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不同年龄、体重三角帆蚌在不同温度下耗氧率、排氨率。结果表明,温度和蚌的年龄、体重对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三角帆蚌的耗氧率、排氨率与其体重之间呈负相幂函数关系。温度在(9~27)℃范围时,耗氧率、排氨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0℃时,耗氧率、排氨率显著降低。三角帆蚌在低氧(0.2 mg.L-1)环境中至少能存活120 h。 相似文献
2.
铜绿微囊藻对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不同铜绿微囊藻培养浓度下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微囊藻毒素对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显著,实验后期试验蚌的排氨率下降明显;三角帆蚌在高浓度蓝藻条件下其代谢O:N比值增加明显,说明其呼吸代谢底物由原来以蛋白质为主改变成了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研究表明,三角帆蚌能较好地适应低浓度的产毒铜绿微囊藻,但在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条件下会产生较强的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膨化和湿软饲料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膨化饲料、粉料加鱼浆(6:4)制成的湿软饲料、鲜杂鱼在深水网箱、小网箱中饲养大黄鱼,膨化饲料与湿软饲料在深水网箱中养殖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03和1.07,生长速度、成活率与鲜杂鱼组相当,公斤鱼成本低9.36%和6.01%,且投喂配合饲料后鱼体蛋白质和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无显著差别,以投喂膨化料比投喂粉料加鱼浆更经济些.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添加不同核苷酸对大黄鱼生长、血液指标及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对照组饲料和分别添加0.1%的5’-尿苷一磷酸二钠(UMP)、5’-腺苷一磷酸二钠(AMP)、5’-胞苷一磷酸二钠(CMP)、5’-鸟苷一磷酸二钠(GMP)、5’-肌苷一磷酸二钠(IMP)和以上5种核苷酸(1:1:1:1:1)混合物(Mix)的实验饲料(粗蛋白:45.0%;粗脂肪:10.0%)喂养大黄鱼(平均初始质量为(5.57±0.01)g)64d,研究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体成分及血液常规指标基本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肌苷酸组和核苷酸混合物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鸟苷酸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酶活性数据表明,腺苷酸和鸟苷酸组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组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和血液常规基本无显著性影响,而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的添加能够提高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促进饲料中糖源的吸收;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对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黄鱼肝脏的结构特点, 采用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及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健康大黄鱼肝脏的组织学结构特征. 显微观察显示,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较薄的结缔组织被膜, 肝小叶之间界限不明显, 中央静脉不发达, 肝细胞索(板)排列不规则; 肝血窦相互吻合成网络状; 肝内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伴行; 肝内胆管系统由胆小管、小叶内胆管、小叶间胆管和支胆管组成; 小叶间胆管常与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伴行; 胰腺组织弥散分布于肝实质中. 电镜观察显示, 大黄鱼肝细胞界限清晰, 单核; 细胞质分布有丰富的核糖体和线粒体, 内质网发达, 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大小不等的脂滴; 枯否氏细胞具伪足, 细胞质内含有吞噬泡; 贮脂细胞内含有大小不等的脂滴; 狄氏隙及胆小管腔内充满丰富的微绒毛. 大黄鱼肝脏组织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系大黄鱼致死低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人工降温条件下,研究了2个品系大黄鱼(岱衢族DJ、闽-粤东族M-YD)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得出每个品系的半致死低温,并对降温过程中大黄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岱衢族大黄鱼死亡温度范围是6.7-4.2℃,闽-粤东族大黄鱼是7.2-4.7℃.对2个品系半致死低温的研究表明,闽-粤东族大黄鱼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弱.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处理大黄鱼精子,然后与正常的大黄鱼卵子受精.紫外线照射时间为1~8min,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的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孵化率和幼体畸形率均影响显著;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和孵化率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下降,1min、2min、4min、6min和8min紫外线照射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5.8%、36、6%、37.2%、29.3%、26.7%及56.1%、45、9%、40.1%、31.1%、27.1%;对照组的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4.3%和55.4%,精子遗传失活的Hertwig效应不明显;幼体孵化率最高为1min组(44.9%),最低为8min组(26.2%);幼体畸形率随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增加,1min和2min处理组幼体畸形率较低,说明此时精子没有完全遗传失活;6min和8min组幼体畸形率为100%,说明该剂量紫外线可使大黄鱼精子完全遗传失活。