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利用简化的j-j耦合双能级成对力模型,得到了中重核基态α转移率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类似于对转移,单个不成对核子对α转移有阻塞效应,这与已有的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简化的j-j耦合双能级成对力模型,得到了中重核基态α转移率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类似于对转移,单个不成对核对α转移有阻塞效应,这与已有的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能量高达72MeV的~(12)C轰击~(115)In(Z=49)的反应中,使用核化学技术测量了~8Be和α转移的余核碘(Z=53)和锑(Z=51)同位素的激发函数和角分布.用简单的运动学方法分析了余核角分布后指出,碘同位素来自三种不同的反应机制,即复合核蒸发α,强阻尼的非完全熔合以及不完全动量转移的裂开-熔合过程.在入射能量约70MeV时,后两个过程(或统称为~8Be转移)的截面为100多毫巴,显著大于根据锑同位素截面导出的大约17毫巴的α转移反应截面.实验结果和类似反应中测量出射α粒子得到的结论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与自旋无关的成对力作用下的单能级模型中的α关联.利用玻色子-费密子复合表示求得了问题的解析解,给出了α关联能和α转移几率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前的工作中我们曾经研究了重离子反应中的α转移机制,对几组实验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例如其中一组过程是~(16)O+~(24)Mg→~(24)Mg+~(16)O (α道)~(16)O+~(24)Mg→~(28)Si+~(12)C (β道)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合理地体现了两个非全同核芯之间α集团转移的物理机制。最近,我们的工作证明了,研究上述过程的理论描述只要稍加变换,即可以应用于对其反应道逆过程及其相应的弹性过.  相似文献   

6.
使用离线γ测量技术在实验室系28.3MeV至45.7MeV的能区首次测量了12C+93Nb反应产生的8个核素及同质异能态的激发函数.使用包括非弹性激发和α转移道的简单耦合道模型,结合统计蒸发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能较好地重现强截面的中子蒸发道(xn)的激发函数.而对于弱的质子(xpyn)特别是α粒子(xαyn)蒸发道的截面,实验测量明显高于模型计算结果.α转移道与入射道耦合作为熔合反应的门庭态使垒下能区重离子熔合截面有很大的加强,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的比较表明对于12C+93Nb反应系统在垒下能区可能存在着很强的α转移截面.  相似文献   

7.
在能量高达72MeV的12C轰击115In(Z=49)的反应中, 使用核化学技术测量了8Be和α转移的余核碘(Z=53)和锑(Z=51)同位素的激发函数和角分布. 用简单的运动学方法分析了余核角分布后指出, 碘同位素来自三种不同的反应机制, 即复合核蒸发α, 强阻尼的非完全熔合以及不完全动量转移的裂开-熔合过程. 在入射能量的70MeV时, 后两个过程(或统称为8Be转移)的截面为100多毫巴, 显著大于根据锑同位素截面导出的大约17毫巴的α转移反应截面. 实验结果和类似反应中测量出射α粒子得到的结论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8.
申虹  何国柱 《中国物理 C》1993,17(2):161-165
本文提出了垒下熔合中α转移的分子轨道理论,以解释垒下熔合截面增加现象.由α转移导出的分子势是引起这一截面增加的原因.应用这一理论计算了24Mg+32S的熔合截面,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
样本选择是模型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主光谱和从光谱中选择合适的样本,建立二者的转移模型,使得从光谱的预测样本能通过转移模型校正成类似于主光谱的样本,进而用主光谱的模型直接预测其浓度。目前,常用的样本选择算法有:Kennard-Stone法(KS法), SPXY法和SPXYE法。根据上述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样本选择方法:加权SPXYE法(WSPXYE法),进而将其用于选择合适的转移集样本。WSPXYE同样先计算样本间的距离,其距离有三个部分组成:光谱(X)之间的归一化距离d_(xs),浓度(y)之间的归一化距离d_(ys),以及校正误差(e)之间的归一化距离d_(es)。其加权代数和d_(wspxye)=αd_(xs)+βd_(ys)+(1-α-β)d_(es)即为WSPXYE距离。计算了WSPXYE距离之后,可以根据其距离选择距离较大的样本作为转移集样本。WSPXYE是Kennard-Stone法(KS法), SPXY法和SPXYE法的推广,而KS法(α=1,β=0)、 SPXY法(α=0.5,β=0.5)以及SPXYE法(α=0.333,β=0.333)则是WSPXYE法的特例。直接校正法(DS)、有信息成分提取-典型相关分析法(CCA-ICE)作为模型转移算法验证了WSPXYE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与KS法、 SPXY法以及SPXYE法相比, WSPXYE法可以通过调节参数,选择合适的样本,获得较低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用α-γ符合测量方法,对72MeV的~(12)C离子轰击近球形靶~(124)Sn的(~(12)C,α×n)和(~(12)C,~8Be×n)反应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与前方角20°—50°发射的α粒子相关联的余核级联γ的平均γ多重性〈M_γ〉,据此推算出~(124)Sn核俘获~8Be和α反应的最可几初始轨道角动量分别是35.5((?))和39((?)),与全熔合临界角动量l_(cr)=34.4((?))之比近似等于1,甚至稍大于1.实验支持了大质量转移是发生在高角动量区的周边反应的观点,而与近期出现的初始l布局有赖于靶核形变程度及球形靶核系统的大质量转移是中心碰撞的论点相背悖.  相似文献   

