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以新型阴离子载体S-烷基双硫腙,制备了FeCl^-4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了电极的性能,确定了亚硝酸催化氧化Fe^2+的最佳反应条件,在4mol/L NaCl-0.2mol/L HCl介质中反应50min时以尿素终止,反应生成的Fe(Ⅲ)以FeCl^-4选择电极电位法测定。间接测定NO^-2。线性范围为15-350μg/LNO^-2,检出限为8μg/L。该法应用于雪水和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与光度法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时间分辨SERS光谱(TRSERS)等技术首次研究了烯丙基硫脲(ATU)在HClO4、H2SO4和HNO3介质中与无机阴离子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共吸附行为.提出ATU很可能以S端与银电极表面形成化学吸附键,仲氨基相对伯氨基距离表面较近,整个分子偏向烯丙基一侧倾斜吸附在表面上.ClO-4、SO2-4和NO-3等弱吸附无机阴离子均能被ATU诱导共吸附在其质子化了的仲氨基上,这3种无机阴离子被ATU诱导共吸附的强弱顺序是ClO-4>SO2-4>NO-3.被诱导共吸附的无机阴离子对ATU在电极表面的化学吸附起到稳定剂的作用,有利于ATU在电极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层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3种以4,4’-联吡啶为配体的三核环状Cu(Ⅱ)配合物[Cu3(4,4'-bpy)3.(phen)3](ClO4)6.2H2O(1),[Cu3(4,4'-bpy),(bpy)3](ClO4)6.H2O(2)和[Cu394,4'-bpy)3.(NO2-phen)3](ClO4)6.6H2O(3)。经元素分析,电导,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推定该配合物具有以4,4’-联吡  相似文献   

4.
以双核有机锡化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三苄基锡)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磷酸氢根离子具有良好电位响应性能的溶剂聚合膜离子敏感电极。在pH为7.20±0.02的测试液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 ×10^-6 ̄10^-1mol/L,斜率为-30.1mV/dec..用分别溶液法测得其对于各种阴离子的选择性次序:HPO4^2- ̄I^-〉Br^-〉Cl^-〉Ac〉SO4^2-。膜相中荷电离子添加实验的结果表明,电极响应系中性载体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PbS/Ru(Ⅱ)配合物敏化Cd(Ⅱ)掺杂TiO2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Cd(Ⅱ)掺杂TiO2纳米粒子(掺杂5%Cd(Ⅱ),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PbS、RuL2(NCS)2分别敏化及PbS/RuL2(NCS)2复合敏化该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证明,PbS、RuL2NCS)2单独敏化和PbS/RuL2(NCS)2复合敏化的Cd掺杂电极比纯的TiO2电极的光电流产生的起始波长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380-600nm范围内,PbS/RuL2NCS)2复合敏化C  相似文献   

6.
PbS/Ru(Ⅱ)配合物敏化Cd(Ⅱ)掺杂TiO_2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Cd(Ⅱ)掺杂TiO2纳米粒子(掺杂5%Cd(Ⅱ)),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PbS、RuL2(NCS)2(L=2,2′联吡啶4,4′二羧酸)分别敏化及PbS/RuL2(NCS)2复合敏化该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证明,PbS、RuL2(NCS)2单独敏化和PbS/RuL2(NCS)2复合敏化的Cd掺杂电极比纯的TiO2电极的光电流产生的起始波长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380~600nm范围内,PbS/RuL2(NCS)2复合敏化Cd掺杂电极的效果比PbS和RuL2(NCS)2单独敏化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Ce掺杂对SnO2薄膜电学及气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无机盐SnCl2.2H2O(N4)3Ce(NO3)6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纯SnO2及SnO2:Ce薄膜。研究了SnO2:Ce薄膜的热分解晶化过程和Ce掺杂和SnO2薄膜的及气敏性能的影响,发现SnO2:Ce薄膜在常温下对H2S气体具有较妇的敢敏性能,对SnO2:Ce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对CCl4/Ar混合气体脉冲直流高压放电产生 CCl2自由基,用 541.52 nm激光将电子基态 CCl2激励到A1B1(0,4,0)振动能级上.通过检测激发态 CCl2时间分辨荧光信号,测得室温下 CCl2(A1B1和 a3B1)被 O2、N2、NO、CO2、CS2、H2O、SO2,和SF6分子猝灭的实验结果.用我们提出的三能级模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得了CCl2(A1B1)态和 CCl2(a3B1)态的碰撞猝灭速率常数 kA和 ka值.  相似文献   