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冻结速率对大黄鱼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采用冰箱慢速冻结、酒精浸渍速冻、液氮浸渍速冻方法处理新鲜大黄鱼, 以pH值、汁液损失率、TVB-N值、盐溶性蛋白提取率、质构等指标研究鱼肉冻藏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变化, 并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其组织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显示, 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 慢冻组和酒精速冻组样品pH值先下降后上升, 液氮速冻组样品的pH值趋于平缓; 3组样品TVB-N值均逐渐上升, 但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较小, 且上升速率最缓慢, 冻藏210d时, 慢冻组、酒精速冻组、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分别达到27.79, 25.024, 21.57 mg?dg-1; 盐溶性蛋白提取率和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回复性降低, 液氮速冻组的值下降程度较小;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贮藏过程中大黄鱼的肌肉纤维损伤程度逐渐增大, 而液氮浸渍速冻对大黄鱼肌肉纤维的损伤最小. 与慢速冻结样品相比, 虽然速冻组样品(液氮速冻组、酒精速冻组)有较大的汁液损失率, 但其更有利于延缓大黄鱼蛋白质变性和降解, 保持样品质构特性, 且液氮浸渍速冻优于酒精浸渍速冻. 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改进水产品的速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贮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大黄鱼质构和风味变化的影响, 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在4, -20, -80℃的3种条件下, 储藏不同时间(1, 3, 5, 7, 30, 60, 90d)时大黄鱼肉的挥发性风味变化, 并应用质构仪测定大黄鱼肌肉质构特征参数. 结果发现, 4℃条件下贮藏3~7d, 其质构参数值明显相对于-20℃条件偏大(主要为硬度、韧性、回复性和黏着性差异显著); -20℃和-80℃条件下储藏30~90d, -80℃条件下贮藏大黄鱼肉质构特性优于-20℃条件; 而且, 随着贮藏温度降低, 大黄鱼挥发性物质种类减少. 在-20℃和-80℃条件下, 大黄鱼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少, 且各成分占总峰面积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 主要挥发性物质为烃类和醛类; 在4℃条件下贮藏的鱼肉, 其挥发性组分复杂且相对含量变化明显. 结果表明, 低温冻藏能有效保留大黄鱼肉质构特性和风味.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基于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低温、低压、活性高等优点,着重介绍了催化剂载体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载体的种类及其在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氢甲壳素脱色反应条件与分子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对虾壳甲壳素脱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色反应速率在PH为10.5时达到最大,升高温度,增加过氧化氢浓度加快脱色的进行,甲壳素脱乙酰后脱色时间大大缩短,为之前的1/2,过氧化氢脱色降低了产物的分子量,并且产物分子量随脱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借此可以通过改变脱色条件来控制产物分子量,虾壳甲壳素在40℃,PH为10.5c(H2O2)为3%时反应47min即可脱色,收率为96.2%,壳聚糖在此条件下用过氧化氢脱色后分子量为脱色前的59%,过氧化氢色后的甲壳素与精制甲壳素的红外图谱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了大鼠微循环障碍时脏器微循环和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方法:用高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注射复制微循环障碍的大鼠动物模型,用激光多谱勒微循环血流仪(LDF)测量肾脏和尾部微循环血流相对值,同时测量血压,心律,呼吸变化,实验结果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微循环障碍时肾脏和尾部微循环血流量和血压,心率均下降,肾脏,尾部微循环血流量和血压,心律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0.838-0.900),与呼吸无明显的相关性(r=-0.221-0.758),结论:由于血压,心律和微循环明显相关,血压和心律可以间接地反映脏器的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提出了一个改进Mask RCNN目标检测算法用以对养殖梭子蟹进行视觉特征测量. 通过在养殖区域采集梭子蟹图像, 用上位机识别梭子蟹旋转角度以及甲长和甲宽方向, 对输出的Mask进行模板修补, 提高模板内区域的置信度. 通过图像-实景对应关系换算梭子蟹的真实尺寸, 并估算其投影面积、甲宽与甲长, 结果准确率高于85%. 同时, 对视觉算法得到的梭子蟹尺寸特征与其体质量进行拟合, 引入k-means聚类, 实现双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SVR)预测结构. 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SVR适应度函数进行寻优, 设计了随迭代次数、寻优效果同步变化的缩放因子, 以及适者更易生存策略的交叉概率因子, 以验证改进算法的寻优能力. 测试时, 对新传入的数据首先进行归一化处理, 然后判断所归属的聚类中心, 再传至相应的SVR模型进行预测. 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8%.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管角螺幼螺配合饲料的高效诱食剂, 分别选取7种氨基酸、2种含硫有机物和2种动物的提取物诱食剂添加至基础饲料中, 对壳高(2.10±0.25)cm、体重(1.05±0.25)g管角螺幼螺进行为期100d的不同诱食剂投喂效果实验. 结果显示: 7种氨基酸中, 以甘氨酸添加量为0.2%时的摄食率和增重率最大; 含硫有机物类诱食剂中, 大蒜素以添加量0.15%的效果较佳, 甜菜碱以添加量0.6%的效果较佳; 动物提取物类诱食剂中, 菲律宾蛤仔汁和缢蛏汁添加量均以0.4%时效果最好. 11种诱食剂中, 以缢蛏汁添加效果最佳, 且原料来源广、制作方便, 成本低, 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