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缝宽7 mm、缝展198 mm、缝长3000 mm的裂缝中,选择缝展方向与水平方向成0°、45°和90°展角布置,研究了裂缝展角对油水两相流水平流动特性的影响,并与圆管中的油水两相流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展角对油水两相流的流型有一定影响,对混合度系数与有效黏度则影响不大,对"水包油"和"油包水"相态逆转的发生影响不大.对应于相同的流速和含油率,不同展角裂缝以及圆管中的油水两相流,其有效黏度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2.
浆氮制备及其管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冻结一融化法制备浆氮进行了研究,考查了真空泵抽速及冻结、融化时间对浆氮性质的影响,得到了制备含有细小固氮颗粒浆氮的方法。并研究了浆氮在内径10 mm的水平长直圆管中的流动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真空泵抽速大于4 L/s且冻结与融化时间分别为10 s与5 s时制备效率高且生成的固氮颗粒直径约1 mm。浆氮在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单位长度的压降略高于液相压降,且随流速和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低速时固相体积分数对流动压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冰浆是当前载冷和蓄冷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着良好的流动和换热性能.综述了冰浆在管道、泵等输配部件内的流动特性;探讨了含冰率、流速、初始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冰浆流动形态、流变特性以及流动压降的影响;在总结冰浆流态转换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冰浆的流变模型和其在不同部件中流动的压降特性.  相似文献   

4.
水平环道内油水气多相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自主的多相流动数据库,在水平环道中进行了一系列水-气两相、油-气两相和油-水-气三相流动试验。本文测量了各相流动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计算了压差梯度并作了比较;观察了各相流动中的流型;描述了各种流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及其与流动介质的关系,并作了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5.
蒸汽-冷流体接触冷凝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关于蒸汽-冷流体直接接触冷凝流动与传热的数值计算模型与部分研究结果。用Level Set方法确定蒸汽-冷流体接触界面的位置和形状,建立了对蒸汽和冷流体普遍适用的动量、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在能量和质量寺恒方程中增加了部分项用于计算蒸汽冷凝所产生的影响。用有限差分法在交错网格上离散控制方程,用Runge-Kutta法-五阶WENO组合格式求解Level Set输运方程,用压力修正的迭代Projection方法求解动量方程,而用SIMPLE方法求解温度控制方程。对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能反映物理现象的宏观特性。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本文模型的优缺点,并指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动态冰浆流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动态冰浆流变性质的Bingham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冰浆在层流和湍流状态下的摩擦因子,得到了冰浆在水平直管内流动的压降曲线,分别就层流和湍流情形分析了各种参数对流动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两相流中固粒对流体湍动特性影响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计算两相流中固粒对流体湍动特性影响的一种新方法,得到不同情况下固粒对流体端动特性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槽流湍流场的求解,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陈朗  罗小平  王维  杨卫国 《低温与超导》2012,40(6):49-53,68
为研究纳米流体微尺度沸腾传热流阻及压降特性,文中以体积浓度为0.2%的水基Al2O3纳米流体为试验工质,在尺寸为0.6mm×2mm矩形微槽道中进行沸腾传热实验,建立实验模型,分析纳米流体沸腾传热两相摩擦乘子的影响因素及进出口压降组成,并将本实验的两相摩擦压降值与现有理论模型及参数修正后理论模型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本实验给定的条件下,实验段两相流压降中88.6%为两相摩擦压降。与L-M模型相比,M-H修正模型和Z-M修正模型都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其中经M-H修正模型能更好地预测本实验的实验值,使得平均误差减小为21.2%,大大降低了原L-M模型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仝志辉  刘汉涛  常建忠  安康 《物理学报》2012,61(2):24401-024401