9.
聚合黄素修饰电极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明福 《分析化学》1998,26(9):1156-1156
1引言黄素是生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辅基。黄素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有吸附法和化学键合法。用本文研究的电化学聚合法制得的黄素修饰电极,活性中心浓度大,稳定性好,可催化还原型辅酶I(NADH)的氧化,使其氧化过电位降低~200mV。可用于NADH的选择性测定。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BAS100A电分析仪(美国BAS公司)。黄素由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提供。H2SO4、NaCIO4、K2HPO4及NaH2PO4均为分析纯,乙腈、N,N-二甲基甲酸胺(DMF)为化学纯。水为去离子水。2.2实…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甲基-2-吡咯烷酮在玻碳(GC)电极表面聚合的条件,测试了I--聚1-甲基-2-吡咯烷酮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所制电极检测I-响应线性范围24×10-4~01mol/L,检测下限为10×10-4mol/L,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都较好,重复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71%,可连续使用25天。Cl-、Br-、NO-3、SO2-4等阴离子对测定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1.
用从头算方法讨论了大气臭氧层主要破坏物ClONO2在光照下解反应途径:ClONO2→ClO+NO2的反应机理。该反应的2个过渡态ClO...NOO(TS2a)和OCl...NOO(TS2b)中TS2a能垒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 Al/ Zr 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 分别考察了 Cp2 Zr( O Ar)2/ E A O ( Ar= C6 H5、p  C6 H4 M e、m  C6 H4 N O2、p  C6 H4 N O2) 4 种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作用. 发现用 Cp2 Zr( O Ar)2 代替 Cp2 Zr Cl2 作为主催化剂, 对于 Kam insky 型体系 Cp2 Zr L2/ E A O 催化乙烯齐聚, 具有调变作用,在提高催化活性的同时, 可使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明显改善. 在 Cp2 Zr( O Ar)2/ E A O 的4 种催化体系中, 当酚基对位带有强吸电子基团时( Ar= p  C6 H4 N O2), 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合成和表征了4种新型配合物[Cu2(TPHA)(NO2-Phen)4](ClO4)2·H2O、[Cu2(TPHA)(Me-bpy)4](ClO4)2、[Mn2(TPHA)(NO2-Phen)4](ClO4)2·2H2O和[Mn2(TPHA)(Me-bpy)4](ClO4)2(TPHA: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NO2-Phen:5-硝基-1,10-菲绕啉;Me-bpy:4,4'-二甲基-2,2'-联吡…  相似文献   

14.
设计出适用于亚硫酰氯(SOCl2)电化学还原现场红外测试的电解池。采用具有时间分辨的电化学现场FT-IR差谱法研究SOCl2在铂电极上电化学还原过程,检测出SO2Cl2,SO.SOCl2,(SO2)x,Cl3Al(←OSCl2)等中间物种。结果表明这些物种是不稳定的。SO2Cl2进一步电还原是全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步骤。  相似文献   

15.
SYNTHESISOFTETRAMETHYLDISILANDIYLDICYCLOPENTADIENYLLANTHANIDECOMPLEXESANDSTRUCTUREOF〔Me_4Si_2(C_5H_4)_2Sm(μ-Cl)(THF)〕_2¥FuQuanSO...  相似文献   

16.
SYNTHESIS AND ~(183)W NMR CHARACTERIZATION OF P_4W_(30)Al_4(H_2O)_2O_(112)~(20-) HETEROPOLYANIONSYNTHESISAND~(183)WNMRCHARACTERIZ?..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N2H4在间-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铁(Ⅲ)、钴(Ⅱ)、锌(Ⅱ)和镍(Ⅱ)配合物[MTP(о-NO2)TBP,简称MTBP]修饰石墨电极上的催化电氧化反应,测得该系列金属四苯并卟啉的催化活性的顺序为Co(Ⅱ)TBP>ClFe(Ⅲ)TBP>Ni(Ⅱ)TBP>Zn(Ⅱ)TBP≈石墨,考察了Co(Ⅱ)TBP和ClFe(Ⅲ)TBP催化联氨电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OH^-和N2H4在C  相似文献   

18.
TheEfectofCaAl2O4SpinelonNi/Al2O3CatalystforCH4/O2-to-SyngasReaction1)LUYongLIUYuSHENShikong(LanzhouInstituteofChemicalPhysic...  相似文献   

19.
Cu(Ⅱ)—Ln(Ⅲ)双核配合物的合成,磁性和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和表征了6种以草酰胺为桥联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en)Ln(phen)2(ClO4)3(oxen代表N,N-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phen为1,10-邻菲咯啉;Ln表示Y,La,Ce,Nd,Gd和Yb)测定了Cu(oxen)Gd(phen)2(ClO4)3.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  相似文献   

20.
以( - )1 R,2 S2氨 基1 ,2二苯 基乙 醇 作为 手性 源, 与取 代 水杨 醛 缩合 制 备 了系 列 手性 Schiff 碱配 体,考察 了该类配体的二价铜配合物及配体与 Cu( C H3 C N)4 Cl O4 组成的原位 体系对2 ,5二甲基2 ,4己二烯与 重氮乙酸 L薄 荷酯的环丙烷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结果表明, Cu(Ⅱ) 配合物尽管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几乎没有光 学选择性,而原 位体系 则表 现出极 高的 催化活 性和 一定的 光学选择性,化学收率为903 % , 顺 式体e .e .值达到3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