11.
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测得50MeV/A~(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的线性动量转移分布,得到每个~(12)C核核子线动量转移的最可几值与靶核相关,其值分别为184和173MeV/c。在线动量转移分布中,0.3附近有一小的突起,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应于弹核的α集团转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部分熔合机制,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说明为什么在入射能量稍高于库仑位垒的12C+209Bi反应中8Be转移几率较大,α转移几率却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3.
高能π-核散射中夸克自由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夸克 强子混合模型来描述高能π -α粒子的散射 ,夸克部分的参数是由符合π -p弹性散射数据来确定的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π -α的弹性散射得到了第 1和第 2两个低谷。结果表明 ,夸克自由度在π -核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在大动量转移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焦尚彬  孙迪  刘丁  谢国  吴亚丽  张青 《物理学报》2017,66(10):100501-100501
将多个低频微弱信号、高频信号和加性α稳定噪声共同激励的一类周期势系统作为研究模型,以平均信噪比增益(MSNRI)为性能指标,对α稳定噪声环境下周期势系统中的振动共振现象进行了研究,分别探究了α稳定噪声的特征参数α、对称参数β、加性噪声强度放大系数D、高频信号幅值B以及频率?对振动共振输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分布的α稳定噪声环境下,固定频率?(或幅值B),当幅值B(或频率?)逐渐增大时,MSNRI-B(或MSNRI-?)曲线出现多个峰值,即存在多个B区间(或?区间)可诱导振动共振,并且这些区间不会随噪声分布参数α或β的变化而变化;2)当加性噪声强度放大系数D发生变化时,幅值B和频率?的共振区间没有随着D的变化而变化,表明只有高频信号能量向待测低频信号转移,噪声能量并没有向待测低频信号转移.另外当幅值B、频率?固定时,随着D的逐渐增大,依然可以实现微弱信号的检测,表明振动共振可以克服工业现场噪声强度不可调控的缺点.本文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在信号处理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测得50MeV/A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的线性动量转移分布,得到每个12C核核子线动量转移的最可几值与靶核相关,其值分别为184和173MeV/c.在线动量转移分布中,0.3附近有一小的突起,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应于弹核的α集团转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入射离子能量为64和67MeV时,12C+197Au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能量为71.5MeV时该反应中出射的α、Be和B等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给出了6Li粒子的产额和使用α-α粒子符合技术,在相对于东流方向成90°处测得的反应中出射的8Be分裂开的α粒子的能谱和产额。反应中出射的各种粒子的最可几能量,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降低而降低,角分布都是大约在擦边角附近出现峰值,当入射离子能量从71.5MeV降到64MeV时,其峰位大约从80°移到120°,显示出转移反应的特征。我们对实验结果作了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何淦明  李清润 《中国物理 C》1993,17(10):925-928
应用Glauber核-核散射理论,在“刚体炮弹近似”下计算了高α粒子在4He靶核上的弹性散射.结果显示,理论对于中等动量转移以下的实验结果给出令人满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16)O(~(16)O,~(12)C)~(20)Ne反应微分截面中的振荡结构在核分子轨道理论框架下,基于由共价道到离子道的α转移机制得到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准立方体α-Fe_2O_3纳米薄膜的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了准立方体α-Fe2O3纳米薄膜,利用XRD、AFM、UV-Vis和FT-IR对其表面形貌和谱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Fe2O3单层膜是由粒径约为58nm的粒子排布而成,在568、482和386cm-1处有特征红外吸收峰,在紫外区375nm处存在明显的吸收,为Fe-O间的电子跃迁,其吸光度值与膜层数间的较好线性关系说明在一定的速度下挂膜,可以将氧化铁溶胶中的纳米粒子较好地转移到基片上。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采用Hartree-Fork(HF)方法,分别计算了Si O2的α-石英结构、金红石结构以及氯化钙结构的总能量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利用Murnaghan状态方程,通过能量和体积拟合,得到了3种结构的体变模量及其对压强的一阶导数。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加,Si O2会从α-石英结构转变为金红石结构,与实验结果和其它理论结果一致;金红石结构与氯化钙结构之间不存在相变,可以共存。此外,对具有α-石英结构的Si O2的晶格常数、电子态密度和带隙随压强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压作用下,能带向高能方向移动,Si─O键缩短,电子数转移增加,带隙展宽,电荷发生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