对牛顿流体内溶解双颗粒在垂直管道中的沉降运动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 流体运动由守恒方程计算, 密度和黏性的变化考虑流场温度变化的影响, 通过积分粘性应力和压力获得颗粒的受力跟踪颗粒运动, 溶解引起的相变及其形状的变化由溶解潜热、溶解质量与分散相边界处的温度梯度的关系建立的方程决定. 通过颗粒和流体间相互的作用力和力矩及边界条件的施加实现相间耦合. 对双颗粒在等温流体无溶解条件和非等温流体溶解条件下的沉降过程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在一定雷诺数内, 热对流产生的颗粒尾迹处涡的脱落以及溶解引起的颗粒质量、颗粒表面形态的变化引起了颗粒的横向摆动, 并使颗粒沉降速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The multicomponent nonideal gas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by Shan and Chen (S-C)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immiscible fluid flow.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the relaxation constant τ≤1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immiscible fluid flow in the S-C model. In a system with very complex boundary geometry, for 0.8≤τ≤1, the S-C model describes the immiscible flow quite well, and τ=1 is the best.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湍流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近壁面附近直径为1,10,:100 μm的颗粒运动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布投影法进行N—S方程的求解,时间推进采用3阶Runge-Kutta法,方程空间离散采用高阶差分格式进行。数值模拟准确再现了近壁面附近的湍流流动特征,以及可吸入颗粒的运动行为。模拟出颗粒在壁面附近的聚集现象,以及不同尺寸颗粒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可吸入颗粒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复合管道内液-固两相流浆体水击压强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单一管道的单相液体水击现象计算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很少有对于复合管道的液固两相流系统的浆体水击 计算方面的报道。根据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提出了具有复合管道的液-固两相流浆体水击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对某电厂 液一固两相流输灰系统浆体水击压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防止浆体水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单颗粒所受气动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单个颗粒所受到的气动力.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对于空间均匀排列的多颗粒分布形式计算了其中单个颗粒所受到的气动力随颗粒空隙率(颗粒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CO2泡沫压裂液具有非牛顿流体性质,其在实际施工条件下的油管流动特性直接影响到对井底射孔处的压力确定,从而对进行准确的裂缝预测、压裂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垂直下降管中CO2泡沫压裂液的管流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的摩擦阻力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泡沫压裂液在垂直下降管中流动时的摩擦阻力系数的计算关联式,其在本文实验工况下的平均计算误差为14.8%。  相似文献   

16.
以空气、水为工质,利用电导探针测量技术结合统计分析理论研究了水平矩形管内气液两相流界面波特性.首先对管内气液两相流的界面波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其次研究了气液两相流界面波在幅域、时域和频域的统计特性,同时考察了界面波特性参数(波速、频率和波高)等随气液两相流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氮气和水为工质,在水平矩形小通道(dh=0.99 mm)中对两相流摩擦压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是在大气压力下进行的,氮气的折算流速的范围为0.017~33.3 m/s,水的折算流速的范围为0.1~5 m/s.实验对所得的219个数据点进行了分析,并同 L & M 关系式、L&L关系式、均相流模型以及均相流修正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出(1)L & M关系式比均相流模型、均相流修正模型以及 L & L 关系式的偏差都小,能更好地预测两相流压降变化.(2) L & M 关系式中的C在不同的流型(流型是由UGS、ULS以及dh决定)具有不同的值,在同一ULS下,C随X(UGS)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X=7左右,C出现最大值,而此处恰好是块状流最激烈区域.但是C随ULS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流化床内超细颗粒的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体分子运动论和颗粒动理学,建立超细颗粒气固两相湍流流动模型,模型考虑了气相与颗粒聚团之间以及颗粒聚团之间的动量和能量的传递和耗散。建立超细颗粒固相粘性系数、超细颗粒压力等物性参数计算模型。超细颗粒的聚团改变了单颗粒碰撞动力学以及颗粒相压力、粘性系数等输运特性。模型模拟计算颗粒聚团直径分布与Zhaolin等[1]实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由温度引起密度变化的运动流体称为热可压流,并由无因次加热数来度量其压缩程度。它有别于气体动力学中以马赫数度量压缩性的由速度(因而压力)变化导致密度变化的可压缩流。列举和讨论了热可压流流动和传热的一些特征现象,它可望用于发展一些新的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前文[1]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带液池的多孔壁微热虹吸蒸发段模型,对颗粒多孔薄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两相流与传热进行了分析,综合实验数据,建立了传热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