实,继杨辉之后,中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1303)中用过这个图形.中亚细亚的阿尔.卡希(Alkashi)于1427年、德国数学家阿卜亚鲁斯(Apianus)于1527年也用过这个图形,但这些都比杨辉或贾宪要迟很长一段时间.这…  相似文献   

13.
王文素,字尚彬,山西汾州(今汾阳市)人。是一位小商人出身的著名诗人数学家、珠算家。约生于公元1465年之前夕。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随父经商,定居河北饶阳。自幼颖悟、涉猎书史、诸子百家无不知者,尤长于算法。他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历经30余载,年近六旬时,终于撰写完成近50万言的数学巨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42卷(后续诗词体算题300多个12卷,现已失散,加卷首图一卷,总共55卷)。  相似文献   

14.
有趣的数字     
七、π的数值 学过算术的人都知道:π是圆周率的一个符号。但它的数值究竟是多少?却很少有人能说得很清楚。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许多数学家,为研究圆周率的数值,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早在公元前一世纪或更早的时候,我国佚名著撰的天文历书《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即圆的周长和直径是三比一的关系。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也把圆周率的值定为三。我国汉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78~139年)发现圆周率不是一个整数,把它的值定为10~(1/2)。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263年)注解中,用割圆术的方法,计算了圆内接正3072边形,得出圆周率的值是3.1416。南北朝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年),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  相似文献   

15.
流传到今的《九章算术》是我国一部古代数学典籍,作者姓名不详,根据考证大约成书于东汉初期。 我国杰出的古代数学家刘徽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注《九章算术》。唐初,数学家李淳风于显庆元年(656年)奉命对《九章算术》也作了注释。带有刘、李注文的《九章算术》有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秘书省刻本以及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鲍澣之依据北宋本的刻印本。明代,除《永乐大典》按《九章算术》  相似文献   

16.
傅种孙关于"中学数学基础"的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种孙 (1 898— 1 962 ) ,字仲嘉 ,江西高安县朱湖村人氏 ,1 92 0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数理部 ,留附中任教 ,次年任高师数理部讲师 ,1 92 8年升任教授 ,1 93 5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评议委员 ,1 945— 1 947年赴英考察 ,回国后任北平师院数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副校长 ,1 95 0年任中国及北京市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杂志》(现《数学通报》)总编辑 .傅种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数学家 ,又是有为有守的数学教育家 .从2 0世纪 2 0— 5 0年代 40余年的时间里 ,他亲历数学教育的每个环节 ,通过数学研究 ,译介名著 ,撰写教材 ,一线教学 ,…  相似文献   

17.
(一) 书和作者简介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的名著《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以下简称《初等数学》)已由舒湘芹等同志译就,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出版,必将受到我国中青年教师和广大数学工作者的欢迎,对我国各级学校的数学教育也将产生巨大作用。F.克莱因(1849——1925)是有深远影响的数学家。他的贡献遍及几何、代数、函数论、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家陈建功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家陈建功事略田载今数学家陈建功是《数学通报》早期的编委,今年是《数学通报》创刊60年,谨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怀念.陈建功教授是中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9月8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71...  相似文献   

19.
蔡天新 《数学进展》2020,(2):253-256
1770年,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J.-L.Lagrange)证明了著名的4平方数定理,即定理(拉格朗日)任何正整数均能表成4个整数的平方和.但从古希腊最后一位数论学家丢番图(Diophantus,活跃于公元250年前后)的著作《算术》所举的例子来看,丢番图很可能已经知道这个结论了.而正式提出这个定理(猜想)的是法国数学家、诗人巴切特(C.Bachet,1581-1638),他也是《算术》拉丁文版(1621)的译者.  相似文献   

20.
<正>吴敬是明朝初年最早应用开方术的数学家、珠算家,他的开方术,是《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年)中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但是在许多数学史、珠算史中,如李俨(1892~1963)著的《中国算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钱宝琮(1892~1974)著的《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年),许莼航(1907~1965)著的《中国算术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李迪(1927~2006)著的《中国数学通史·明清卷》,沈康身著的《中算导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